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高清壁纸】国庆节想与你看的风景 ·  2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这两款热门新机,到底怎么选? ·  4 天前  
EETOP  ·  精品课程:《ESD与Latch-up: ... ·  6 天前  
EETOP  ·  精品芯片课程推荐:《数字中后端》 ·  6 天前  
EETOP  ·  中国硬科技产业链创新趋势峰会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供货商保证:iPhone 8如期出货;OPPO华为争抢年轻群体;巴菲特:十几年前没买谷歌股票深感后悔;手机大涨价元器件是主因

集微网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5-08 06:41

正文

1.供货商保证:iPhone 8如期出货;

2.挖掘增量市场 OPPO 华为争抢年轻群体;

3.国产手机大涨价 元器件涨价是主因 厂商只能赚辛苦钱;

4.四大理由表明iPhone 8仍将使用Lightning;

5.巴菲特:十几年前 没买谷歌的股票深感后悔;

6.虚拟运营商生死时刻:濒临破产只因欠电信巨头1.3亿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供货商保证:iPhone 8如期出货;


外传因OLED面板、指纹传感器等新一代零组件首次导入iPhone 8,因良率不足下造成iPhone 8延后量产。 不过,供应链透露,苹果目前仍锁定让新款iPhone 8系列在九月亮相、十月开卖,并照计划第三季组装厂开始准备拉高组装产能;零组件厂商乐观看待iPhone 8可望如期上市。


市场担忧,若iPhone 8因生产过程问题卡关,恐拖累OLED iPhone相关零组件厂营收冲高时间,除了将因此递延三至六个月,iPhone 8量产爬升的时间可能从原先预估八到九月延后至十到十一月,造成上市销售的时间大幅递延、影响买气。 最严重的情况是消费者要等到明年才买得到iPhone 8。


不过,据了解,iPhone 8相关零组件厂从上游到下游都已「动起来」,像是iPhone 8广泛采用类载板PCB(SLP),传出六月中可量产,相关厂商如景硕、臻鼎-KY已加紧脚步拼量产速度,良率传出快速提升,比市场预期的还要加快一个月。


至于终端的组装厂方面,为了因应第三季的旺季,鸿海、和硕、纬创也于本季加速储备人力,加紧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iPhone 8零组件厂商表示,目前来看苹果仍目标照往例,于九月亮相、十月上市,组装厂大量出货时间将从八月开始明显往上拉,若全球果粉对iPhone 8需求殷切,组装厂产能有望一路旺到十二月。


整体来看,包含台积电、PCB、电池等零组件六月就会开始交货,时间比往年的下半年还早约一到两个月。 零组件厂商也表示,「若真的有部分关键零组件出货不顺、影响到终端组装出货数量,预期苹果也仍会照原订计划,让已少量量产的iPhone 8于全球主要市场铺货,再来解决缺货的问题,就像是去年一上市就大缺货的曜石黑款iPhone 7。 」


iPhone 8零组件厂对大客户苹果相当有信心,认为苹果不会放过第四季的消费性电子旺季。 零组件厂乐观的说,「不担心上市Delay(延后)、只怕卖不好」。



2.挖掘增量市场 OPPO 华为争抢年轻群体;


随着一季度的各项数据出炉,国产手机2017年的第一场“硬仗”算是完美收官,除了在份额上步步紧逼苹果三星外,中高端市场上的声音也开始愈发硬气。


而在苹果“失意”的中国市场上,国产手机的表现尤为亮眼,华为、OPPO以及vivo均已双位数的增长卡位前三甲,根据5月发布的Counterpoint数据,华为以2080万台出货量排名2017一季度出货量首位,而OPPO以81%的增长率成为同比增速最快的厂商。国内各品牌在排位上的交替变化,让这个充斥着硝烟味的手机市场充满变数。



Counterpoint数据:2017一季度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同比增长率排名


谁能引领市场?华为和OPPO谁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大份额?在智能手机增速下降的大环境下,这些问题似乎都难以准确回答。


但从市场的数据可以看到,华为P系列和荣耀、OPPO的R9s、vivo的X9,这些主打年轻时尚群体的机型成为一季度出货的主力。赛诺分析师李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500元到3000元价位段在2月份的销售量同比去年有一倍的增长。


显然,占领年轻人市场成为眼下抢夺增量市场不可或缺的一步,对此,华为、OPPO以及vivo谁都不会放松。


从颜色革命到时尚资源搭建


就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一季度的手机市场显得有些“五彩斑斓”,而围绕着一二名之间的颜色之战,早已开始。


去年,OPPO R9系列推出了金色、玫瑰金、雪岩灰、巴萨定制版(蓝红)四种颜色,而华为在今年发布的新品P10就有钻雕金、钻雕蓝、曜石黑、玫瑰金、陶瓷白等多个颜色。



当江疏影手持华为P10以硬朗形象出现在《VOGUE》上时,林允则身穿花裙握着OPPO上了《时尚芭莎》,类似的绿色,华为称之为“草木绿”,OPPO则文艺的起了个“清新绿”的名字。隔着杂志,都能默默闻到两者之间的火药味。



对于为什么选择绿色?在西班牙的P10的首发现场,华为请来了美国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 Color Institute)的相关负责人为大家解惑,在双方的调研和反复实践中,他们认为草木绿将会成为今年的流行色。


而OPPO公关总监江梓韵则认为颜色的变化一直是OPPO手机的特点,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早在OPPO的前几代产品中,颜色的概念已经有所渗透。


“颜色是手机厂商针对年轻消费者打造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与卖点,完成需求激发的基础铺垫。”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记者表示,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可以看到,围绕着各自的品牌属性,华为和OPPO在后续营销上并没有松懈,包括对时尚资源的笼络。


年初,张一山、古力娜扎、毛晓彤、韩东君、孙怡等多位娱乐明星纷纷在微博上晒出了红色的OPPO R9s手机,这也是《时尚芭莎》总编辑苏芒与OPPO敲定的一组定制版新年礼盒,关注和转发量数字十分可观。借助时尚圈达人和微博合作持续打造和传递产品的时尚感是OPPO所擅长的。


“我们和一些达人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更大程度上是朋友。”江梓韵对记者说。


而对于起步较晚的华为,还在用时间慢慢积累资源。与《VOGUE》合作翻拍经典大片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开始。


谈到时尚话题时,华为消费者BG负责人余承东的回答是,“做科技产品必须要有理工男,但在品牌营销和产品设计上的确需要有更多时尚的因素在里面。”


谁是市场老大?


虽然在诸多采访中,份额已经不是华为和OPPO这两家公司所关注的重点,但在数据排名中,不免会被外界比较。


IDC 近日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华为出货量位居第一,为2080万台,OPPO排名第二,出货量1890万,vivo排在第三位,出货量1460万台。排在第四位的苹果出货量960万台,同比减少26.7%,第五名小米出货量930万台,同比减少7.5%。


在更早之前,国际调研机构IHS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机市场销量中,OPPO以2122万台排名第一;华为排名第二,销量2080万台,vivo排名第三,销量1820万台。苹果与小米分别以1240万、810万位列四、五名。


“在我们的数据中,一季度,OPPO和vivo在中国市场的增速达到了80%和60%,而华为和苹果分别是25%和﹣10%。”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份额上来说,OPPO在去年的两个季度成为第一,但在今年一季度市场上,华为在国内市场上扭转成为第一。不过,从增速来看,OPPO依然领衔国产厂商。


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R9s清新绿版本,OPPO在一季度并未推出新品。


“比起一款产品销售量能到多少,我们更关心它的生命周期,到底能不能被消费者认可。”江梓韵表示,市场的排名和品牌忠诚度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但可以预见,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持续激烈。从五月份开始,各家品牌厂商的旗舰产品开始发布,虽然在榜单上,国产手机合力把苹果三星挤出了前三的位置,但这并不是一个短跑比赛,S8销量对国产手机产生的压力将会逐渐在二三季度显现。


“在智能手机天花板显现的今天,争夺增量市场对于任何一个厂商都是一个不容易的课题,城头的变幻也许也会加速智能手机的洗牌进程,任何时间都不能掉以轻心。”王艳辉对记者说。 第一财经日报



3.国产手机大涨价 元器件涨价是主因 厂商只能赚辛苦钱;


小米6手机最低售价2499元,华为P10手机最低售价3788元,小米、华为两家国内手机厂商今年发布的两款旗舰产品价格均高出大众的预期不少。


  其实,早在今年春节之后,包括小米、魅族、乐视等多家手机厂商相继宣布为其手机产品调价,涨幅从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当时,以高性价比著称的小米宣布,旗下红米4和红米4A的售价普调100元,当时有网友在微博表示:“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手机不掉价还能涨价的。”


  消费电子产品价格不降反升确实不多见,这样“反常”的价格调整究竟是什么原因?


  元器件价格上涨是主因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梳理媒体报道发现,国内厂商调高手机价格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国内低端手机市场萎缩,手机厂商纷纷主动朝中高端转型。


  第一财经援引赛诺今年2月份的数据显示,999元以下的超低端市场销量同比去年有将近20%左右的降幅,1000元至2499元档位则出现滞涨,销售总量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超低端手机的销售量确实一直在萎缩,这个是一个趋势,1000元到2000元档位表现还比较稳定。”赛诺分析师李睿表示,虽然中国市场仍处于消费升级的阶段,国产手机厂商向中高端市场靠拢,但从数据看,高端市场销量增长并不明显,千元档的份额仍表明这是核心档位。


  据央视报道,消费升级为国产手机拓展高端市场提供了必要条件,以往在千元市场厮杀激烈的厂商们也都纷纷开始上探至2000—3000元的中高端市场,多家厂商也纷纷表态,未来的手机价格上行是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元器件采购成本上涨被认为是国内手机厂商提价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根据研调机构WSTS及IC Insight统计,今年第1季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报价较去年第4季上涨26%,更较去年同期成长45%,至于NAND Flash(资料储存型闪存)报价首季报价季增8%,年增率也高达4成之多。而手机内存中,普通的8G DDR4内存从200元直接翻了一倍到目前的400元以上,DDR3内存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将近翻了一番。


  全球内存和闪存芯片市场的大幅涨价,手机、电脑等产品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其实,不只是手机存储芯片涨价,包括屏幕、处理器、摄像头、指纹识别模块等核心基础元器件的价格,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都有不少的涨幅。


  关键元器件受制于外国供应商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发现,包括储存芯片在内的手机元器件价格上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缺货”,也就是元器件供应商的产能无法满足手机生产商的需求,而国内的手机生产商对这些元器件供应商有很强的依赖性。


  近期发生的华为“P10闪存门”便是例子。在解释P10系列手机闪存为何同时采用UFS和EMMC两种方案的问题时,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核心原因是供应链闪存的严重缺货,至今我们的Flash存储仍然在缺货之中。”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在目前的存储芯片市场中,三星、镁光、海力士、东芝和闪迪5家外资企业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手机主芯片方面,高通、联发科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根据安兔兔评测的数据,2016年整个安卓手机芯片市场主要被高通、联发科、三星和华为海思四家瓜分。其中,高通骁龙芯片数量总占比最高,超过了50%,霸主地位稳固。联发科和三星,则紧随其后。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排名第四,数量总占比只有近6%。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高通是全球的手机芯片霸主,凭借着领先的技术优势,一直都是三星和国产手机品牌旗舰手机首选的芯片供应商,而国产的华为海思的芯片目前只是供应给自家的华为手机采用。


  同时,在手机屏幕方面,国产手机也被外国厂商死死限制。据华夏时报报道,OLED屏幕在2016年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选择。除了三星的Note7外,小米5、华为Mate9 Pro、vivo的Xplay 5等手机都采用了三星的OLED面板。而腾讯数码的数据显示,目前市面上95%的OLED显示屏均来自三星,就算苹果要在iPhone 8上使用OLED显示屏,也要有赖于三星的供应。根据预测,在2020年以前,三星在OLED面板供应上的统治将很难被撼动。


  国产手机厂商只能赚辛苦钱


  诸多关键元器件受制于外国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迅速扩张的环境下,国产手机厂商却只能赚些“辛苦钱”,相反三星等掌控供应链的企业却躺着就把钱赚了。


  根据IDC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2016年全球五大厂商中,中国就占据三席,分别是华为 、OPPO 和 vivo,在整体销量方面已经对苹果、三星两大巨头造成威胁。


  中国智能手机虽然能快速打入市场但营业利润并不乐观。



  据中国日报引用韩联社报道,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营业利润为537.72亿美元,其中苹果利润为499.97亿美元,占79.2%之多,具有压倒性的市场占有率,营业利润率(利润销售比)也高达32.4%。三星利润为83.12亿美元,占整体14.6%,其营业利润率为11.6%。华为营业利润9.29亿美元,占1.6%;OPPO8.51亿美元,占1.5%;VIVO7.32亿美元,占1.3%;小米达3.11亿美元,占0.5%,其营业利润率分别为4.1%、5.1%、5.0%、1.5%。


  同时,去年饱受Note7手机爆炸负面影响的三星电子,因内存价格暴涨,在2017年开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三星电子4月27日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当期50.55万亿韩元的销售额同比微增1.54%,但9.9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却同比大增48.27%。在这其中,第一季度芯片业务的营业利润达到6.31万亿韩元,占到三星电子整体营业利润的近64%。可以说,内存芯片业务不仅没有让三星的业绩在Note爆炸事件中受到影响,反而创下了9.9万亿韩元单季营业利润的第二高峰。


  每经编辑 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



4.四大理由表明iPhone 8仍将使用Lightning;


腾讯科技讯 5月7日,苹果的新版iPhone即将面世,可能会配置苹果公司力所能及的全部新技术。不过,与此前的一些传闻不同的是,新版iPhone 8智能手机可能不会使用USB-C接口。在此,AppleInsider就阐述一下苹果为何在iPhone 8智能手机中仍将坚持使用Lightning而非USB-C接口的原因。在AppleInsider看来,苹果iPhone手机至少还要再使用Lightning接口一年之久。


正如AppleInsider此前所说的那样,无风不起浪。目前为止,有关iPhone 8的传闻铺天盖地,不计其数,同样,包括有关苹果新一代iPhone智能手机到底是否取名为“iPhone 8”的传闻也屡见不鲜。一些传闻声称,下一代iPhone将采用USB-C作为此手机的主要界面,不过多数传闻没有这么说。


尽管少量的传闻与众不同,但在AppleInsider看来,新版iPhone手机仍将坚持使用Lightning接口,而非USB-C。以下就是AppleInsider持这种观点的理由。


1、充电


USB-C充电到处可见发热,性能似乎更好,特别是在低功率的设备更为普遍,例如15英寸的MacBook Pro电脑就使用了USB-C接口。也就是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Lightning仍会使用在苹果的一些设备中使用。 因此,Lightning仍将作为充电设备使用,即使是在配置了苹果最先进技术的新版手机之中。


当然,如果苹果真正地研制出无线充电设备,那还需另当别论。情况就是这样,Lightning接口还会像往常一样被苹果使用,至少会应用在2017年所有版本的iPhone手机之中。


2、传输速度


从理论上讲,USB-C接口的传输速度很快,但是,Lightning接口也能达到USB 3的速度,只要环境适宜。


事实上,目前已有一些硬件整合了Lightning与USB接口的功能,例如12.9英寸的iPad Pro平板电脑的Lightning接口就支持USB 3.0摄像头适配器。在这两个接口整合之后,适配器中的USB-A接口就能够传输像片和其它数据,从而可以毫无问题地将兼容设备上的图像或数据传输到另一个更大的iPad平板电脑之上。


这种功能还没有拓展到其它iOS设备上,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提及的Fresco Logic FL1100SX主控制器影响的结果。事实上,Fresco Logic FL1100SX主控制器可以让12.9英寸的iPad平板电脑兼容USB充电接口。因此,未来的iPhone可以在继续使用Lightning的情况之下,获得与USB一样的快的传输速度。


另外,苹果正在努力为iPhone研制无线充电和传输设备,一旦研发成功,苹果就会推动所有用户改用无线充电或数据传输功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一代iPhone也就没有必要更换USB-C接口了。


3、机械强度


测试结果表明,Lightning与USB-C的机械强度大体相当,但要明显强于30针的连接器。无论是哪种情况,金属头的断裂都不是什么好结果,但总体而言,Lightning在这方面要比USB-C更具优势。


当Lightning金属头断裂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在iPhone或iPad当中留下一些金属,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旧版iPhone 5手机进行试验之后得到证实。不过,在掏出金属头之后,Lightning的端口仍然能够很好地工作,既可以充电,又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另一项测试表明,如果USB-C接口的金属头断裂,那么里面的母头往往会在金属头之前变形,从而导致商品失效。当然,这种情况不一定发生在USB-C接口的iPhone手机之中,但无论如何,USB-C接口肯定不会出现在iPhone 8智能手机之中。


4、转型不会很容易


套用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说过的一句话,对苹果而言,USB-C仍是“不小的伤害”。当然,如果苹果坚持在新一代iPhone中使用Lightning接口,那么这可能会引起那些希望看到普遍性的用户群体的对抗。但是,如果苹果更换了接口,这又会让那些外围用户感到厌烦,即使苹果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低端适配器,就像该公司在更换为30针接口那样。


毫无疑问,USB-C接口非常坚固,该接口本身就具有与Lightning一样的防损伤能力,而且适合非常普及的小端口,以便在交叉平台上使用。另外,从用户使用MacBook Pro和MacBook的体验来看,这种接口已经较为成功。


当然,苹果iPhone最终使用USB-C端口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不可能是在今年。从以往在电脑方面的经历来看,苹果在更换iPhone接口方面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5.巴菲特:十几年前 没买谷歌的股票深感后悔;


  网易科技    据《财富》网站报道,周六,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该公司CEO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坦承令人惊讶。巴菲特最近重金押注苹果股票已让投资者颇感意外,这位“奥马哈先知(Oracle of Omaha)”这次表示,现在他希望当年有机会时买进更多科技股。要知道,他曾经长期排斥硅谷公司。


过去一年,苹果股票一直是巴菲特的最爱,在不断买进更多苹果股票后,这支股票仅2017年就让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增长了约20亿美元。现在,巴菲特深感后悔,十几年前谷歌上市之后不久,没有抓住时机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


谷歌现在已更名为Alphabet,在上市后不久,该公司创始人拿着一份投资说明书来拜访巴菲特,但这位传奇的选股大师没有看中这家公司。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今年的股东会上,巴菲特称:“我听说过这些人,所以我有很多方法去调查或做其它类似工作,并让自己受到教育,但我却搞砸了。”


巴菲特的业务伙伴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对此更是后悔莫及。他在会议上表示:“如果你想问我,回顾过去我们在科技领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这就是。”


芒格称:“我认为我们足够聪明,可以发现谷歌——在早期,那些广告比其它任何产品都更有效——所以我想说在谷歌这件事上我们辜负了您。本来我们自认为我们的聪明足以做到这件事(发现谷歌),但我们没有做到。”


巴菲特表示,事实上,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保险公司Geico是谷歌的早期客户,曾在该搜索引擎上以“每点击10美元至11美元的价格”购买广告服务,所以伯克希尔·哈撒韦本应该能比其他投资者更早预见谷歌的业务增长。他补充说:“任何时候你支付某人10美元或11美元,而某人只需举手之劳,几乎没有任何成本,这就是一门很好的生意。你几乎从来没有见过那门生意能像它这样。”


在有意避开科技行业多年后,巴菲特决定投资苹果。对此,他解释称,他认为苹果更大程度上是一家消费者产品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与IBM的股票相反,本周巴菲特宣布正在抛出这支股票)。不过,巴菲特还指出,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他改变了对科技公司的看法。他发现,美国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的市值加起来超过了2.5万亿美元。


这五家公司按市值大小进行排列,分别是苹果、Alphabet、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巴菲特表示:“如果你得到这五家公司,基本上你可以在没有任何自有资本的情况下去运营它们。你简直不需要任何资金来运营这五家公司,而它们的市值加起来超过2.5万亿美元。”


他补充说:“现在的世界与过去的世界迥然不同。”他说,现在的互联网和云计算公司属于“轻资本”性质,而他职业生涯前期投资的工业和钢铁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他表示:“但是,如果你碰巧了解(前者)的话,情况就会好得多。”


一位股东在此次股东会的问答环节中问巴菲特,为什么伯克希尔·哈撒韦从未投资亚马逊。巴菲特回答称:“我太笨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表示,尽管他非常尊重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但他甚至没有动过购买亚马逊股票的念头。巴菲特称:“我很钦佩贝佐斯,但是我并不认为他会取得现在这样巨大的成功。”他指出,几年前,他没想到亚马逊会进军并实现盈利。他说:“我真的低估了执行力所能创造的辉煌。”


但是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高管来说,感到遗憾的只有Alphabet。芒格表示:“我对错失亚马逊不感到遗憾。其它事情很简单,我想我们有一点点搞砸了。”当巴菲特拒绝就哪些搞砸了做出评论时,芒格进行了澄清:“我的意思是谷歌”。


尽管如此,芒格暗示,未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会加大对科技行业的投资。芒格对巴菲特说:“你买了苹果股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它表明:要么你疯了,要么你正在吸取教训。我更倾向于后者。”




6.虚拟运营商生死时刻:濒临破产只因欠电信巨头1.3亿


李紫宸


  从去年10月开始,分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志祥就时刻在为1.64亿元的欠款而奔走。眼下,虽然并未真正破产,但外界已将“先烈”的头衔挂在了他和他的公司名下。


  蒋志祥所经营的分享通信,目前正深陷于欠款风波以及股东关系僵持的泥潭中。如果在月底前不能与基础运营商结清欠款,公司旗下的100多万活跃用户将面临被转手的命运。


  2013年12月26日,分享通信作为中国早期一批出现并开展移动转售业务的虚拟运营商之一,获得了来自工信部授予的试点资格,同时被授予资格的还有其他9家公司。三个月后,中国虚拟运营商的第一个用户就诞生于分享通信。


  所谓虚拟运营商(以下简称“虚商”),是指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基础运营商)那里承包一部分通讯网络的使用权,通过自身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向消费者出售通信服务的运营商。


  三年前,虚商这个概念对中国通信行业而言,尚属新生事物。但2016年8月,数起引发社会剧烈反响的电信诈骗案件,将运营该移动通信号段的虚商们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分享通信这次则是虚商自身面临破产的窘境。


  命运未卜


  2017年5月4日下午6点,蒋志祥发给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手机定位显示,他已经身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对于何时去的美国,蒋志祥没有告诉记者。他解释此行目的是为了解决分享通信的资金问题。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蒋志祥依然将已经陷入僵持之中的二股东,斥之为“野蛮人”。


  蒋志祥口中的二股东叫贾树森。工商资料显示,分享通信注册资本为5598.32万元,其中蒋志祥持股比例51%,天润伟业持股比例为49%,天润伟业注册的股东只有贾树森一人。2014年,分享通信原股东退出,贾树森出资7000万元入股,其中5000万元付给原股东,2000万元入股公司。但根据彼时的协议,蒋志祥转让股权需经过贾树森同意,而贾树森可以自由转让股权。


  2016年10月分享通信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议通知,公司急需对外支付的欠款约为1.64亿元,其中包括三大运营商的欠款1.3亿元、制卡结算款1500万元、清退河南合伙人的退款为700万元、员工工资1000万元、个人欠款约200万元。此后,为还欠款,蒋志祥多方筹集资金,并数次提出增资扩股的方案,均与贾树森产生分歧,与此同时,贾树森拒不出面进一步商谈。


  业内人士指出,公司发展初期拓展业务规模确实要烧钱,整个行业要在短期内盈利都很难实现,但不赚钱不代表就要破产,分享通信的破产危机主要还是应该归因于自身的经营不善。


  5月4日,分享通信位于北京西北四环外的北坞创新园办公楼。此时的办公区,一如往日般平静。进入下班时间,从公司走出的员工并不是很多。前台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公司仅剩一百余人,此前员工还在300人左右,很多人是在公司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后相继离职的。没有离职的,则继续正常上下班。


  5月3日,据运营商世界网的消息称,如分享通信不能在本月5日前结清与联通的欠款,工信部将会把其100万的活跃用户挂牌拍卖给其他虚商接手。


  按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信部5号令)的规定,牌照被吊销、撤销或者注销后,涉及用户善后问题的,可以通过招标方式指定业务承接方。


  2017年3月,分享通信被爆出1.64亿元的债务危机,期间牵扯不清的还有与公司二股东的股份之争。两方面直接导致了公司业务陷入停滞,几百号员工,被欠薪4月之久。


  有人将讨账条幅挂在了这家公司的门前,同在园区办公的某公司职员目睹了该场景,他向记者透露,讨债纠纷甚至一度惊动了警方。


  据了解,分享通信涉及的债务中,三家基础运营商(联通、移动、电信)作为主要的债权人,核算下来大约在1.3亿元。其中,中国联通是其中最大的债权人。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份,这家公司的资金链问题已初露端倪。部分用户开始反映通信频繁出现停机等故障,分享通信即将破产倒闭的传闻也在此时开始发酵。


  根据此前报道,今年2月7日,一份来自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的约谈函发到了分享通信集团,这份被标为“特急”的函件表明,在此之前,中国联通已经就逾期未付款项问题,致函分享通信集团、并抄送至工信部。1月26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就这一事情约谈了分享通信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蒋志祥,并就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分享通信集团将有关处理预案包括:停止发展新用户、停止发售抽纸卡,向社会和用户发布公告以及用户善后处理方案,并在2月8日前书面反馈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3月7日,分享通信召开了发布会,将债务问题向外界做了大致的说明,并表示公司运转正常。此后两个月时间里,蒋志祥一直在安抚员工。与此同时,解决三大运营商的欠款问题,也是分享通信不能回避的问题。


  5月4日,在分享通信的办公楼,一位行政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欠发的员工工资已经补发了一大部分。此前,公司曾就工资问题提出过几套方案,其中包括债转股,但最终并没有采用。


  黎明前的黑暗?


  蒋志祥不希望公司在正式牌照有望下发的前夕倒下。“公司必须增资扩股”,在简短的越洋短信中他告诉经济观察报。很显然,蒋志祥希望度过此次危机,等待着拿下正式牌照的一天。如果此时倒下,对于他来说,就意味着过去三年的苦苦挣扎将功亏一篑。


  2013年12月,为进一步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工信部发放了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包括分享通信在内一共10家虚商获得了相关资质。此后,工信部先后又发放了四批牌照,总计41家虚拟运营商自此开启了民营移动通信运营之路。


  2014年开始,试点的虚商开始陆续向市场推出正式的商业品牌及业务服务。截至2017年4月底,虚拟运营商的用户规模已接近5000万人。


  虚商们在翘首以盼等待正式牌照的发放。“现在没有正式牌照,整个行业比较渺茫,大家看不到未来。事实上,正式牌照对于行业而言就是一根‘定海神针’,有了它,大家才敢大举投入,资本合作也才就有了进一步推进的可能。现在的试点阶段,政策不明朗、价格又不理想,没有多少企业敢于放手去做。”一位业内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希望似乎正在来临,主管部门已经发出了声音。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表示:“(将)适时出台移动转售业务的正式商用意见,进一步扩大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范围,激发市场的竞争活力。”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何时下发正式牌照,还要依据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分享通信事件的爆发,对牌照的发放,显然是一个不利的信号。


  在陷入债务危机前,分享通信的充值业务方面一直保持着业内最高力度的优惠——一级代理充值话费低于8折的优惠价。而对于虚商业内诟病的“批零倒挂”现象(即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则一直没有破解的途径。


  目前,分享通信的用户规模在600多万,其中活跃用户在100余万。此前一直专注于移动转售业务,在开拓用户方面是业内较为领先的公司。而据记者了解,某些与分享通信一样的试点虚商,却迟迟没有开展实质性业务。


  分享通信紧张的财务状况,在行业内并不是个案。事实上,还有另外几家公司在去年,也被先后爆出拖欠基础运营商的结算费用。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批零倒挂”问题长期不解、业务创新无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持续低下,是40余家开展移动转售业务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此同时,实名制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虚商成为通信诈骗的重灾区,在消费者心中始终难以正名的现象也得不到任何解决。


  “与分享通信不同的是,多数虚拟运营商并非将移动转售作为主业,而是有其他业务同时经营或是捆绑经营,可以容忍暂时的亏损。分享通信则将转售业务作为主业,没有其他业务可以输血。”分享通信的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


  5月5日,一位接近分享通信的代理商高层告诉经济观察报,就在5月4日下午,分享通信又与中国联通结算了4000万元欠款,联通方面表示,暂时不会进行用户回收、拍卖或是转换了,但要求分享通信在5月底前结清欠款。


  留给蒋志祥的时间仅有20余天了,无论这道门槛过与不过,留给他和他的同行们都将是一道又一道难题,必须要去攻克。 经济观察报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C”个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