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服装品牌与外国品牌仍有差距,但是差距已大为缩小,目前有两个明显竞争力,一是产品性价比较高,二是国产品牌擅长全渠道布局。当前国产品牌最大的机遇来自于消费者的迭代,年轻消费者对国货好感度高。
近期,受“新疆棉花”事件的影响,服装纺织行业掀起轩然大波,国货品牌受到力挺,A股服装纺织板块也出现涨停潮,不少机构认为国产服装品牌的机会来了。
事实上,今年以来,服装纺织板块的表现也堪称“逆袭”,在今年A股整体回调、大消费板块集体受挫的背景下,服装纺织板块反而逆势走强。
3月25日,腾讯财经对话东兴证券纺服&轻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田田,详细解读国内棉花市场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服装纺织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刘田田认为,
基本面的复苏是行业表现较好的主要原因。服装作为可选消费品在去年疫情中受影响明显,尤其表现在去年的一二季度,而今年一季度行业稳健复苏,优秀的企业目前已经实现较2019年同期水平已有不错增长。
其次,由于无风险收益率的走强春节后的市场风格出现变化,投资者开始寻找低估值和业绩稳健的标的。
A股纺服板块估值水平不高,尤其龙头公司有明显的低估值优势,加之行业内公司现金流状况好,分红稳定,股息率也是投资者现在非常看重的因素。
【对话要点】
棉价在需求向好下具备一定支撑
腾讯财经:能否分析下当前棉花市场的基本情况?内棉花供求关系如何?后续棉价怎么走?
刘田田:
受益于终端服装消费的复苏和纺织制造企业持续的补库存热情,国内棉花价格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走强。虽然近期棉价有所走弱,但我们认为棉价仍有较好的支撑,即能够维持在较高的价格上。主要系棉花的供需关系上处于供给相对平稳、需求仍在回暖的阶段,纺织产业链整体库存仍偏低。
服装是超万亿大行业,能孕育出体量大、质量优的企业
腾讯财经:作为大消费板块之一,您认为服装纺织板块属于好赛道吗?
刘田田:
服装是超万亿的大行业,水大鱼大,自然也能孕育出体量大、质量优的企业。在服装品牌端,虽然过去几年国产品牌受到国际快时尚等品牌的冲击,但是国产品牌努力进行品牌重塑和产品升级,目前已经在行业内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在制造端,中国是全球纺织制造中心,国内的纺织制造企业积极探索产业升级,布局智能制造,涌现出一批代表中国优秀制造的企业。
国产品牌有两个竞争力,与外国品牌差距大为缩小
腾讯财经:国产服装品牌有哪些竞争力?和外国品牌的差距在哪里?当前存在哪些机遇?
刘田田:
国产品牌两个明显的竞争力:
一是产品性价比较高
,国内拥有完整且优秀的服装制造产业链,使得品牌方手握优质工厂。其次,
国产品牌擅长全渠道布局,尤其是擅长用电商等新兴渠道拉近与消费者距离。
与外国品牌仍有差距,但是差距已大为缩小,目前仍存差距的方面:
一是品牌运作经验及精细化管理仍不成熟,二是产品设计的独创性仍要加强,三是仍缺乏对功能面料的采用来加强产品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