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南京唯一开放的帝王陵~南唐二陵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张献忠逼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肉后说了两句话,竟成后人口头禅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0-09 08:00

正文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加关注不迷路

正文↓


“吃肉?和尚怎么能吃肉!”如果你听到这样一句话,或许也会感到惊讶和困惑。

但是,历史上名声赫赫的张献忠,不仅逼迫一位和尚吃肉,和尚吃完后还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竟然成了后人口头禅,流传至今。

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让人们隔着数百年,仍能会心一笑?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有趣的历史,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万历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06年,两个改变明末历史的重要人物同时在陕西出生。

一个是陕西米脂县的李自成,另一个则是陕西定边县的张献忠。

几十年后,这两个名字将成为明朝统治者挥之不去的噩梦。《明史》对他们的评价是:“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这一评价,既道出了二人的破坏力,也引出了他们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

与李自成相比,张献忠的形象更为复杂。

他的杀戮之名在历史上尤为显著,尤其是“屠川”之事,更是令人生畏。

张献忠外貌俊秀,势力虽然不如李自成,但其嗜杀成性,令人闻风丧胆。

李自成的粗犷作风和他能与部下同甘共苦,使得他在历史记载中甚至有一些正面的评价。

而张献忠则不同,性情暴戾残忍,令人不寒而栗。

相比之下,张献忠曾有一次经历却显得格外诙谐和令人哭笑不得。

话说当时张献忠攻打重庆,也就是当时的渝城。

重庆军民的顽强抵抗激怒了他,他扬言破城后要屠尽城内百姓。

那时,张献忠驻扎在城外的一个寺庙中,寺庙中的和尚们用斋菜招待了他,但如何能抵消他的杀意呢?

正当气氛紧张之际,一位名叫破山的和尚站了出来。

破山和尚抱着不惧生死的决心,向张献忠请求,希望他不要滥杀无辜。

张献忠冷笑一声,对破山说:“我是打仗的,杀生就像你习惯吃斋一样,再平常不过。你要我不屠城,那得先打破你的习惯:吃斋。你敢吃这块肉,我就答应不屠城!”

张献忠抓起一块肉,递到破山面前,眼中满是戏谑和挑战。

寺庙中的气氛一下子紧张到极点,所有和尚都屏住了呼吸,看着破山如何抉择。

破山接过那块肉,含泪吞咽下去,喉间发出嘶哑的声音:“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成了后世人们的佳话,广泛运用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济公》的故事里。

吃完肉,张献忠果然信守诺言,没再屠城,重庆百姓得救了。

和尚的这一举动,被师兄弟们质疑破了清规戒律。

对此,破山淡淡回应道:“一城百姓性命故,老僧何惜如来一戒!”正是这两句话,凸显了破山和尚的大智慧和大慈悲,也将这段历史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但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人性善恶的探讨。

这里面的智慧令人深思,破山和尚以自身的破戒换取了一城百姓的性命,这究竟是对是错?

古往今来,“因循守旧”和“通权达变”的争论从未停止。

正如《孟子·离娄下》所言,“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在紧急情况下,必要的变通是合乎伦理的。

龟守教条是愚昧的,灵活变通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论语·子路》中说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意思是,固守信诺不变通,反而显出是肤浅小人。

孟子的补充说得更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真正的大智慧者,在言行上不死守教条,而是以正义为准绳。

看回破山和尚的选择,他凭藉一己之力,救下了一城百姓,真正做到了“佛祖心中留”的境界,这不仅展现了他大慈悲的胸怀,更是对“通权达变”智慧的实践。

面对某些原则性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抉择?破山和尚的故事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角度。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某些事件的本身,更是那些蕴藏其中的智慧和道理。

张献忠逼和尚吃肉这一故事,历经岁月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戏剧性的情节,更是因为它背后深刻的哲理:适时的变通,有时候比坚守更为重要。

张献忠逼和尚吃肉的故事,不仅让人一笑之余,更让我们思考。

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如何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如何抉择?

正义与原则、规则与变通的博弈,以及如何在芸芸众生中修行自己的道心,成就自己的大智慧。

或许,这也是破山和尚和张献忠这段故事,几百年后依然能够感动与启迪我们的原因所在。

· 完 ·

/ 推荐阅读 /
曾国藩为戒色,竟强迫自己用这一笨方法,如今却少有人能做到

妃子来例假,竟然让侍女陪皇帝睡觉,没想到造出了个千古一帝!

发现更多皇宫秘闻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紫极女史】

点亮“在看”,让历史不再是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