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咸蛋黄的存钱罐
蛋黄哥,年轻人的理财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咸蛋黄的存钱罐

科技资产定价战?

咸蛋黄的存钱罐  · 公众号  ·  · 2025-02-06 2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Part 1.

我不是很想用“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去讲述今天的市场,即便A股有这样的苗头,即便外资出了一份这么有噱头的研究报告:

我能够明确的说:

25年会是科技年,会是AI大年。

这是我们在今年跨年时就反复提及的话题。

但从DeepSeek开始风靡世界之后,我反复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

AI、科技的核心锚点到底在哪里?

原先全球的锚点都在英伟达,在算力,但现在呢?

在算力逻辑被冲击的背景下,是AI端侧么?是AI软件么?再或者说是机器人么?

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够承载那最核心的东西。

因为真要去讨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这个命题,其所要求的并非是场内资金的自嗨,而需要被其它场外的中长钱认可, 亦如24年9月底那轮行情一般。

中国资产重估的出发点,不再是以人口为未来主要矛盾的核心资产定价,而是以高端制造业和全产业链能力的工程能力为主要定价。

我会觉得即便现在全市场的科技都在涨,AI辐射到各种不同的行业领涨市场,但我似乎依旧没有找到那个核心。

我能够看到AI的宽度,即市场会出现N只翻倍的股票,ETF也会有客观的涨幅。

但我看不到AI的高度,即市场出现10倍、甚至十几倍的股票。

这是我要去找核心的理由。

当然了,没找到之前其也并不妨碍我们在科技、AI中获取收益,毕竟ETF终归还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工具。

我们常提及的那些ETF,不是新高也基本上都在新高的路上。(如消费电子、科创、科创AI等)

昨天我聊,接下来我将会对科创50重新提起重视程度。(实际上,当时卖出科创50的价格和现在科创50价格相近,这也是科创50强势的一种表现)

今天我还想聊的是,对于恒生科技指数也应该重新提前重视了。

原因在于:

即便到现在我找不到核心,但如阿里近期的走势,更能够贴近于外资对于中国资产的重估。

因为原先互联网大厂的AI没有估值,中国经济复苏情况是他们估值的核心锚点,但未来不一定是了。

DeepSeek让海外重新认识到了中国的AI水平的触发点,但在今年这样的事件一定会有很多次,因为有些事一旦开始了就很难停下来了。

这是当下我认为的市场环境。

综上,我今天不想去讲科技有多么多么的疯狂,这个时候不上车就来不及上车什么的。

这轮科技行情会很长的,不够理解没关系,去用配置应对就好了。

噢,之前我们说过很多次春季躁动行情,其实这已经是开始了,开始在大家都没预期的时候。

今天,我没操作。

继续持有着。

Ps.今天正式开始恢复基金表格了,以后不缺席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