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了!”忙碌了大半天的小琪妈招呼爷和小主前来用膳。
“等会儿等会儿!”爸爸眼睛不离手机屏幕。
“我的城堡还差一点就搭好啦!”小琪的声音从房间里传出来。
过会儿再叫,依然是不搭理一次、不搭理两次、不搭理N次……
小琪妈生气了:“不吃算了,以后都别吃!”感觉苗头不对,爷俩才赶紧溜出来。
小琪妈和糕妈住同个小区,俩娃总在一块玩,我们也就成了好朋友。这不,吐槽完吃饭要三催四请,小琪妈又向我唠叨了一堆烦恼:椅子上、沙发上、床上到处是衣服、玩具,她边收拾父女俩边乱扔;叫爸爸帮忙拖个地、让小琪收个玩具,他们总是拖拖拉拉、推三阻四;周末约好公园野餐,小琪想去儿童公园,爸爸想去河边钓鱼……
零碎的“突发情况”、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还有爷俩改不掉的坏习惯,一团乱麻的家庭状况让小琪妈身心俱疲。
糕妈森森理解小琪妈的烦恼和困惑,对于很多妈妈来说,永远收拾不完的家务、总是协调不好的意见,除了把自己累得半死,还总是引发一些小矛盾。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彻底解决呢?根据过来人的经验,糕妈强烈建议小琪妈——既然日常唠叨没啥用,那就开个会吧!
啥?在家还要开会?怎么开?小琪妈一脸懵逼。
其实家庭会议一点都不难,想想看咱们当年追过的那些剧——国外的《成长的烦恼》,国内的《家有儿女》、《我爱我家》,是不是都有全家人一起解决问题的画面?不过咱再实施的更科学、更系统一些,就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啦!
糕妈仔仔细细地交代了流程和注意事项,小琪妈半信半疑。反正自己已经束手无策了,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呗!周六特意把客厅收拾一番,摆好点心茶水,把手机、PAD、玩具、电视遥控器统统关了“禁闭”。郑重地把小琪和琪爸拎到沙发上,宣布召开首届家庭大会,并做了会议说明。
小琪一听有角色分配,立刻积极要求做首届“主席”,琪爸一本正经地担任了“秘书”。
在妈妈的帮助下,小琪主席宣布会议开始,第一项:向家庭每个成员致谢!小琪认真的感谢了妈妈今晚给她做了最爱吃的大虾,感谢爸爸给她买了新款乐高。倒是爸爸妈妈对这么赤果果的感谢有点难为情,扭扭捏捏了半天才表达完整。
第二项:宣布议题:吃饭拖拖拉拉怎么办?
一家人开启了“头脑风暴”,小琪说:“我们可以出去吃啊!这样好吃的又多,还不用洗碗。”妈妈马上表示同意:“好呀!以后就用小琪的零花钱出去吃晚饭,这样我还不用做饭了呢。”小琪赶紧说:“不好不好,妈妈总说外面的不健康,家里吃最好。”小琪妈强忍笑意,一本正经的说:“那怎么办才好呢?”
“想吃的人吃,不想吃的人不吃。”“吃饭最晚的人负责洗碗。”“拖拖拉拉的人不许吃肉!”……一番讨论之后,大家一致通过:晚饭前不许吃零食,吃饭拖拉一次罚黄牌,两次罚红牌。领到黄牌必须完成妈妈指定的一项任务,领到红牌扣每人当月一周的零花钱充作家庭活动经费。
接下来对帮妈妈收拾餐桌、端盘子洗碗也做了轮流分工。
全家人就确定按照这个方法先试行一周,如果不顺利的话,到下个礼拜的家庭会议上再修改。“秘书”爸爸仔细地记录了下来,大家签字确认贴在了冰箱上。
接下去一周,虽然小琪被妈妈抓到饭前偷偷吃零食。但饭前摆桌子、饭后收盘子,还有批评爸爸吃饭不积极的事,小琪全部做的妥妥的。
第二次家庭会议,琪爸琪妈对致谢已经很自然啦!对小琪忍不到饭点就会饿的问题,妈妈允许她饭前两小时加一次点心。领到一次黄牌、一次红牌的爸爸除了作检讨,还要接受周日晚饭前清洗油烟机、罚了本月零花钱的1/4充作家庭活动经费。
第二届会议主题是:如何解决乱扔东西。小琪马上就想出了“失物回收站”的点子:乱丢的东西——包括爸爸妈妈的手机,只要被别人捡到就丢到“回收站”,要全家人投票和接受“惩罚”才可以赎回……
很快两个月过去了,小琪家的家庭会议一直在继续。经过很多次的尝试,全家在分担家务、分享感受上越来越熟练,小琪家气氛也越来越好。家庭活动经费越来越充足,全家旅行也开始在会上提出计划啦!
小琪家的变化有没有给你一点小启发呢?家庭会议的确有很神奇的魔力:
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妈妈要求我这么做”变成“我们说好了大家都这么做”,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共同面对的问题,激发孩子思考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生出了家庭责任感。
家庭气氛变融洽。在家庭会议中提出问题,大家能够更理性、更平静的去对待。告别孩子哭大人骂鸡飞狗跳的日常、减少家庭中的紧张和压力,让家庭运作更顺畅变得SO EASY!
加强家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平时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让大家都抽不开身,很少有时间坐在一起聊聊天。趁着家庭会议这个机会,家庭成员们可以好好进行交流与沟通,不仅能强化家庭价值观和家庭传统,还能加强家人之间的合作和亲密感。是不是很棒?
虽然家庭会议的好处多多,但要开好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对此,糕妈有几个小建议奉上:
积累问题:平时把遇到的问题用便签贴在冰箱上,在会议前一天进行整理,这有助于处理家庭中每个人遇到的问题。
严肃对待,认真执行:明确正式的固定时间,每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并雷打不动地执行。
主旨明确,限制抱怨:记住我们为了解决问题、分享感受,让家庭气氛变得更好,而不是指责谁,所以把那些抱怨和指责统统关进小黑屋。
让每个人都参与:一般3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参与会议,四五岁之后的孩子就成为出色的主持人;即使不会写字,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也能把记录做的很好。
遵守并执行约定:每个人都要给出解决办法,并且把投票结果以协议的形式签订下来。
让家庭会议变得有趣:在会议中,全家人还可以一起计划做些有趣开心的事、设计出游行程,顿时觉得每次会议都充满了期待有木有!
学会尊重、懂得倾听、学会合作、懂得自律、获得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会议悄悄地给了这些情商滋生的“土壤”。其实期望理解这件事,都是从学会沟通开始。所以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促进家庭和谐,每个会使用家庭会议的麻麻都棒棒哒!
本文来自“年糕妈妈教育”公众号
针对2-6岁孩子教育的“年糕妈妈教育”公众号已经成立有段时间了,里面讨论的都是大宝妈妈们关心的更“高阶”的话题,近期发过的热门文章有:
几岁上幼儿园最合适,早入园还是晚入园?
(关键词:幼儿园)
难以启齿的性教育,再不开始就晚了!
(关键词:性教育)
为孩子选幼儿园,小心陷入这四大误区!
(关键词:幼儿园)
两岁孩子太可怕?呵呵,三岁娃的妈妈笑了
(关键词:三岁)
孩子什么时候学认字?怎么教才是关键!
(关键词:认字)
如果您的宝宝已经满2岁了,那就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吧!在公号里回复关键词可以看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