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天,美国知名的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发布了一篇名为《巧克力将在40年内消失》的文章,解释由于气温变暖和更为干燥的气候,可可植物预计将在2050年消失。
虽然后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员出来
辟谣
:“可可树并没有濒临灭绝”,但也同时提到:“
气候变化确实会威胁到可可树
。”
同样影响的还有咖啡的命运,英国《自然·植物》在去年6月发表的研究显示,到本世纪末,如果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上升得不到任何应对措施,
将会导致埃塞俄比亚39%-59%的产区不再适合种植咖啡作物
,而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大的咖啡豆出口国。
气候变化的影响好像不再是遥远的冰川融化,
也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在上周,美国东海岸遭受了“炸弹气旋”的暴击,这给美国东部带来强风暴雪,局部地区迎来近30年来最强的降雪。而悉尼1月7日的气温高达摄氏47.3度,是1939年以来悉尼地区的最热纪录,墨尔本附近一条柏油路甚至融化。
南北半球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世界气象组织发出警告,在这些个案的极端天气背后是代表趋势性的气候,
而气候变化趋势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变暖的地球。
气候变化不是一国一地的事,也不只是政府的事情,需要每一个人的改变。
让人们从“关注-认知-行动”才是解决之道。
才可以让旱涝、海平面上升、雾霾、湿地退化、草原萎缩等极端现象不再加剧。
因此
南方周末联合墨迹天气,阿拉善SEE公益机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支持的【2018Hi气候公益峰会】将于1月16日14:00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举行。
“有些事可以交给别人去做,比如企业运营;有些事得自己亲力亲为,比如慈善公益。”
“企业家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更多的人,我们通过做社会公益,用公益的方式来影响他人。”
“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好地传播环保理念,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
“如何让人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每个人都有必要为了自己的后代和整个人类的生存事业做出一点点贡献。”
“每个人都住在全球变暖的气候下,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