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舟学习部
我们一起专注三件事:更高效的学习,更精良的工具,更成熟的心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胶卷迷俱乐部  ·  聊聊专业撕拉片相机(和富士宽幅改造) ·  3 天前  
旅拍誌  ·  分享一组喜欢的照片 ·  3 天前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出行请注意!宁德这条路将封闭施工 ·  3 天前  
蚂蚁摄影MaE  ·  会拍照和不会拍照,差别到底有多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舟学习部

请你和我一起,用 30 天搞定一万词

大舟学习部  · 公众号  ·  · 2017-09-07 22:05

正文


0.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么几个问题:

单词要背吗?你可能会说——当然要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总是想着要背单词, 那就有问题了

第一,有可能我们把「学英语」简单对应成了「背单词」。

第二,如果一直在背单词,又哪里来时间学其他?

是的,我们知道,对于绝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量确实是个问题——可能还是个不小的问题——但是,它不应该 总是个问题

1.

语言学习的任何行动,我们都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漫无方向的冲撞,只能给自己一种「我在努力学习」的虚假充实感,而无法把我们带往目的地。

当我们拿着一本词汇书,或者对着一个背词软件,一个单词的音标、词根、中文释义、英文释义、英文例句、中文翻译全部都放在面前的时候,你还记得我们最开始选择背单词的目的是什么吗?

如果目的是 运用 的话,那为什么要来拿书「刷词汇量」呢?这些词汇刷下来,又有几个是真正能用得出来的?

而如果目的只是 认识 的话,你有没有觉得,这似乎成本有点大了?因为,我只是要认识这个词而已,结果词根词缀翻译例句全放这儿,我是背还是不背呢?背的话, 记忆成本、时间成本 是不是大了点儿?不背的话,多余信息带来的干扰成本是不是大了点儿?分散注意力的地方是不是多了点儿?

而且,这一切我们是无法调整的,白纸黑橙黄绿青蓝紫的字我们动不了,背词软件的词库,我们也动不了——我们 无法选择 我需要什么,和我不需要什么,只能来什么,就学什么。

嗨,这哪行嘛,有的朋友穿个衣服还得搭半天,这一背就是小半年的词,怎么能随意?

2.

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如果目的是「用」,那么自然是关注最高频的词汇,深挖学透——你知道的,我们以为我们认识的词,不一定就是我们认识的词。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用两个月的时间,来学 30 个最高频的小词——你知道的,对于我们来说,语言学习这事儿,打基础就是进阶。

这里要和你聊的是,如何解决 「认单词」 的问题。

首先,明确一个标准,既然是「认单词」,那就是认识就够了,看到能立马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够了。至于搭配是什么?用法是什么?词根词缀又是如何体现的?例句来几个?——不管,这是「用单词」该关注的,而不是我们在解决「认单词」这事儿上该关注的。

由此可以明确思路,就是掌握一个生词最核心的含义即可,其余一概不管。

那问题就来了,这个对应的含义,要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呢?到底是传统的英文释义?或者说是强调语境的在句子中记单词?—— 都不是

因为,这些方法,都夹带了多余的信息,都会增大认知负担,干扰记忆——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挥着小手绢儿招摇诱惑着你的大脑多记一点……而你懂的,我们的大脑明显不是什么靠得住的货色,指不定就又想着,多记一点呗,那就再多记一点呗,然后就歇菜了,一切再次回复原样。

3.

那我们采取什么形式呢?我的回答是:

生词 + 一个词点明核心释义

举个例子, a fluorescent yellow jacket ,是不是被 fluorescent 难住了?确实,这个词在 COCA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词频排序为 9279,不认识情有可原,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词就是 bright ,再看看原句,是不是顺畅多了?是不是发现一眼就看懂意思了?

类似的:

Financial benefits will accrue.

这句话,如果 accrue 给你带来困扰的话,试试这个:

accrue = grow

再去看,是不是好理解多了?——这能理解,不就是我们在「认识单词」这事儿上,唯一应该关心的么?

不过,为了效果最佳,有这么几个关键因素,想请你留心:

(1)一个词点明核心释义——越简明越好
(2)除了生词和释义词外没有任何干扰
(3)英文解释,而非中文

为什么呢?粗略形象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大脑记忆/提取东西,就像是在跑迷宫,每跑一次,就会留下一段路径痕迹,如果需要记忆或提取的信息 足够简单稳定 ,那大脑每次走的路径,就可以是持续且一致的,这样路会越走越熟,越走越宽,每次就顺着固定的路径走就好了,找到出口是妥妥当的。

但如果信息复杂零散且组合多样的话——比如记一个单词,要连词根词缀中英释义权威例句一块料理了——那大脑每次跑的路径,就会很不稳定,在乱麻般的路径中找到出口, 明显困难很多 ,无形中也就给自己记住东西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这一点也是我们要记住任何信息的最核心原则: 信息最小化

另外,为什么是英文解释而不是中文解释,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a bright yellow jacket 」和「 a 明亮的 yellow jacket 」,哪个理解得更快准稳,一目了然。

4.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只记一个核心释义,那会不会有含义记不全的情况呢?

实话是,会有。因为一个单词有一个以上含义是常事,但是——这里我们必须要问一个但是, 这 又 有 什 么 关 系 呢 ?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单词的几个词义,在实际应用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即是符合 幂律分布 的,即 20% 最核心的含义,覆盖了最常见的 80% 的用法。比如 color 有一个用法:

He never lets rumors color his opinion of anyone.

这里 color 其实是 influence 的意思。但你想啊,这么高频的 color ,它的非常见用法尚且少见,何况是其余比 color 要低频得多的词?遇到且不懂,是小概率事件,所以, 根本不用担心 释义记不全。

其次,核心释义会帮助我们理解其余释义。比如上面这个例句,哪怕我们只知道 color 指颜色、色彩这一个含义,你大概也能推测到, color sb’s opinion 是给某人观点上点染料,语境之下, influence 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再比如 dive ,我们可能只知道是跳水、潜水的意思,但当我们看到 Profits before tax dived by 61 per cent. 这句话的时候,肯定也都懂是指利润剧降,对吧?

所以,说到底,还是成本问题。我们花两分力气,就能拿八分收益,但剩下的两分收益,却要八分力气,在我们学习时间——尤其是语言学习时间是稀缺品的前提下, 这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剩下的两分收益,要是能拿下,当然是最好不过,但这个问题,就算要考虑,也等我们拿下了基础的八分,才有讨论的价值不是?你说呢?

好了,现在思路明确,形式理清,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 如何实现?

你懂的,还是那句老话:

人生苦短,我用 Anki。

5.

从 9 月 12 号开始,我请你来和我们一起, 用 30 天搞定一万个单词

我们通过 Anki,采取「生词 + 核心释义」的形式,把权威语料库 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统计的前 5,000-15,000 个单词,全部办了。而这前 15,000 的词汇,是 COCA 根据自己的超大语料库所统计出来的,这就是我们 平时会遇到的词频 ,所以你可以放心的理解为,这个词汇量,其实已经足以涵盖专四专八专二十了。

而带着这一万词,我们的 30 天,应该是这样的:

每天,你都能获得我们精选的 Anki 单词卡 ,每一张卡片,都是我们亲手制作,帮你跨过技术门槛,省时省力;而且,为了帮助记忆,我们给大家的每一张 Anki 卡片,都预置好了 tts (text-to-speech),让每个单词都 带上读音 ,一是免去查音标之累,二是通过读音加强印象,比单纯强记效果要好不少——不仅要眼睛认识,还要耳朵认识。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打开 Anki,开始学习;

每天,我们会在学习群为你 答疑 ,帮你解决语言学习的疑问,也带你避开 Anki 的使用误区——你的每一个好问题,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每天,我们会组织好玩的 打卡活动 ,你会遇到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们会陪你一起,养成优质的学习习惯,还有…扎实且迅速把一件事情做成的神奇体验;

当然,如果只是上面这些的话…只是我们给你一条鱼,吃完,就没了,所以这是不够的,我们希望我们能一起精进如何入海出渔。

所以,在以上所有内容之外,我们还配置了课前辅导和两次线上大课——因为,既然我们要学语言,那当然要 学到「底」 。什么意思呢?

课前辅导课,我们手把手带你配置好 Anki,先把软件最基础的功能做实,让你直接打开 Anki,就能学习,再不用管其他。

第一次大课,分享给你这些年指引着我学习语言的底层理念,单词怎么用?听力怎么练?阅读怎么提?打基础就是进阶,那怎么打基础最有效?种种理念,我走过的那么多弯路, 你其实可以不必再走

第二次大课,手把手带你 Anki 进阶。平时自己如果要用 Anki 学单词,当然不能一个个加,那要 批量导入 Anki 怎么办呢?Word 批量查找替换不会?网上说要自己 Python 写个脚本?都不用,教你词条批量处理要用的必要正则表达,最基本的符号,解决大批量问题。并且,我们会带你配置好实用的插件,带你避开我们踩过的所有大坑小坑,掌握 Anki 最核心的 学习理念 ,教你我们摸索出来最适合的学习配置…让你结课之后,也能自己自如运用 Anki,随意批量料理。

6.

如果你看到这里了,我想和你分享一点我近期最大的一个感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