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始终不能有姓名? ·  16 小时前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3 天前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3 天前  
一条漫画  ·  不是老婆厉害,是我的头厉害 ·  3 天前  
一条漫画  ·  老公给闺蜜花了好多钱,我怎么才能要回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说清小城镇】简说小城镇空间格局特点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7-12-18 17:31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v⊙)



小城镇选址贴近山水田园


与城市相比,小城镇的选址与布局更灵活自由,与自然环境融合得更紧密,通常呈现与自然山水格局相融合,与田园林野互为依托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使得小城镇在气候、资源、景观等方面,具有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具备了建设生态城镇、绿色城镇和海绵城镇的天然基础。


1
小城镇选址与水的关系极为密切,近六成小城镇是沿水而建,依水而兴的。主要原因是便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满足其亲水需求,以及利用水道运输通航等。


图1 单侧滨水布局小城镇: 广西庙头镇


图2 夹河布局小城镇:河南董家河镇


图3 三面环水小城镇:广东沙扒镇


2
小城镇与乡村田野的关系密切,甚至在空间上都互相融合,没有明显的割裂感。从外围农村进入大部分小城镇的镇区,通常呈渐变的自然过渡,没有明显的边界和门户地标。仅少量有旅游发展等需求的小城镇,会在镇区边缘的门户位置设置门楼、牌坊、石碑或其他形式的标识。


图4 镇区与村庄自然过渡


图5 小城镇的门户节点



小城镇空间形态契合自然


小城镇的空间形态通常与自然条件高度契合,主要受道路、河流及自然地形影响。


总的来说有三种:带状单体小城镇、紧凑单体小城镇、分片布局小城镇。平原城镇紧凑单体比例最高,山地城镇带状比例最高,体现了自然条件对城镇形态的约束。


其各自所占比例如下:


图6 小城镇三种空间形态各自所占百分比


1
带状单体小城镇


带状单体小城镇主要沿道路、河流布局。


依托河流布局可利用较平坦充裕的建设用地,也可就近使用水源和航道。


沿路布局主要是考虑交通之便利,商业店铺多沿过境道路分布。


图7 受河流、道路影响的带状形态小城镇(左:山西省马兰镇;右:山东省万德镇)


2
紧凑单体小城镇


东部地区平原较多,城镇受村庄影响较大形成紧凑单体,另一方面规划建设总是倾向于紧凑单体式布局,经过规划建设的新建部分使镇区变为具有方格路网的紧凑单体形态。


图8 依托村庄或规划干预形成的紧凑形态的小城镇(左:山西贾令镇;右:上海金泽镇)


3
分散布局小城镇


一般而言,小城镇因规模较小很少出现分片群体布局形式。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地形限制,主要出现在山地、丘陵地区;另一种情况是未形成较大规模的集镇,而是由多个村庄和公共设施组成镇区。


图9 自然形成的分散形态城镇(左:湖北昭君镇;右:福建省仙夹镇)



小城镇路网多样化


大多数小城镇没有复杂等级和系统特征的道路网,主要 道路只有一两条,更发达的是像毛细血管一样不规则的背街小巷。这些背街小巷直接连接到家家户户,顺应地形的走向与起伏,便捷、省力。在古镇、老街区中尤其明显。


主街通常呈现“一字形”、“鱼骨形”、“十字街”、“丁字形”、“方格网形”、“复杂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


1
一字型、鱼骨形路网的小城镇通常只有一条主街,多为过境道路。其余街巷围绕主街延伸,形成鱼骨状的空间形态。城镇规模较小,功能相对简单,主要职责是服务“三农”。


图10 一字型路网城镇(左:海南长征镇;右:浙江洛舍镇)


2
十字街、丁字形路网小城镇一般有两三条主街,有条件发展成土字、井字等格局。其镇区形态可能正处于从带状向紧凑形态过渡的阶段。


图11 十字街、丁字形路网城镇(左:丁字形,河北牛驼镇;中:十字型,江西上埠镇;右:井字形,天津黄花店镇)


3
方格路网的小城镇,明显有了更多的规划干预和统筹建设,这类小城镇通常规模较大,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相当一部分在老镇区外建设了新镇区或产业园区。


图12 方格路网城镇(左:江苏碾庄镇;右:陕西西吴镇)


4
拥有复杂不规则路网的小城镇,道路曲折,不规则交叉口较多,通常位于水网密集或者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与自然基底充分融合,慢行交通为主,较好地保留了当地历史印记,街巷空间也更有生活氛围和趣味性,常见于保存较完整的古镇。

图13 复杂不规则路网城镇(左:湖北问安镇;右:海南冯坡镇)



小城镇风貌多元化

1
建筑风貌


受地方文化影响较大,加之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呈现出十分多元的特征。


小城镇镇区低层小尺度的空间特征显著,大部分规模较小、尺度精巧。这种特征使得小城镇可以轻松适应自然地貌,融入周边田园景观中。


图14 小城镇多样的建筑风貌(左上传统式:福建鉴江;右上现代式:甘肃什川;左下仿古式:上海廊下;右下仿欧式:福建西滨)


2
城镇中心


通常为主街或集市,是全镇最有人气的地方,位于镇区的几何中心或交通最便利处。所有小城镇至少有一条主街,不仅是商业街,也是居民日常交易、交往和休闲的场所。“赶集”是小城镇和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目前仍有六成小城镇依然保留了定期集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