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恒均游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自己的路,也让他人走他们的路;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杨恒均游学,伴你走过山山水水,寓学于游,黑眼睛看世界,感悟人生与一草一木,是你不容错过的旅游、学习于一体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网  ·  今天凌晨,台湾、云南发生地震 ·  4 小时前  
厦门网  ·  今天凌晨,台湾、云南发生地震 ·  4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杨恒均游学

美国工人的生活

杨恒均游学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10-15 09:29

正文

作者:刘戈

央视财经评论员,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新华网思客(ID: sikexh)



前不久,我重返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市,特地跑到中车波士顿地铁组装厂去参观。


当天下午3点多钟,我在该厂里看到了一年多前完全空旷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十分壮观的厂房。进入车间内部,各种机器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但巨大的厂房内空无一人。一问得知,原来工人们都已经下班了。


这让我感到有些“扫兴”。其实这次来,特别想看到的就是美国红脖子工人大叔如何在中国工厂里挥汗如雨的画面。虽然之前该公司领导在电话里告诉我,如果想看到工作场面尽量早点到。但不曾想到,下午3点工人都已经下班了!


事实上,在美国旅行,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受:就是那里闲人很多。即便是在工作日下午的公园,到处也是晒太阳、跑步的人群。那些人真的都不用上班?



美国工会的厉害之处


2015年,中国中车公司拿下了波士顿地铁的订单。按照合同约定,必须在马萨诸塞州建立装配和维修工厂。经过反复寻找,厂址最后选在了斯普林菲尔德,一块原来做西屋公司厂房的空地上。


同年9月3日,我作为中车公司的媒体顾问参加了新工厂的奠基仪式。在奠基当天,当地工会在会场旁边的房子上悬挂出了足有20平方米的一副广告牌,上面写着“欢迎中国中车”。



斯普林菲尔德曾经是美国国家兵工厂所在地,生产的“春田”步枪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后来著名的西屋公司也在这里建立了工厂。现在这里的制造业虽然日趋衰败,但经过多年的锤炼,工会的力量依然十分强大。


所有在美国投资的企业都会领教美国工会的厉害。中车当然不例外,所以在初步选定厂址但竞标结果尚未水落石出的时候,企业就跑过来和工会接触,工会领导大悦,这就有了欢迎标语。但这面子可不是白给的,这意味着公司必须雇佣工会的会员,而工会会员的平均薪酬要比市场上自己招来的贵很多。


按照这个逻辑,我通过路径依赖得出了结论:


中车和所有外国投资者一样,不得已养着工会,他们一边赚着高薪,一边居然下午3点就下班。


然而,在和工地负责人聊过之后才明白,原来我又上了自己思维惯性的当。



“日光浴”是高效工作换来的!


美国的工人之所以在下午3点钟下班,是因为他们在早晨7点就上班了,“朝七晚三”,一天八个小时,一分钟不多,一分钟不少。工人们是经过集体协商,最后和甲方艰苦谈判才争取到了这样的工作时间,这意味着大部分工人早晨5点多就得起床。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辛苦地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段来工作呢?


早上班的好处,在于工人们下班以后可以用大半天的时间晒太阳、接孩子、遛宠物、喝啤酒,总之各种休闲娱乐都有。


据工地负责人讲,虽然工会工人的时薪高得让甲方心痛,但不久甲方就认识到这高薪的物有所值。这些工人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干活干脆利落绝不偷懒,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基本不用甲方操心,午餐只占用极少的时间,甚至一些人根本不吃午餐,喝一杯咖啡就接着干活。


这次参观解开了我心中长时间存在的一个疑问:工会如果像主流经济学家们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好吃懒做的组织,那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竞争的国家为什么还会长期存在?


实际上,一些工会通过对会员的筛选和约束,使他们比非工会会员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使他们提出的那些看上去十分强势的工作条件,对雇主而言并不那么不可接受。加入工会的工人用他们更加专业和高效的工作来换取更多的闲暇时间。


后来,我有意识地问了一些人,发现许多美国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朝七晚三”的工作时段,甚至还有更早的。有些城市早晨5点多钟,高速公路上已经是车水马龙,甚至已经开始发生拥堵。


下午的“日光浴”看起来悠闲,却是他们用早起加上全天的高效率工作换来的。



所有工作效率问题皆因“时间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