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杜月笙善于识人于微末,曾与一个赌徒结拜,6年 ...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云南旧影1938年,丽江古城保山腾冲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男女间互相生理性喜欢,才有的表现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男人对女人有以下4个反应,就是爱上你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韩剑等:深度区域贸易协定的第三方效应与企业出口存续:信息成本的视角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7-11 17:14

正文



文章标题:

深度区域贸易协定的第三方效应与企业出口存续:信息成本的视角

作者及单位:

韩剑,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商学院 ;刘逸群、郑航,南京大学商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韩剑、刘逸群、郑航,2024:《深度区域贸易协定的第三方效应与企业出口存续:信息成本的视角》,《经济研究》第3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重要动力,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2023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近年来,中国出口遭遇经济以及非经济层面的多重约束,对外贸易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出口下行压力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贸易韧性,实现出口的“稳中求进”,成为当前对外贸易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在维持“稳”的同时,还应具有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和经贸关系,这无疑对中国对外贸易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复杂的外部形势以及维护经贸关系多元稳定的迫切要求下,研究如何使企业在发展多元经贸关系的同时提高其稳定性,对于提升我国贸易韧性,促进出口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世界银行提供的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了新老目的国之间签署区域贸易协定(RTA)对于中国企业出口存续概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新老目的国之间签署RTA以及RTA深度的加深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存续概率;(2)基于条款类型的分类研究发现,RTA中的WTO—Plus条款、WTO—X条款以及非歧视条款深度的提高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特惠条款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机制分析部分表明:新老目的国之间签署RTA主要通过降低出口信息成本提高企业出口存续概率,本文从不完全合约以及标准协同等视角给出了经验证据。拓展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出口到与中国的缔约国之间存在RTA以及拥有共同语言的国家时,中国与缔约国之间的RTA深化将提高企业的出口存续概率;而当企业出口到与中国的缔约国之间存在共同边界以及殖民历史的国家时,RTA深化的作用效果相反。
本文潜在的边际贡献包括:第一,在“构建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的政策指引下,从新老目的国之间是否签署RTA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出口存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不仅从微观层面厘清了企业出口市场扩张路径与其出口存续之间的关系,在宏观层面对实现中国出口的“多元稳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对企业出口行为尤其是出口稳定性方面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第二,细化探究了第三方效应的来源,从RTA文本视角对条款范畴和属性进行区分,并重点发现了WTO—X等边境后条款深化的带来第三方效应,在扩展第三方效应内涵的同时,也为第三方效应的来源做出了更多的探索分析。第三,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将研究视角从企业进入延伸到其进入后的出口动态,并且基于信息成本的角度,进一步厘清了第三方效应的作用机制。第四,考虑到中国目前的RTA签订数量以及深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本文进一步从中国视角出发,研究并证明了中国RTA深化同样对中国企业出口到第三方国家具有正向溢出作用,研究结论对中国顺应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撑。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积极参与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化拓宽对外经贸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新老目的国之间签署深度RTA所引致的第三方效应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存续概率;中国与缔约国之间的RTA深化同样有助于改善企业出口到第三方国家时的存续情况。基于以上结论,应当积极参与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不合理规则,为中国深化拓宽对外经贸关系提供良好的土壤。对于中国的RTA伙伴国来说,要充分利用两国之间的条款内容深化双方的贸易往来,对于非RTA伙伴国来说,应建立专门的人才团队,及时追踪该国签订的贸易协定,深入研究其中的高标准条款,充分利用RTA的第三方效应来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稳定性。
第二,积极推动国际规制协调合作,扩大制度型开放。本文机制分析部分表明,进出口国之间的规制差异是企业出口固定成本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出口竞争优势及存续概率均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据此,首先,应加强国际规制交流与合作,了解国际通行标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规制理念、规制方式以及规制技术,提高自身的规制能力;其次,应建立规制协调机制,提高规制的跨境互通性,减少或消除分歧,进而减少经贸成本;最后,应推动规制结果互认,以实现贸易及投资的便利化,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合规成本以及其他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企业出口竞争优势以及存续概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