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 者:吴强 私人董事会教练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天下最高等的功夫是无招胜有招。《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临阵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法,他们之间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无忌,我教你的还记得多少?”“回太师傅,我只记得一大半”
张无忌看完一路剑法,已忘记了一小半;低头默想之后,忘记了大半;再看张三丰演练一遍,经沉思玩味,终于忘得干干净净。全部忘记之时,也是学成之时,达到得其意、忘其形,随意出招自成章法的境界。
金庸先生的这一段小说,描写出东方哲学中“高手”的层次——普通高手通过勤学苦练掌握技艺,就像张无忌的对手,熟悉天下各大门派剑法的“八臂神剑”东方白;更厉害的高手跳出技艺的形式,抓住内在的心法,能万变不离其宗、随心所欲不逾矩;
而大神级的高手,连心法都忘了,全然没有自己的想法,仅仅是让大道真理通过自己在作用。
张无忌就是大神级的存在,随手一招,便是别人从未见过的精妙剑招,这些招数在对手的眼中非常怪异,甚至都不能算作剑招,但却能碾压一切对手。最后,张无忌仅凭一把木剑,就击败了名镇江湖的倚天剑。
其实,不仅在武侠小说中,任何一个领域,大神级的顶尖高手都触摸过这样的境界。
日本东京有一位叫小野二郎的寿司师傅,今年应该有95岁了,他在东京银座一栋办公楼地下室开了间寿司店,外表与最普通的寿司小店无异,甚至有点寒碜,只有十个座位。但就是这样一间小店,连续多年被评为米其林三星餐厅,美国人还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寿司之神》讲他的故事。
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
米其林
三星大厨。他9岁就开始学徒,做了一辈子寿司。
在日本做寿司学徒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过程艰难而漫长,所有的学徒要先从学会拧烫手的毛巾开始,再逐步着手处理和准备食材,10年过后,才会让你独立从事蒸蛋工作,而要出师成为一位真正的寿司匠人,至少需要数十年。
小野二郎在制作寿司时,庄严肃穆、浑然忘我,仿佛与食材合二为一;同时,他会根据客人的体貌特征和当下的情绪状态,调整寿司的大小、顺序甚至口味,让客人在味蕾愉悦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疗愈和感动。每个吃过的人都会感叹,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寿司”。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小野二郎说道,“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但没人知道顶峰在哪里。”
日本的匠人精神讲求“心技合一”。“技”要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更高的水准;“心”要在工作的过程中磨炼,去抵达“空”的禅定境界,最终“物我两忘,浑然天成”。
在学习外在知识方面,要做加法;在修炼内在精神方面,要做减法。
而且,越是高手对决、越是大事成败,越取决于后者。这也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提出的观点: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解读:
求学一天比一天增加见识,求道是一天比一天减少意识,意识减少又减少,一直到“全忘记了”的无为境界。
如果能达到这种“无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治理国家更是如此,要以清静无事为常态,如果领导者政举繁苛,整出来的事情太多,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其实,“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并不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无知者无畏”,而知识见识越多的人反而越谦虚。
所以,苏格拉底才会说: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
作为一名领导者,面对的外部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但很多人学的越多,越想做事。上完课就头脑发热,就想回去组织大家“落地”,效果却很不理想——这是没学明白的表现。
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学的越多、知道不可为的事情也越多。这样的人会不断丰富并坚守自己的“不为清单”,
拒绝诱惑、不瞎折腾。如果不知取舍、不懂损益,事事都想尝试,反而会一事无成,这种领导者是“不足以取天下”的。
排版
| 陈博宇
审校
| 叶开甫
主编
| 叶正新
如果您在经营企业、带团队中遇到难题,可加入吴强在第三方APP“知识星球”上开设的栏目《
私董星球
》,通过
支付年费
(188元/年)的方式,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