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www.100ec.cn)是国内一流的专业电商研究机构;综合电商服务机构;专业电商网媒门户。获取电商要闻/评论/数据/报告/会议/信息图/实战干货。立刻添加微信号:“i100EC”,加入电商人聚集的大家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亿邦动力  ·  小红书的电商红利,终于轮到服务商了 ·  9 小时前  
网购投诉平台  ·  《2024年中国在线票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 ... ·  昨天  
电商报Pro  ·  顺丰王卫拿下阿里大单 ·  昨天  
淘客速推  ·  2.21 ... ·  昨天  
淘客速推  ·  2.21 ...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9日最新蛋价(早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重磅|中国大宗电商全面崛起 钢铁/塑化领衔发展迈向生态圈竞争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5-13 20:03

正文

导读: 5月11日,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2016年度中国大宗电商发展报告》(报告全文下载:www.100ec.cn/zt/dzds)。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宗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13.36万亿元,同比增长20.14%。报告对2016年中国大宗电商各细分市场包括钢铁电商、塑化电商、有色电商、纺服电商、农业电商、能源电商、建材电商等进行分析。

细分市场:钢铁电商

发展现状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钢铁电商平台数量超300家。目前钢铁电商仍是国内大宗电商中发展最快、也是最快将走向成熟的行业。处于发展中早期,重点为做大平台线上业务的交易量,抢占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基本处于微利或不盈利的状态。

主要模式

1)撮合: 平台发挥经纪人的角色,为供应商、次终端用户和终端用户之间提供居间服务,促成交易。交易促成后,平台并不参与后续的支付结算、物流服务等环节。(典型平台:钢为网、中钢网、五阿哥、积微物联)

2)寄售: 钢厂或钢贸商委托电商平台进行在线销售,货物交易、支付、提货、二次结算等环节都由平台全程参与,由平台向客户收取货款,并向客户开具发票,其交易额计入平台营业收入。(典型平台:钢银电商)

3)自营: 在电商平台上卖自家生产的货或者卖自己手上拥有的货,交易金额计入营业收入,成本也是货物成本加上运费、仓储费等杂费。(典型平台:找钢网、易钢在线)

存在问题

1)规模化赢利问题: 当前钢铁电商发展仍然处于跑马圈地阶段,都试图通过烧钱来扩大自己市场份额,而且还想将传统贸易商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排挤出去,从而霸占整个钢铁市场,所以导致多数电商平台尚未找到稳定可靠的赢利模式。

2)同质化问题: 在众多的钢铁电商平台中,平台类型、交易模式大多雷同,同质化竞争仍然非常激烈,这势必会对钢铁电商行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3)法律和标准问题: 我国钢铁电商行业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为其提供保障。就钢铁电商发展形势而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速度仍相对滞后,内容方面较为粗糙,有些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精化,一些权利和义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4)产品渠道单一问题: 许多钢铁电商平台都不握有资源掌控权,第三方交易平台与大钢厂黏合度较低,时下平台只得把目光放在小钢厂身上,而大钢厂的产品几近绝迹。

细分市场:塑化电商

发展现状

1)数据: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塑化电商上游B端高度集中,国内下游厂家B端约30万家;产品SKU达数万种,完全标准化、包装统一;全国分销商代理商达数万,每单交易通常转手5次左右;每单交易金额在20-50万元;代理商拿货资金占用数百万千万不等;价格变化频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2)竞争: 目前国内塑化B2B行业群雄争霸,各有短长,找塑料、快塑网、摩贝等不断争抢市场份额,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且同质化严重。

3)问题: 塑化电商面临产业链资源系统性整合问题。链条:塑化B2B面临传统塑化行业过长的链条,本身又处在发展初期,面临与中间环节的竞合关系问题。人才:需要传统产业+互联网人才。产业链资源:包括交易、物流、金融等。服务:包括电子发票、在线支付、物流在线可视化等。

4)合作: 随着传统塑化企业加快布局电商,传统优势企业与电商优势企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各方充分挖掘、发挥好自身优势,前景可期。如生意宝与闰土股份、吉华集团共同打造的“中国染化交易市场”,打造基于染化产业链的第三方电商交易+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


发展趋势

1)交易品类,从标品走向非标品。 塑化垂直B2B在透明化标品保量基础上,向专业壁垒更高的非标品发展,包括将优势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开放,共享给特殊品的客户等。

2)平台运营,从交易走向服务。 在交易的基础上,供应链SaaS增值服务成为盈利支撑的重心,通过SaaS服务增强用户粘性,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走向综合价值竞争。

3)数据运营,从沉淀走向驱动。 未来,交易及服务线上化价值闭环,作业信息数据化,通过智能化的云计算进行产业大数据的匹配、数据驱动决策成为核心竞争力。

4)发展生态,从企业平台走向产业互联。 塑化B2B已进入全球市场,未来每个垂直细分领域最富价值的平台都将占据该产业人群的工作桌面,成为企业流量的入口。

5)发展阶段,从零散化走向集约化。 未来行业会越来越集中向大平台、集约化发展,每个领域会诞生两三家在规模/影响力都占绝对优势平台,塑化电商已呈现这种格局。

细分市场:农业电商

发展现状

1)布局: 农业电商还处于萌芽阶段,传统农业企业纷纷布局B2B领域,同时传统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农业B2B领域,新晋农业B2B创业型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

2)模式: 目前农业电商平台中以轻模式运营为主,行业发展空间依然是一片蓝海。尽管纵向还是横向产业链每一个细节都有企业进行布局,但是模式的成熟度有待验证,行业还处于窗口期,并且这个窗口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3)产品: 农业电商大都集中在产品配送板块,特别是生鲜板块,其中海类产品较为欠缺。商业模式大多集中在撮合阶段,重模式是否能成为未来生鲜配送电商的主流还有待商榷。

4)竞争: 在“互联网+”热潮下,农业电商正进入全新的阶段,更多的实体企业开始“触电上线”,由企业自发发展向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多层次合作、集群式发展转型,未来的商业竞争是一个生态圈同另一个生态圈的竞争。

存在问题

1)意识: 这是发展农业B2B电商的基础,农业电商发展县域政府一把手意识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基础意识已取得很大改观,但还有很大比例还存在小部分的理解偏差。

2)信息: 信息的不对称是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做好产销对接工作之前,更重要的是做好产销信息对称工作,及时向农民传递准确的市场信息,避免果农、农民盲目跟风种植。

3)设施: 中国目前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是较为落后,尤其是二段物流,即从县域到农村的这段物流,建仓容易,但使其产品化社会化,还是较难的。

4)人才: 农村新经济的发展,如果要实现弯道超车、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比得是留住了多少人才、培养了多少人才、吸纳了多少人才回流。

细分市场:纺服电商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纺织服装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 达37250亿元 ,同比 增长30.67%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微信互动:zhangzhouping110)分析认为:

数据解读:

1)2016年在大宗电商领域, 服装纺织B2B发展迅猛,同比增长相较去年增长 3.5%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应用,纺织服装企业更加注重电子商务渠道质量提升,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发展。

2)目前纺织服装仍是各大电商平台最活跃的交易品类, 电商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重要手段。B2B依然是纺织服装电商业务重要组成部分。

3)在下游品牌服饰竞争激烈导致企业收入增速承压、劳动力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格局下 ,企业未来变革方向之一即为供应链改革,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加快市场需求响应速度。

主要趋势

趋势一: 行业解决方案。基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角度,未来纺织服装B2B平台将会从单纯的信息平台走上行业解决方案及产业链融合模式,而不是单纯的卖家集聚平台,“深耕电商”成为电商大产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趋势二: 盈利模式多样化。在企业能力增强情况下,随之而来的是盈利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会员信息盈利模式将会受到极大挑战,核心认证会员准入制度+会员流动+高额信用担保将成为新常态。

趋势三: 专业化/细分化分工。纺织面料、服装等生产企业将更趋于专注生产成本和工艺改进,细分行业领域依然有很多挖掘空间,纺织面料行业可以再进行细分,为具有代表性的小行业做十分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细分市场:能源电商

发展现状

1)数字化: 数字化和管理短板,阻碍了企业向能源电商迈进,大部分公司的数字化运用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是缺乏整体的数字化战略。

2)价格: 能源供给主体少,在油气和电力方面,最重要的要素“价格”是失灵的,能源自由流通也受到限制,互联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大数据: 能源电商新形势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扮演重要角色,三者相结合,有望将会是人工智能在云端利用大数据创造价值的模式。

4)前景: 当前能源电商有待于通过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达成广泛共识,相关改革措施和支持政策有待于进一步落地明确,技术手段也有待于不断提升,探索建立商业模式,也有待于市场进一步检验。

细分市场:建材电商

发展现状

1)模式: 以B2B模式切入建材流通市场才刚刚开始,大部分平台主要做线上撮合交易并延伸出来物流等综合服务,少部分平台做建筑建材行业招投标、采购等信息发布。

2)资本: 行业受资本关注还较少,据公开数据统计只有世界高铁网、明源云采购等平台获投。行业中有不少平台是由上市公司或政府牵头建立,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3)建筑: 建筑建材B2B上游的交易环节:建筑企业、建材供应商等进行线上信息化、交易闭环化相对还是比较滞后,与这类平台所处行业的独特属性大有关联。

4)装修: 装修建材B2B整个资本市场热衷指数逐步上升,以B2B商业模式进入建材互联网的玩家自身也进入了一个理性的创业期,综合型平台以各类信息服务为主。

细分市场:有色电商

发展现状

1)认知: 目前大多数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涉及“互联网+”尚还处在浅层阶段,甚至有些只是处于概念阶段,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积累。

2)环境: 行业缺乏专业硬件和软件支持,难以推进行业互联网之路的进程。整个行业的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因技术突破、行业习惯未形成且多方面条件不具备,B2B行业没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有本质性的进步。

3)模式: 有色电商平台短期内通过免费提供交易平台抢占市场,以获得更多供需客户。一定规模后,后期重心将在金融、物流方面布局,才是产生利润的重点,比如为买卖双方提供融资,再比如后期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沉淀等。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PPT全文


相关阅读


报告|《2016年度中国大宗电商发展报告》核心数据及观点

重磅|年GMV逾10万亿、吸金50亿元:《2016中国大宗电商报告》震撼发布!

盘点|快消品B2B成功的四大关键点


点击 关键词 看往期文章


阿里丨 淘宝 天猫 丨京东丨 苏宁 国美

唯品会 亚马逊 考拉 拼多多 ebay丨

乐视 饿了么 携程 滴滴 美团点评 摩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