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王
哲学家的自负+理想国的蓝图=柏拉图的奥秘,在此享受人类堕落之前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和欢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无用废话 ·  10 小时前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无用废话 ·  10 小时前  
哲学王  ·  绝望中跳楼自杀,真实的陈景润 ·  2 天前  
哲学王  ·  苏联解体的四大原因 ·  4 天前  
法学学术前沿  ·  吴国邦:法学“是”科学意味着什么?| ... ·  4 天前  
法学学术前沿  ·  吴国邦:法学“是”科学意味着什么?| ... ·  4 天前  
哲学王  ·  李银河:性是人类最深刻的欲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王

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

哲学王  · 公众号  · 哲学  · 2024-11-29 13:37

正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000 有惊喜

作者丘小海 来源华为内部论坛

内卷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普及和传播知识,我参考了相关的信息,把我个人的粗浅理解奉献给朋友们。

内卷 involution,与之对应的是 evolution,即演化。

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或绕圈圈”。更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

生活中许许多多低水平重复的工作,貌似精益求精,大家都按部就班,埋头苦干,乐此不疲,但只在有限的内部范围施展,不向外扩张,工作方向是向内收敛的,而不是向外发散的,这就叫内卷。

试以 7 个大家熟悉的事例来作解释。

什么是内卷?这7种情况讲透了

1、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是内卷

比如大会堂桌面上摆的几千只茶杯,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蔚为壮观!那是很多工作人员花很长时间,用绳子逐一定位折腾出来的。

相对于会议的内容及其意义而言,这种严格和精准的摆设起不了什么作用,这就叫内卷。

2、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内卷

例如,有些单位为了落实上级领导决定的项目,又要冠冕堂皇使整个决策过程看起来科学化,以应付审计和巡查。

为此,大费周折,搞了一套又一套的可研报告,邀请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提意见和建议,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评审论证会,穷折腾一番,其实项目早就由领导拍板决定了。

这些庞大繁忙的工作,费钱费时又费力,把简单问题搞得很复杂,目的只是补程序,把所谓决策科学化的圆圈画完,这就是一种内卷。

3、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也是内卷

每逢重大节日或敏感时期的前几天,下级机构必须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或维稳之类)大检查。

大家都明白,大部分领导可能连安全生产的资质证书也没有,这些检查未必有什么实际效果,但还得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这个固定动作,以期万一出了事可以免责,这也是一种内卷。

4、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

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创建评比就是内卷。

因为这些评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借助这些评比大赛来推动其预期的工作,无法实现其初衷,做秀成分多于实质效果。

例如,某某创业之星大赛,又或某省几个部门联合搞的科技创新先锋大赛等等,事实上,个人不会因大赛才去创业,科技企业也不会因为大赛才搞科技创新。

大赛的初衷是推动个人创业和科技创新,但实际作用却微乎其微,这种大赛当然是内卷。

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

微雕和微刻只是形式上的艺术,其创作内容只会少于正常尺寸的艺术品,尤其在着色方面,微雕微刻受到致命的限制,微雕微刻的艺术内涵不可能超越正常的艺术创作。

这种刻意的微细化就是一种内卷。这是一种自我较劲,一种乐在其中的自讨苦吃。

花费了大量时间、耗尽了意志力,不但没有创作出新内容,还得拿个放大镜看,累死人。

6、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

例如,僵化的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学习和成长的空间。

学生为了考取高分数,而被迫在教学大纲范围内下苦功夫,限制的学生自由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为了比出高下,出题人只好把考试题目出得离奇古怪。

比如某某起义谁开了第一枪,谁开了第二枪,谁开了第三枪等等无聊之极的考题,这就是内卷。

7、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是内卷

中国人对很多历史名著的研究让人咋舌,就这么几本书,一两百年来无数学者没完没了地去挖掘,你还能整出什么新东西来呢?

但是研究仍在深入,精细还能再精细,没完没了。

研究人员前赴后继,内容却不断重复炒作,论文抄来抄去,不断用曲解原著和牵强附会的佐证来标新立异,实际上都是那锅里的一堆烂肉,这是典型的内卷。

内卷的成因很多,我们不必深究,也不必穷举,否则自身也可能掉入内卷之中。

略略从制度和文化的二个维度来认识一下。


两大原因,造成内卷

人们为什么会身处内卷困境而无法自拔呢?

囚徒困境理论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

按照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制度的压力下,人如同囚在困境中,为了自身的利益,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配合”的方案,极少人会选择与体制对抗。

因此,人们便乐此不疲地与小范围内的相关的人员,进行零和甚至负和的博弈,客家谚语把这种现象叫做“裤裆里面打拳”。

大家争来争去,累死累活,不管你再努力,付出再多,利益总量不会增加,还是这么一点点。

由此看来,制度化的内部竞争是内卷的第一成因。

从文化基因上看,两千多年的帝王文化和太监文化驯化出无数的“顺民”。

帝王文化的核心是愚民,以利于其统治,而太监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拍马屁,讨好主子,以期获得主子的恩赐。

所以,有的人从小就要求听话,要求坐言起行都规规矩矩,习惯于在狭隘的人际关系里寻求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

文化基因里决定了中国人习惯于内部竞争,而缺乏向外开拓创新的勇气。

看看现实中的官场职场的残酷内斗,即可理解。

从文化的另一个角度看,传统文化到了某个阶段而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后,就容易走偏,走进死胡同,既然无法适应外来文化挑战的新形势,只好在内部不断深挖,寻找寄托。

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诸多规矩、讲究、禁忌就是内卷。封建迷信更是将内卷发挥到极点了。

人性是闲不住的,若是没有新的思想产生、没有新鲜事物可以期待,就必然会琢磨出一些东西来折腾。

如各种风俗习惯,又如微雕、微刻和书法等等,以增加一点生活的花样。这也是内卷的成因之一。

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

它慢慢消耗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磨平了个人的锐气。

陷入内卷之后,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虚度。

对社会或机构而言,大量的人默默地做无用功,白白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整体效率,削弱了对外的竞争力。

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博士、教授和研究员,但是,我们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却与之很不相称,这或多或少与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设计有关。

无数的人才,被困在内卷化的制度性环境里无法自拔,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令人痛心。

内卷告诉我们,表面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一种黑暗中无知的消耗,一种悲哀的精神寄托。

只有跳出圈圈,站在更高层次上的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我们,才能回归到向上勃发的新常态上来。

明白了内卷的含义,大家便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陷入内卷,减少内卷造成的浪费和伤害。


无论你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做事之前都要判断一下,尽可能避免内卷。

社会应该鼓励和推动开放自由的竞争环境,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放在鼓励发明创造,建立最小约束的自由机制上来。


推荐文章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无用废话
10 小时前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无用废话
10 小时前
哲学王  ·  绝望中跳楼自杀,真实的陈景润
2 天前
哲学王  ·  苏联解体的四大原因
4 天前
哲学王  ·  李银河:性是人类最深刻的欲望
5 天前
半月谈  ·  【品读】挺住,意味着一切
7 年前
单读  ·  用诉说打破沉默 | 文艺现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