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插坐学院(ID:chazuomba)
作者 | 一颗石头
不知不觉,已经毕业九年的时间了,排除怀孕生小孩那一年的间隔年,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我的职业生涯一直顺风顺水。如果你问我是不是运气好,那必须不是。
一个人拥有长年累月的好运气,那肯定不纯粹是运气,必须是努力和经由努力积累起来的实力。
最近发现,那些在某一个领域能把事情做好的人,他也可以把想要探索的新领域,做到超越平均值的好。
▽
01
经常看到有人发朋友圈抱怨:
我不想把年轻的时光,都浪费在工作上。
我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尤其第二句,读起来真美好。
这句流行语,源于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的一本书,字字透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也透着一个成功人士活了大半辈子之后的追求。
但你呢?二十出头儿,涉世未深,能力尚浅,毫无建树的你呢?
你有女儿吗?
你是中国最好的财经媒体人之一吗?
你有自己的上市公司吗?
你走过大半辈子的岁月了吗?
你什么都没有,你有的只是:
见到别人牛逼就眼馋。
轮到自己吃苦就抱怨。
所以,我今天忍不住花点时间提醒你。
否则,你可能到死都不会明白:
玩命工作,就是年轻时最好的生活。
▽
02
网上流传过一份面向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报告:
此生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排名第一的答案:
75%的人
为年轻时努力不够
导致一事无成
而后悔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了变穷逼。
年轻的时光,从来匆匆且不可逆。
它既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也最应该成为自我增值的土壤。
年轻时努力自我增值,老了才有能力浪费时光。否则,等精力、体力、智力、心力都衰退的时候,你只有被时光耗尽的份儿了。
但现实的残酷就在于:
大多数人终将无法拒绝眼前的各种低级诱惑
——比如,应付一下老板、对付一下客户、偶尔偷懒迟个到、为了高薪夸大一下简历——大多数人都在遵循一种从众的生活态度——你看, 大家都差不多——其实真相是:
在逃避付出和拒绝成长这方面,大家喜欢从众,但在幻想美好这一点上,大家又喜欢特立独行。
但幻想终究不是现实,逃避带不来真正的成长。没有成长,也就没有能力让幻想变成现实。
如果你想要过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活,就要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代价。
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年轻时玩命工作,你要知道,工作在本质上就是给自己的,因为工作是一个人提升生存质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所以,趁着年轻时精力旺盛、学习力记忆力都处在生命的峰值,别再矫情,玩命行动吧。
我有一个朋友,87年,小我一岁。
一流大学毕业,家境好过90%的年轻人。
2010年,他加入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
全家人都不理解,建议他去稳定的大公司。
但他对这个公司有信心,虽然目前小。
他相信公司的方向,一定会快速发展。
他更相信自己的加入能帮助公司。
他是第10号员工,第1个销售。
在互联网行业,都喜欢谈思维谈模式。
没有人愿意做销售,因为太辛苦。
因为太low,每天要求人掏钱买单。
但他就想干销售,他不怕辛苦。
他明白销售是直接为公司赚钱的。
刚开始,他完全找不到销售方法。
业绩很差,不好意思回去见同事。
就躲在楼道里偷偷抽几根烟。
抽完接着出去跑,挨家挨户地扫街拜访。
其实,只要你肯直面困难,你就会发现:
大部分困难大都不难,稍微思考都能拆穿。
凭借他的玩命+动脑,转机很快就出现了。
一度,他一人承担着公司60%销售额。
后来,老大信任他,让他去打天津市场。
他欣然领命,拿着5万块钱打下了天津。
你没看错,只有5万块钱:
租办公室、招聘团队、发广告都包括在内。
之后,他开始负责全国市场的推广。
28岁带领2000多人的队伍。
承担日销售200万单的大规模业务。
30岁,他离开这家公司开始创业。
几乎所有圈内的大佬投资人都希望投资他。
他轻松拿到了5000万天使投资。
你没看错,不是500万,是5000万。
但如果没有拿5万块钱打天津市场的勇气。
能有后来顺利拿5000万投资的结果吗?
而自始自终,他都是我朋友圈里最拼的人。
他才30岁,早已经财富自由了。
但他醒着的时间依然都在工作。你呢?
你可能还在每天找理由矫情吧?
说到这儿,我要插播一段:
我发现有些人越穷越矫情。
越矫情越穷,挑这个捡那个。
好的你干不了,孬的
你
不想干。
人家家境好、学历好。
依然舍得跳进最艰苦的战壕。
每天低头哈腰伺候客户打市场。
从最底层的销售员开始做起。
你穷逼一个,啥都没有,怕个P?
你的脸全丢光了值多少钱?
有一家风格异常凶狠的互联网公司。
马上就要把百度挤出BAT了。
这家公司叫京东。
提到京东我们最能想到什么?
超级快速优质的物流体验的电商公司。
早上下单晚上到,晚上下单早上到。
很神奇、很牛逼,对不对?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体验的背后是什么?
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发朋友圈发出来的吗?
正常上下班就可以做出来的吗?
京东现在是很好,市值超过650亿美金,全球500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前景无限,家喻户晓。但你知道吗,京东早期苦逼着呢。
我今天不跟你聊他们老大刘强东的事儿,我想和你聊聊京东的年轻员工。
做电商就需要建仓储。
仓储就需要严格细致的管理。
早期电商没那么先进,都是人工扫码发件。
业务进展越快,扫描的数量就要越多。
物流要求越快,扫描的速度就要越快。
怎么办?招人吗?不可能。
京东直到2016年才实现整体盈利。
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大把的团队,怎么办?
1个人当5个人用。
当年,很多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管培生都是从仓库扫描快件开始的,大冬天的北京干冷刺骨,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因为仓库通常都不在市区。
到了仓库之后,开始扫件。
仓库能有空调吗?也许能。
能像办公室一样吗?肯定不能。
因为业务发展快,快件多,几乎每天都要从天亮忙到半夜。有人回忆:很多时候,冻得手都僵了,但还在靠意志力一件一件扫着。
你也许会矫情,不能带手套吗?
能,但是带手套就会慢一些。
为了保证速度第一,其他顾不了了。
如果是你,你能坚持吗?
你会觉得很Low,没必要这么苦吧!
但就是这样一批甘于拼命的年轻人。
扎根一线,从最艰苦的事情做起。
创造了全球最大的B2C电商品牌。
而他们也在半年、一年、两年之后。
逐步成长为京东各个业务线的负责人。
顶住压力,1个人当5个人用之后。
很多人获得了不止500个人的回报。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