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的热点是BAT什么时候变成TAJ,从市值上看,百度还领先京东不到一个涨板,说不定哪天早上醒来就被超越了,更不用说传统3强的另外2家腾讯和阿里的市值早已超越百度几个身段了。
落后于全产业链布局的TA,时至今日百度能够拿得出手的业务还是只有搜索引擎广告。不管是PC还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是需要一种方式来检索信息,PC时代这种方式是浏览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提供服务,而浏览器是服务的载体以及入口。这种2者同时使用的用户习惯太自然了,以至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没有意识到其实任何一个占据了足够用户使用时间的应用都有机会提供搜索引擎服务,手机版浏览器未必是提供搜索服务最有效的那个载体。事实上今日头条和微信在获得了海量用户数和高使用时间后都开始推出搜索引擎的服务。
最近还看到很多代理公司在推荐百度的信息流广告,从商业的角度我相信只要百度愿意,依靠庞大的销售体系一年信息流卖50亿以上并不算太难,可是这部分预算本来就是百度的,本来投搜索和网盟的预算移到信息流上,除了证明百度有信息流广告外没太大的意义。信息流并不是一个可以拿来和搜索广告来类比的概念,其在新闻应用上的成功的基础在于用户习惯了使用新闻应用接受内容,而不是因为信息流就真的是一个有神奇效果的广告类别。作为百度这个级别的公司不去想办法争取用户手机使用时间,反而跟风硬凑一个广告形式,不管什么应用都加上信息流提升流量,还真是KPI害死人啊。有大量网盟流量的公司硬卖流量不够的信息流广告,想想就知道会发生什么。
原生才是移动流量的未来,信息流只是原生广告的一种体现形式。
移动广告受制于屏幕尺寸的原因,可供展示的广告位很少,即使放一个广告也会很影响用户体验,所以真正有效的广告形式都需要和应用的原生内容结合在一起,信息流广告火爆到很多人一谈到原生广告就想到信息流,以至于忽略了重要一点,这波信息流广告的浪潮是伴随着今日头条这类内容个性化推荐应用的崛起而来的,信息流广告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形式和新闻的展现形式接近,新闻客户端的信息流和工具类的信息流从效果上来看完全是2类不同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搞一个信息流为主的原生广告网络或者只卖信息流广告没有抓住重点,因为流量的质量取决于的媒体是什么以及用户在这类媒体上的使用习惯,而不在于广告形式。
所谓原生广告不能拘泥于广告的展现形式,信息流的成功说明了移动广告的内容需要与媒体本身的属性相关,而展现方式其实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完全由媒体来决定。要想广告与内容相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选一个垂直领域,而且这个垂直领域需要满足几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