专栏名称: 山东高法
新鲜的司法动态资讯 实用的审判实务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4 天前  
中国中医  ·  浙江:推广试点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应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高法

3C认证过期,消费者可以主张赔偿吗?

山东高法  · 公众号  ·  · 2024-09-18 16:53

正文

▶每周三、周六,速览全省法院资讯

封面新闻

(图源网络 侵删)

鲁法案例【2024】561

■烟台中院 3C认证过期,消费者可以主张赔偿吗?

今年6月,王某在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某宝”店铺内购买了5台壁挂炉,共计花费14173元,商品生产日期均显示为2024年。收到商品后,王某发现该商品外包装和电器本身均印有国家3C认证字样,但其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查询时发现,该商品的3C认证已于2024年2月20日被撤销。王某以产品不符合宣传描述为由,要求商家履行“退一赔四”承诺。商家认为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意作退款处理,但不同意“赔四”。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王某诉至栖霞法院。

法院认为,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自认证书注销、撤销之日起,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不得继续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违反了国家强制性规定即为不合格产品,作为商家,在明知壁挂炉不合格的情况下依然进行销售,属于欺诈行为,违反了诚信原则,应当赔偿其受到的损失。最终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商家退一赔三,王某撤回起诉。

▲ 点击阅读原文

三强三优

■蓬莱法院 铁拳执行向中秋——蓬莱法院开展中秋节前集中执行行动

“秋已至,一缕桂香,醉芬芳,月上中秋”,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蓬莱法院提前部署,再次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加快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被执行人铁拳猎“赖”,拳拳到肉,立竿见影。
9月14日清晨4点30分,晨光未露,秋雨淅沥,蓬莱法院办公大楼前,警车集结完毕,警灯闪烁;干警列队集合,整装待发。一声令下,执行干警兵分两路,迅速登车,开启了本次“守护中秋,铁拳猎‘赖’”执行行动。
本次集中执行,共执结案件10件,执行和解 6件,司法拘留3人,执行到位金额20.8万元。 不分昼夜、闻令而行是执行工作的常态,穷尽措施、司法为民是执行工作的初心。

▲ 点击阅读原文

(图源网络 侵删)

■临清 法院: 用债权转让破解执行难题

原告黄某某与被告临清市某小额贷款公司、聊城市某轴承公司、临清市某棉纺织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调解,三被告同意分期偿还原告黄某某借款本息合计5645093元。因三被告到期未履行调解书所约定的内容,原告黄某某向我院申请执行。
如何化解“多难”局面?执行法官林忠良多次实地勘察走访,洞察风险,平衡利益,积极与执行裁决法官商议,通过裁前沟通制度,巧妙转换思路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案外人接手申请执行人债权,被执行企业以经营成果偿还债务。
执行法官多次奔走协调,消除顾虑。最终,经执行法官释法明理、多方磨合,申请执行人黄某某人与案外人顺利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案外人亦如约履行了合同义务,支付了约定的对价共计650万元。至此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 点击阅读原文

■威海市环翠区 法院: 销量10万+ 网售爆款钓具“蹭名牌”被判侵权

在知名网购平台的某运动户外专营店铺内,一款碳素台钓竿正在火热销售中,销量显示已超10万件,商品评价栏里好评不断,持续吸引着钓鱼爱好者的目光。然而,威海某碳素制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却发现,这款鱼竿在宝贝描述页面中虽未标注品牌信息,但与自有品牌的一款商品极为相似,经购买后确认商品上使用了其公司的商标标识,认为侵犯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遂在取证后诉至环翠区法院,要求对方停止销售侵权商品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发现,某碳素制品公司系案涉注册商标的权利人,某运动户外专营店未经许可销售印有某碳素制品公司品牌标识的钓鱼竿,相关标识与某碳素制品公司享有的注册商标构成相同或近似,且商品使用类别相同,容易使公众误认,引起混淆,妨害了某碳素制品公司商标的识别功能,构成商标侵权,故依法判决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为进一步推动解决部分小微企业及网店经营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问题,环翠区法院通过走访企业、组织专题培训研讨、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普法,着力增强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精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 点击阅读原文

鲁法案例

(图源网络 侵删)

鲁法案例【2024】562

■汶上法院 出借游戏账号被封十年 封号损失谁来担

原告李某与被告高某通过网络游戏认识。2024年4月12日,李某将其QQ账号借给高某玩“无畏契约”游戏,因高某在游戏中使用“外挂”,导致李某的游戏账号被封禁3650天(2024年4月12日至2034年14月10日)。被封禁后,李某认为自己为该游戏账号投入了大量金钱及时间成本,高某在借用期间违反游戏规则致账号被封,给其造成了经济损失,遂通过网上立案提起诉讼,请求判决由高某赔偿损失10975元。
法院综合考虑李某在账号上的投入、账号的当前价值以及因账号被禁用导致的潜在损失等因素,最终根据李某提交的证据确定李某的损失有:游戏中的皮肤资产价值74950游戏币,换算成人民币价值为7495元;李某游戏封号后其电脑主板和硬盘及所有与腾讯有关的软件不能继续使用,电脑主板和硬盘价值共计3100元,李某为解封账号向高某转账380元,损失共计约10975元。经调解员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高某赔偿李某8000元,法院向双方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书。

▲ 点击阅读原文

视频普法

平阴法院: 代表公司订石料,发生欠款谁负责?

更多信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 ©山东高法

编辑:马聪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