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进入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四年,一直备受行业关注的“母婴经济”仍面临激烈竞争。
然而零售冷风过境,母婴千亿级市场的体量仍然可以成为最有温度的行业——尽管受电商冲击增速放缓,但母婴渠道在线下仍处于增长最好的渠道之一,门店数量同比增长10%,连续3年保持双位数增幅;对于“母婴经济”而言,红利在于:家庭收入整体增加使每个家庭有更多支出投入到新生儿上。
尼尔森从渠道、产品、服务等多维度出发,解码母婴市场创新机遇,探秘新兴商业机会!
尼尔森《解码中国母婴市场报告》研究显示,截至2019年7月,全渠道销售额在母婴主要快消品类中增长9%,其中主要以电商渠道增长驱动,其增速高达18%。电商在19年6月和18年11月的渠道份额明显加大,双十一份额甚至超过50%,并且主要蚕食母婴渠道份额。其中婴儿尿布是电商增长最劲的品类,较去年同期份额提升5个百分点,目前纸尿裤在电商渠道占比已超越60%;同样作为非食品类的吸奶器也是电商渠道占绝对优势的品类,线上达到双位数增长。
但聚焦母婴快消品类,着眼全渠道:线下实体店仍是母婴快消品主要购买渠道,份额占比超过60%。食品是线下母婴实体店最主要的权重品类:奶粉和谷物食品在线下母婴店都占约六成。其中,婴儿谷物食品在母婴店增长最好,其渠道份额也有所扩大,是值得把握的增长机会型品类;婴儿奶粉在母婴店同样提升1%,增速在母婴渠道和电商渠道均表现抢眼。
尼尔森四因素增长驱动力(老品销量、涨/降价、消费升级/降级和新品)分析显示,母婴快消品品类的增长驱动因素仍为消费升级+新品模式,其中婴儿食品、喂养用品和吸奶器等均呈现明显升级趋势;另外婴儿奶粉、营养食品等品类在新品带动下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在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大环境下,单纯依靠销量刺激难以驱动增长,母婴快消品类老品销量贡献均为负值,这也说明消费升级+新品带动仍是行业保持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以奶粉为例,有机奶粉作为助力品类高端化的重要细分类,近年来保持持续发力的趋势,目前占比虽然只有个位数,但增长势头非常猛劲,2019年同比销售额增长高达77%。其平均价格高出奶粉品类均价49%,不仅是上线城市有市场,下线市场同样也有发展空间,全国母婴店销售额增速分别达到了32.4%和41.8%。
新零售时代,随着智慧零售的赋能,信息得以互联,零售行业价值链也得以改变。从以往的产品运营模式,即厂商负责生产商品,渠道商负责提供服务给消费者这种单向的沟通转变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用户运营模式,沟通也由双向转变成多向。所以回归消费本质,了解身边消费者对母婴店期盼尤为重要。
尼尔森《解码中国母婴市场报告》显示,母婴消费者趋向年轻化、高端化,付费意愿逐年提升,快消产品+门店服务的组合搭配已成趋势。尼尔森《2018-2019全国母婴市场消费趋势报告》中的母婴零售品牌价值驱动力因素研究发现,母婴品类齐全和店员服务态度好仍是最能驱使消费者选择零售品牌的主要因素;此外,消费者期望在母婴门店实现婴儿泳池、摄影、早教、模型制作等服务体验,能满足其“一站式服务”需求的因素较上一年提升8个名次;同样“有会员优惠活动”也成为消费者选择母婴零售品牌重要的驱动因素,相比上年名次提升8位,体现消费者对会员活动的重视。如今随着大家对虚拟服务付费意愿的提升,电商付费会员普及,中国线下零售也逐渐迎来付费会员经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