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女科学家、2014联合国妇女署女性传媒大奖:年度女性榜样奖获得者、2019全国三八红旗手、2022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在唐立梅的身上,有很多重标签和光环,而这一切都开始于一个小镇女孩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要读博士。”唐立梅说,即使在高考失常,进入自己并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又工作了一年后,她仍然如此坚信。于是她选择辞职、考研,研二时报考浙大博士,一路读到博士后,与自己最初的梦想殊途同归。从踏入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唐立梅就知道这是一个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但她从未退缩。南极科考过程中,需要四次穿越魔鬼西风带,风浪非常大,船上一半人都因为晕船无法进食,唐立梅坚持了下来:
“我觉得‘女科学家’不是一个需要区分出来的名词,成就和性别没有任何关系。生物为了生存繁衍,它可以是无性别的,可以雌雄同体,比如安康鱼。在漫长的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中,性别没有那么重要,强大才是硬道理。”未来几年,唐立梅打算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科普领域,包括撰写科普书籍。通过语言和文字,她希望传播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活着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可以去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希望去启发更多的女孩,唤醒内心的热爱,我们是可以发光的。不必去做第一,但要做唯一,我觉得这就是‘偏偏精神’。”唐立梅说。
见到一张的第一面,很难不被她身上涌动着的活力所感染。一头时髦干练的短发、精心搭配的服饰,最重要的是那股勃勃的生机——很少有人能看出,她今年已经61岁。
一张笑言自己曾经做了60年的“乖乖女”:在铁路部门做技术工作,按照父母的要求相亲、找男朋友、结婚生子,一切按部就班。直到60岁那一年,她决定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去上海租房子,当“沪漂”,出演话剧,当自媒体博主。
“来上海之前,我经历了一段很长的低谷期,相继失去了丈夫、母亲。母亲去世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意义了,特别消沉,每天除了遛狗,几乎就是躺在沙发上不动。我女儿鼓励我要找点事情做,我也想要自救,于是下定决心,去换一种活法。”一张说。改变的第一步,是剪去留了三十多年的长发。一张开始去跟年轻人打交道,参与各类活动,还开始做自媒体博主,从出标题、写文案开始,一步步学习。
“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带给我的那种成就感和自信,还有别人给你留言、赞美你的那种感觉,我觉得我做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种事情。”她说。
在一张看来,“偏偏”就是无论多少岁都敢于尝试不服输。关于人生的想象没有天花板,60岁或是25岁,都可以是任何样子。
上大学之前,崔迪觉得自己一直在一个既定的轨道里:小学、初中、高中、高考……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时刻。直到进入大学,她说自己经历了一个“震撼期”:“我发现我今天吃什么、穿哪件衣服、报什么选修课、怎么安排时间……都需要自己去决定。就像一只养在笼子里的鸟,突然飞向了一座森林。”
森林很大,每一棵树崔迪都想停下来看一看。她尝试和发展了很多种爱好:踢球、玩架子鼓、当厨师。大四毕业的时候,当身边的同学都在忙着给建筑事务所投简历,崔迪在自己的兴趣中三选一,最终决定要当一名厨师。
网络上有不少声音,认为她的选择是在浪费学历,但崔迪从不这么想:“从我本人的角度,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体验,每一件事情都成就了现在的你,没有一天是浪费的。而从社会的角度,我觉得这社会不缺一个建筑师,也不缺一个厨师,但可能缺我这样一个学建筑的厨师。”
如今的崔迪,正在致力于推动新中餐的革命,她相信,传统的中餐一定会有人传承下去,而新中餐也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需要有人去探索和拓展。不是偏离既定的航向,而是前往自己认定的远方,这也是崔迪对于“偏偏”精神的理解:“‘偏偏’就是世界这么大,偏偏我成了我。”
巴掌脸、A4腰、漫画腿……这些困住许多女孩的关于“美”的标准,也曾经困住了张沁文。身高1米62的她一度瘦到28公斤,因为神经性厌食症导致脏器衰竭,被送进了ICU。
为了自救,张沁文注册了账号“少女神婆婆”,用短片记录自己的身材焦虑和进食障碍。令她没想到的是,大量的评论和私信涌来,许多同她一样、被进食障碍所困扰的女孩向她求助。这让她突然意识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人都经历着一模一样的痛苦。
张沁文决定去做些什么。她拍了一部以进食障碍为主题的纪录片、站上了Ted演讲台、创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进食障碍同辈支持组织ED Healer、2021年在上海举办了国内首个“身材焦虑主题展”……以此希望帮助更多人摆脱身材焦虑,学会爱自己。“我觉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你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一把伞。我希望去推动进食障碍在国内的正确认知和普及,让大家知道,你的痛苦是有名字的,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张沁文说。
于她而言,“偏偏”就是去做一些很困难的事情,但它很有意义。“在我自己的康复过程中,包括后来创立组织去帮助更多的人,每一步都是摸石头过河,遇到阻碍的时候也会灰心。但我还是想要去帮助一些人,哪怕是一个。因为我们都经历过困难,所以更要把现在美好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从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你会选择做什么?设计师、穿搭博主、开买手店……属于90后潮州女孩小黄香蕉的答案是,回到老家,和一群失业阿姨一起创业。
“当时我爸妈经营了20多年的钩花厂快要倒闭了,厂里的阿姨们十几二十年都是在做钩织,离开了这里她们也不知道该去做什么,我就决定带着她们一起创业。”小黄香蕉说。潮州钩花又称“通花”,只需一根钩针一根毛线,就能编织出纷繁多变的作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机器取代了人工,很少有人会再去购买手工钩织作品。父母也一度不理解小黄香蕉的选择,认为这个行业已经没落了,为什么还要坚持?
“我舍不得这种手工艺就这么消失,而且我觉得它的表现方式可以满足我很多的想象力。”小黄香蕉说。她将年轻人喜爱的“多巴胺风格”融入了传统的手工钩织技术,同时尝试让原本平面的钩花变得立体,创造出符合当下潮流的作品。在不断磨合和创新的过程中,原本习惯流水线作业的阿姨们也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像是在创造一个个艺术品”。
今年是小黄香蕉创立手钩品牌的第十个年头,通过钩织,她抚平了自己的情绪,也为他人带去治愈。小黄香蕉说,“偏偏”就是重视自己的内心,不被别人所影响,坚定地去做想做的事情。偏偏是走过山海,心中有路。
偏偏是自我定义,不被他人定义。
偏偏是年轻。无论几岁,都是少年。偏偏是我。偏偏也是你。
什么是「偏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对PMPM偏偏创始人闪烁而言,「偏偏」是拥抱这个丰盈多元的世界,忠实于自己,也勇敢地去做自己。曾经的她,拥有一份外人看来高薪且稳定的工作,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于是她决定裸辞、出走,开启了一场环游世界的旅行。
她说:“许多人不理解,那又怎么样?生活的方式本来就不止一种。”
就在那次旅行的途中,她萌生了把全世界最好的护肤成分带回中国的想法,「PMPM偏偏」由此诞生。它的名字来源于法语“Pour le Monde, Pour le Monde”,意为“去往世界、探索世界”。
“我希望「PMPM偏偏」能够成为一扇窗口,把全世界的美都带到你的眼前,也让你相信,没有到不了的远方。”闪烁说。
许多初创的国产品牌,都会在团队资源和研发费用上遭遇困境,因此先发展规模、后投入研发是业内约定俗成的一种模式。而「PMPM偏偏」,“偏偏”不走寻常路,从创立之初就花费重金做世界级研发,坚持做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带着勇气与好奇,「PMPM偏偏」不断探索世界各地的珍稀成分,将远方的美带回来;同时也与代表国内功效检测高水平的中国检科院合作,集结全球前沿科研力量,建立多维度的产品评测体系,打造出专属国人肤质的创新肌肤解决方案。
产品研发之外,「PMPM偏偏」也希望为中国的年轻女孩带去更多。仍在进行中的@偏偏女孩在闪烁 计划,由创始人闪烁与数十位在各个领域发光的「偏偏女孩」进行对谈,以此唤醒更多人内心的热爱。闪烁,是名词也是动词,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道桥梁,让每一个女孩都明白自己是可以发光的,都能够成为夜空中一颗闪烁的星星;当如此多的星星都自由闪耀,世界就会因多元而更加美好。
什么是「偏偏」?偏偏从没有标准答案,也正等待着每一个你不断探索,不断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