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手机上一项可能有助于缓解晕车现象的小功能,该功能通过屏幕边缘显示移动的泡泡或黑点来模拟车辆运动,从而帮助用户缓解晕车症状。文章介绍了该功能的原理、相关研究测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晕车的生理机制及手机功能的作用原理
晕车是由于内耳前庭系统发送的信号与大脑接收到的信号不一致导致的生理反应。该功能通过模拟车辆运动,让眼睛感知到动态场景,从而减轻晕车症状。
关键观点2: 相关研究测试的结果
一项由萨尔茨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测试表明,使用该功能能够显著缓解晕车症状。
关键观点3: 具体的应用设置及效果
用户可以在手机设置中搜索“车辆运动提示”功能,打开该功能后,屏幕上会出现移动的黑色圆点来模拟车辆运动。该功能在华为荣耀300系列中也被广泛应用,官方测试数据显示晕车缓解有效率高达78.8%。然而,不同人的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
正文
春节假期余额告急
屏幕前的家人们都返工了吗!
这个节骨眼上
有一群人正在焦头烂额地紧张着一件事儿
正好前几天冲浪
我发现手机上有一种很牛x的小圆点
居然能防晕车!
爱子如我+我自己也好奇的不行
咱一起来盘一盘
首先咱来看看晕车的机制
晕车不是病,是一种生理反应
我们的内耳有一个前庭系统
可以帮助身体判断我们
坐着、躺着、静止还是移动
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
前庭会给大脑发送【你在动】的信号
但是如果你的眼睛盯着手机屏
感觉周围是相对静止的话
眼睛就会给大脑发送一个【你没动】信号
想防止晕车
让你的眼睛动起来就行了啊!
于是小圆点横空出世!
2019年,萨尔茨堡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
就利用这个原理
开发了一款手机APP
叫“Bubble Margin”(气泡边缘)
打开这个APP后
它会在屏幕边缘的位置
放出一堆不影响你正常阅读的泡泡
然后访问手机里的陀螺仪传感器
(能测出手机转动速度的传感器)
获取手机的方向变化
让泡泡能跟着汽车加速、减速、拐弯晃动
理论上OK后
他们还找了10个人
测试了这样是不是真能缓解晕车
(真实测试路线)
把这10个人分成两组
一组对照组,正常看手机
一组控制组,看手机时有气泡在边缘晃动
结果有气泡缓解的那组
真的要比没有气泡的
坐车舒适很多很多
只需要打开设置
搜索“车辆运动提示”
就可以找到这个辅助功能
(系统升级到ios18才有)
打开“车辆运动提示”功能后
手机屏幕两侧会出现一些黑色圆点
跟“Bubble Margin”一样
这些黑点也会跟着车辆的摇晃
对应地变化和移动
同样自带这种防晕车功能的
还有华为荣耀300系列
官方测试数据
晕车缓解有效率高达78.8%
目前这个功能用下来
大部分人觉得还是挺管用的
但当然肯定也有人觉得鸡肋
所以说
这些小圆点到底能不能对你有效防晕车
还得屏幕前的家鱼们
自己亲自试试!
1.环球科学.被晕车折磨得痛不欲生,手机上的小圆点或许能救你一命
https://mp.weixin.qq.com/s/w7q2HA9TeaMxwW3q-ebrOA
2.Bubble Margin: Motion Sickness Prevention While Reading on Smartphones in Vehicles
https://inria.hal.science/hal-02544623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