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新媒体艺术站
每月,
MANA平台会就
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艺术、设计等领域跨界创新之作
与大家分享,
所选作品来自
MANA APP月度榜单
及其网络。
希望通过该盘点可以让大家及时了解全球先锋作品与优秀创作团队,为相关行业提供新鲜思路,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Public Media Art #5 “ART PERFORMANCE"by d'strict
本月盘点涵盖:
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共计19件作品:
它们是
▽
teamLab沉浸式光影桑拿体验
目前规模最大的飞行动态机械“鹤”
数据可视化植物光合作用
“
时空剥落
”公共艺术装置
……
下面是具体介绍
创作团队:SETUP
来自俄罗斯的创作团队SETUP受邀为乌克兰基辅一家工厂演出活动所设计的舞台概念,通过灯光、投影、视效等新媒介手段和科幻的视觉语言打造了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演出空间。
创作者:teamLab
teamLab Reconnect是teamLab推出的将艺术与桑拿结合在一起的全新展览。这里虽然不是最高级的观赏艺术的场所,却能够让你在最佳的状态下体验艺术。通过热水浴和冷水浴,可以达到“Totonou”的状态,并帮助你打开大脑,通过无限扩张的身体感知能力与艺术融为一体。你将能够意识到心灵、身体与环境共同作为自身存在的整体性,并与世界和时间重新建立联结。
创作者:
Motomichi Nakamura
日本艺术家Motomichi Nakamura受“150 Media Stream”平台的委托,创作了一件公共艺术影像装置,充满卡通元素的人物和城市街景不断在装置上浮现,为途径于此的行人增添了很多趣味性,拉近了人与城市的关系。
创作团队:中国美术学院
"拙政问雅”依循东方园林的核心美学思想与营造方式,希望借由艺科融合的多媒体表现手段,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彰显人文。围绕园中既有的空间景点与陈设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月的意象,深度探讨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与造园美学中的山水观、宇宙观;以崭新的媒体艺术表现在古典园林中构建一条跨时空的游园体验之道。
创作团队:UFO媒体实验室
屏幕作为日常生活重要的信息媒介,在如今的公共空间中覆盖率越来越高,已然成为一种城市表皮。创作团队UFO媒体实验室希望通过时空剥落系列作品来反思并重置屏幕与建筑、空间、城市以及人的关系: 屏幕,既是表皮也是内核。
▲《时空剥落》现场 / RE-CONNECT 重新链接 · 深圳
拍摄:朱锐、任硕
创作者:Sebastien Labrunie
“Brèche”是物质、光线和记忆的视觉呈现,它的创作过程类似于一篇“扫描日记”,来自于艺术家一个月收集的记忆碎片,通过数字算法生成3D数字雕塑,三个投影墙为30mx10m,地面投影为30mx30m,将12个视频投影仪融合在一起,以覆盖整个投影空间。
创作者:安藤忠雄&Concrete
近日,日本首家 W 酒店正式开业。主体建筑部分力邀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操刀,室内则交由荷兰设计公司Concrete设计完成。整个酒店建筑呈长方体,共 27 层,深色的外立面像是一块矿石晶体,在周围建筑的衬托下极其引人注目。
进入酒店之前,首先经过一条被霓虹灯包围的华丽隧道。黑色极简的外观和酒店内华丽的设计形成了强烈反差,仿佛身处一个由科技光影打造的异世界。
创作团队:Jason Bruges Studio
在英国一处校园的接待区中展示一件灯光装置作品,该作品由293个数字单元组成,这些数字单元横穿墙壁,扩展了传统植物的概念,通过定制相机观察着放置在艺术品下方的一系列植物,这些相机可以测量叶子内叶绿素的含量,然后实时数据可视化,通过灯光的变化来展现光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创作团队希望通过该作品探索数字化自然现象,探讨人、自然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创作者:nothing,nowhere.
大众对脑机接口技术过于期待,创作者通过这个互动装置反映出此类技术并不能完全按照人类的意愿来实现某些功能,其缺陷和不成熟性不足以来当作对抗人工智能的武器。面临如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类却没有一个有力的工具与其未来的不可控性所抗衡,人工智能仍将是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
创作者:d'strict
不同文化和不同个性的人融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
韩国创作团队d'strict创作的裸眼3D作品“艺术表现”,展现了两个没有明显身份特征的人在一个封闭空间内的舞动,他们伸出手互相接触,仿佛挣脱空间维度的束缚,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来回穿梭,最后又相聚在一起,创作团队希望通过该作品呈现一个未来的和谐世界的景象。
创作者:M-TANG
M-TANG创作出定制化的成都元素于现实环境中增强显示,以达到穿越时空的震撼视觉效果。而类似树花、蝴蝶和太阳神鸟的粒子都涉及很大的渲染工程量,创作团队
M-TANG
采取了特效制作和程序化制作两种方式同步进行,将三维模型骨骼、动作与程序实时渲染相结合。
创作者:fuse*
“Multiverse.dome”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它可以通过独特的
穹顶
结构加上声音影像给观众一种超出物理空间的想象,仿佛置身于多元宇宙之中,进而增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创作者:Dautrescordes
该作品是关于艺术、音乐、戏剧和舞蹈之间的探索和延伸,人体舞动、装置、机械,视频和音乐混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迷幻的沉浸式空间。
创作者:Dance with light
帽子是一种精神上的普世处境,是人在社会中的象征性符号,其根源来自于以“交”为动机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去年,与光共舞艺术家刘洋为得丘园中知名景点“帽子花园”定制了一件特别的灯光艺术装置——《万念之交 Fusion》。在呼应花园主题的同时,对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两顶帽子漂浮在空中,既可以象征男人和女人,也可以象征不同的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不同颜色的光从帽子中倾泻流淌,象征不同的理念,思想、观点,信仰,价值观......艺术家用这种方式,展现了人、思想、观念等在社会性融合态之下又泾渭分明的状态。并希望借这一主题性公共景观,给人们提供一次契机,来探讨和感受一种象征主义的艺术理念。
创作者:Motomichi Nakamura
日本艺术家 Motomichi Nakamura 创作的一系列公共艺术行为,运用投影将卡通影像投射在各种物体表面,作品简单却不乏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