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商务
这里是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微信平台,发布上海内贸、外贸、外资、外经等商务工作信息,提供办事指南、政策服务信息、商务领域前沿动态。请关注我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全球最大!投产!距滨海新区约170公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商务

聚焦|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将举办哪些主题活动?有哪些亮点和特色?今天的发布会揭秘→

上海商务  · 公众号  ·  · 2024-07-31 22:03

正文

今天(7月3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的总体安排 ,市商务委副主任张杰、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张旗、宝山区副区长丁力、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久事集团副总裁董珞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来看文字实录↓



—— 热点问答 ——

推动邮轮业态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Q

解放日报: 请问邮轮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上海首次举办国际邮轮节有什么考虑?


A

朱民: 全球邮轮复航以来,国际邮轮市场快速恢复。上海市紧抓全球邮轮复航的窗口期,强化政策支持,去年就出台了推动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上海邮轮复航一年来,上海国际邮轮港累计已经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邮轮贸易、消费以及相关就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以节庆活动宣介邮轮文化,展示邮轮发展活力和魅力,对于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推动邮轮业态创新,促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邮轮母港或访问港通常选择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是船上与岸上互动的旅游产品。随着国产大型邮轮的商业运营、邮轮运营主体的增加以及外资邮轮回归,需要有丰富的岸上旅游产品支持,提升邮轮乘客体验度,拓展邮轮服务的价值链。因此举办邮轮节,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可以更好推动“邮轮+,+邮轮”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好赋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吸引外来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邮轮是高端旅游服务消费的新载体,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促进消费升级的新领域。邮轮旅行外来消费贡献度较大,根据监测统计,在上海邮轮港出入境客群中,75%是来自外地或者境外的游客。因此,举办邮轮节不仅可以充分展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扩大外来消费,也可以进一步释放高端消费潜力,激发消费的新动能。

三是提升上海国际邮轮港影响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国际航运业务来看,邮轮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因此在推进对外开放领域具有较高显示度。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围绕邮轮经济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和支持政策,护航邮轮经济发展。目前皇家加勒比游轮和MSC地中海邮轮已回归上海开启邮轮母港运营。举办邮轮节也是我国邮轮政策宣传推广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有利于让更多邮轮公司了解我国邮轮政策,同时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完善具体操作细则和便利化程度,更好展现上海邮轮经济发展活力以及邮轮经济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邮轮产业链主体落户上海,提升上海邮轮港影响力和竞争力。


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以“欢乐”为活动主基调,突出“一地一品牌一特色”

Q

光明日报: 刚才通报中提到,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将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请问市商务委,在策划主题活动时有哪些考虑?

A

张杰: 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是“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重点标杆活动之一,为充分发挥标杆活动带动效应,我们以“欢乐”为活动主基调,特别突出“一地一品牌一特色”,策划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 主要考虑如下:


一是更好突出邮轮主体,提升邮轮公司品牌辨识度 目前,上海两个邮轮码头主要集聚了爱达•魔都号、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MSC地中海荣耀号、招商伊敦号、蓝梦邮轮、鼓浪屿号等邮轮,不同邮轮风格各异、特色鲜明。比如,爱达•魔都号浓厚的敦煌文化、海洋光谱号的炫酷科技色彩、MSC地中海荣耀号独特的意大利风情等等。考虑到邮轮主体的集聚度,为了更好凸显邮轮特色,我们通过举办“手拉手”活动,以联合IP的方式,打造品牌特色,进一步提升邮轮公司品牌认知度和辨识度。

二是加强岸上商圈联动,提升邮轮消费活力 邮轮是漂浮在海上的“移动城市”,它代表着人民对高质量消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如何更好发挥邮轮消费载体的功能,加强海上城市与陆上城市的联动,我们把邮轮场景搬到了岸上,所以说邮轮节场景点虽然在船上,但重点在岸上。我们特别遴选了和航海元素具有关联性的商圈,在老码头、环球港、南京路步行街六合路等高流量、高品质商圈,通过举办邮轮展示展览、邮轮场景体验、邮轮主题集市等活动,让邮轮消费理念、特色风情融入陆上商圈,夯实邮轮对消费的贡献度,更好体现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色。

三是宣介邮轮特色文化,共享美好生活愿景 对于熟知邮轮旅行的消费者来说,邮轮是一场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载体。但从邮轮文化普及度来看,邮轮文化、邮轮生活在很多消费者的认知中还仅停留在旅行交通载体层面,还没有具象化、丰富化。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最重要的就是宣传推广邮轮文化,为此我们也特别策划了邮轮开放日、邮轮生活探营打卡等活动,让消费者沉浸式体验邮轮特色文化和活动,促进邮轮经济与邮轮生活的互融互通,实现邮轮文化与美好生活的深度融合。




诠释邮轮文化、创新邮轮产品、提升邮轮体验

Q

新民晚报: 请问今年上半年上海邮轮旅游市场情况怎么样?下一步上海在推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没有具体举措?

A


张旗: 今年以 来,上海邮轮市场加速恢复,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 “爱达• 魔都” 号于今年元旦以上海为母港,平稳开启商业运营。3月15日、4月26日,地中海邮轮、皇家加勒比游轮等全球最大邮轮公司均回归上海邮轮港;6月6日、7月24日“蓝梦之歌”号、“鼓浪屿”号邮轮也分别在北外滩国客中心、吴淞口码头开启首航。至此,招商邮轮、地中海邮轮、皇家加勒比游轮、蓝梦邮轮、星旅远洋邮轮先后回归上海邮轮市场。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上海邮轮港接靠邮轮89艘次,接待旅客约59.27万人次,占全国邮轮旅客接待量约七成,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七成。 预计全年上海邮轮港接靠邮轮约260艘次,接待旅客约150万人次


这次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各邮轮企业合力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 ,推出丰富多彩的邮轮主题活动, 诠释邮轮文化、创新邮轮产品、提升邮轮体验 特别是活动期间,将推出静态游,让更多市民游客,在上海登邮轮,感受邮轮美好生活。

市文旅局将加大上海邮轮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指导企业在邮轮港区布局“Shanghai Pass”多用途预付费卡服务点,提升入境游客支付便利度;提升邮轮港口观光、休闲、度假功能,建设邮轮旅游消费集聚区;持续放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邮轮15天”团队游客入境免签政策效能,加强水岸联动,开发多条邮轮旅客上海精品游线路产品,吸引更多国际邮轮靠泊上海,促进邮轮入境旅游消费。

为更好满足国内外旅客需求,招商维京游轮将依托中国邻海城市,推出国内邮轮航线;蓝梦也将以东盟七国为重点,推出新的邮轮航线和产品。同时,宝山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虹口北外滩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正加快推进,年内将推出一批休闲度假产品和线路,为世界各地来上海坐邮轮的旅客提供高品质岸上体验。


提升邮轮母港服务能级,打造邮轮旅游度假区,丰富邮轮消费供给

Q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请问宝山区,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的启动仪式放在宝山滨江,目前启动仪式的相关筹备情况是怎样的?宝山在完善邮轮游客消费方面做了一些什么新举措?


A


丁力: 8月10日晚上,上海国际邮轮节启动仪式将在宝山区的上海•海上世界沿江平台举行。仪式以艺术体操创新舞《无界•启航》表演开篇,有国家邮轮产业发展政策解读、2025全球邮轮航线、国际邮轮公司参与及“邮轮+”新产品发布等议程。当天有两艘国际邮轮停泊在港,且现场设有“邮轮主题展示区”,推广邮轮文化和邮轮度假生活方式,让游客感受浓烈节日氛围。


大家关心的邮轮消费配套设施完善的问题,是当前宝山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随着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宝山首航,MSC地中海、皇家加勒比及星旅远洋等邮轮品牌先后布局吴淞口,宝山全年预计接泊邮轮208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约150万人次,占全国70%左右,宝山继续引领中国邮轮消费市场加快复苏。我们从三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服务:

一是不断提升邮轮母港服务能级 开展邮轮服务专项提升行动,优化通关流程,完善交通组织体系,健全应急处置预案,提升邮轮游客消费体验。

二是融合商旅文体展,加快打造邮轮旅游度假区 国庆期间,宝山的长江滨江岸线贯通,为市民提供更多滨江赏玩空间;全国第一家途易蓝酒店已开业运营;亲子度假公寓、星级酒店及潜水冲浪等业态将于9月30日在上海•海上世界盛大开业;由国际著名声学大师领衔设计的长滩音乐厅将于国庆首演;打造“上海最美休闲骑行长江滨江岸线”将在9月底建成开放。

三是丰富邮轮消费供给 打造邮轮+文化、研学、亲子等主题航次,丰富邮轮旅游场景;推出凭邮轮船票“一票游宝山”产品;举办2024F1摩托艇世锦赛中国上海大奖赛等品牌活动,营造邮轮消费氛围。

宝山把邮轮旅游作为“六大产业”之首,将滨江邮轮旅游带纳入空间转型“三箭齐发”之一,正加快打造具有国际邮轮特色、海上门户标识度的文旅新地标,我们诚邀市民朋友,来宝山度假,体验“三江交汇、上海之门”的独特风景。


强化服务、强化联动、强化创新,提升活动带动力和影响力

Q

澎湃新闻: 目前,节庆活动已成为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的“催化剂”。请问市商务委,将如何发挥好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的带动效应?

A

张杰: 长期以来,上海依托自身丰富的商业、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举办了各类大型节庆活动,不少已成为上海城市的亮丽名片。上海国际邮轮节系首次策划推出的节庆活动,我们将通过三个“强化”,提升活动带动力和影响力。

一是强化服务 为提升活动吸引力与影响力,提高境内外游客在沪旅行、消费感受度,我们特 加强服务保障 ,会同各口岸查验单位进一步提升邮轮旅客通关便利度、优化静态游活动流程,保障相关活动顺利开展。另外,我们 也将推出相关服务礼遇,比如百联集团在旗下各大商场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和药店、超市等专业专卖店推出“BAILIAN Gift Card”专属礼包,邮轮旅客凭邮轮船票领取后可直接消 费。

二是强化联动 发挥好上邮节活动带动效应,推动邮轮船上旅游与岸上消费的联动,加强上邮节与“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其他标杆活动的联动,打造邮轮经济与商旅文体展联动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同时,加强国内邮轮城市间联动,共同营造上海国际邮轮节氛围。加强国际邮轮城市联动,提升上海邮轮港口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强化创新 推动邮轮运营主体密切与重点商圈、文旅载体资源合作,推动更多“邮轮+,+邮轮”产品创新,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合作推出新的“邮轮+”产品组合。有效落实国家及上海各项邮轮产业便利化政策,推动邮轮产业政策创新,争取形成引领制度创新的新模式。

上海国际邮轮节是打造全新城市消费的新场景、新IP,我们将以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为契机,放大节庆活动综合带动效应,培育更多高质量项目,更好赋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邮轮+”与“商旅文体展”跨界共联,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Q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