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傍晚,A股市场突然传来重磅消息:上交所宣布终止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于是,*ST吉恩和*ST昆机成为2018年“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背景下首批淘汰的个股。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地方国资。上交所此番“狠手”不禁让市场惊叹。
退市一小步,制度建设一大步
中国资本市场一直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在市场上有很多没有生存能力、盈利能力的企业占据市场资源,一直不退市,甚至成为众多投资者赌博的标的,很多投资者反复炒作壳资源,希望能够押中宝,从而获得巨额收益,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血本无归;这类企业的存在,另一个后果是占用了资本市场宝贵的资金资源,这些巨亏企业动辄几百亿市值,炒作他们必然占用大量的流动性。资本市场的僵尸企业不退市,就像一汪清泉,水只流入不流出,慢慢的会变成死水一潭。只有保持清泉的流动,资本市场才成为真正保持活力、新鲜、效率的“池子”。市场一直呼吁中国资本市场应该建立健全退市制度,但是进展缓慢。
龙门资管认为,上交所此番下“狠手”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退市一小步,制度建设一大步。这可以提醒投资者,不要将资金和精力放在这些僵尸企业上,真正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去参与市场的投资,从而能参与优秀企业的成长,从中分享投资收益。
如果要真正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三大功能上,同样,中国资本市场”死“不容易让人诟病,”生“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可以改善的地方。
熟悉龙门的粉丝应该知道,龙门资管创始人李映宏一直呼吁注册制的推出,对于注册制重要性也是反复探讨,核心观点是:
注册制事关中国A股市场的命运,更将决定民族的兴衰。中国即将实行的注册制,如果是彻底的、市场化的注册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中国市场牛短熊长的局面。
注册制真有那么重要吗?注册制将决定什么?
什么是注册制?注册制的实质是,它将决定组成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股市中的上市公司如何“生”的问题,同时它也将决定上市公司如何“死”的问题。也就是说,构成股市运行最最基础的上市公司,是通过什么方式,由非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发行直接募集资金并上市交易?这个过程由谁来决定?
过去20多年,也就是1992年深沪两个交易所诞生以来,上市公司的出生,是由监管部门和由他们主导组成的发审委来决定的。也就是说,20多年来,中国的发审委中的那20多位“专家”,是万能的,由他们来判断哪些公司可以上市,哪些公司不可以上市;他们认为可以上市的公司,其上市的价格,和上市的时间,也是由他们决定的。
这种被称为审批制或核准制的IPO制度,是典型的前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思维,即假设处于高层的那么几个、十几个或数十个人,是全知全能的。他们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他们既懂宏观,又懂微观;他们既通人文,又懂科学;他们能够把中国乃至全球处于不同行业的最优秀的公司,即时、公正、无遗漏地挑选出来,给他们定价,并把他们放到“货价”上供“消费者”放心地挑选……事实上,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可能,前苏联就不会解体了;如果可能,中国就不需要实行以市场化为核心导向的改革开放了。
审批制的最大悖论是,决定上市公司出生的那些位“全能专家”,并不能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们并不能把最优秀的企业,比如腾讯这样的企业,选择到A股市场上上市,同时,他们也不负责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的盈亏。甚至,为了达到“全能专家”们的上市标准,上市公司往往不惜进行财务造假(中国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绝对是全球最高的),并贿赂他们,造成很大的腐败。
注册制却与审批制不同。真正的注册制,上市公司的生的大权,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注册制呢?注册制下,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资源的配置,不再由“万能专家”来决定,也即是说,一家公司是否能上市融资,什么时候上市,以什么样的价格来上市融资,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这样做的意义在于,那些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秀的公司群体,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上市融资和交易。监管部门的角色,不再是“万能专家”,而是回归到其监管的本质,即只负责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好裁判的功能。
注册制是国家为了解决中国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抗风险能力过低,做大做强资本市场,让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转向,而采取的关键步骤。注册制的主要目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来挑选最优秀的企业,让他们到资本市场中去上市,实行“优生优育”,从源头上确保上市公司基因的优秀性。注册制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不但要解决上市公司如何生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上市公司如何死的问题,也就是说了多年而未能落实的上市公司的退市问题。
事实上,上述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就是由于关系上市公司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是由“万能专家”来决定,而不是由最接近万能的市场来决定而导致的。为什么中国的股市牛短熊长?为什么中国一直有着全球最强的经济,却有着全球最熊的股市?问题的症结也是在于,“万能专家”为了达到其“万能”的目的,而去调控股市的运行。最明显的例子是,他们盼望股市能牛起来,但当股市牛起来的时候,他们又害怕资金流入虚拟经济而不能流入实体经济,因为他们认识不到或者根本就做不到,在股市牛的时候,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到股市上融资,或者就是让本来根本就不优秀的企业到股市上上市融资。所以,“万能专家”在审批制下,就会去打压股市,造成了中国股市的牛短熊长。
股市制度的变革,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希望之所在,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与所系。真正意义的注册制的实行,将有利于克强总理号召的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实,有利于建设一个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股市文化,意义深远。
弱市不变 弱周期行业表现逻辑不变
回到股票市场上来,龙门资管认为近期市场已经出现了底部特征,但是市场何时启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时机。在弱市环境下如何操作?我们可以看到,弱市里弱周期行业却表现不弱,喝洒吃药、白色家电等板块从去年到现在走出了一波大行情。去年,我们反复提过的一线消费类股票,茅台、五粮液、海尔,美的、云南白药等诸多股票,都有良好的表现。今年,弱周期行业继续向二三线消费类股票深化,如涪陵榨菜、千合味业、恒顺醋业、太平鸟、
康美药业
、以岭药业等股票今年来都有不凡的表现。目前,市场弱市不改,弱市里投资弱周期行业的逻辑不变。
发力打造全球打印行业龙头
艾派克借力资本运作,通过借壳万力达、收购SSC、置入赛纳科技旗下的芯片和打印耗材业务,已完成打印耗材全产业链布局。收购利盟是在国际化进程上的又一重磅布局,公司将补全低中高端产品线全布局,获得全套专利和产品线,搭建从芯片、耗材到整机、服务及软件的完整架构,并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跨越式升级,加快打印机产业的国内化替代进程。
本次收购的幕后整合团队集合了赛纳科技、太盟投资和联想的最强阵容。公司管理团队脱胎于格力电器,借助资本市场积极开展资本运作。联合收购方太盟投资曾主导联想对ThinkPad的收购,收购ThinkPad完成后,收入增速10%、利润巨增2000%,成本下降明显。本次收购我们预计通过供应商谈判和部分材料供应商更换,可实现打印机整机物料成本下降近10%,代工制造成本下降5-7%,耗材成本下降10-25%,原利盟总BOM成本和制造成本节省10-15%。此外,公司在完成利盟的收购交割后,2017年起便无需支付大额的重组费用。
打印机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环,去IOE背景下,预计未来打印机及耗材领域至少实现40%的国产化替代。此外,公司拥有多项技术储备,3D打印、相变存储器等。公司本次收购整合利盟后打造全球打印行业领导者,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
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是0.27、0.96、1.54元。考虑到后续公司在打印国产化的巨大潜力空间,以及收购利盟后协同效应逐渐显现,业绩超预期可能性大。
往期视点:
0523|每日视点(附股):关税降了 豪车梦依然遥远
0522|每日视点(附股):中国巨石—被贸易战错杀的玻纤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