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招,在京高校新增的百余新专业开始招生。
除新开“热点”专业外,高校不断丰富国际化培养项目,降低转专业门槛,为学生提供多种成才途径,以此吸引优质生源报考。
本月起,在京招生的各高校招生负责人陆续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高招直播咨询节目,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近日,教育部公布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京高校共新增108个本科专业,其中新增备案本科专业80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8个。
新专业中,有不少“热点”专业。
招办主任苗苗透露,今年该校新增三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劳动经济学、世界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大自2015年开始按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应选择三专业所属的大类专业,其中劳动经济学专业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世界史专业属于人文科学实验班,数学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属于统计学类专业。苗苗表示,近些年,人大对于北京考生专业志愿的满足率大概是95%。
今年招生计划仍为398个,在京招生计划为25个,其中综合评价招15人、统招统考10人。今年,国科大新增5个专业,包括天文学、电子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论与利用力学。
今年有40个专业在京招生,比去年有所增加。该校招办主任许晔表示,随着国家国际交往的增多,外语人才需求逐渐加大,一些原本是四年招一次的专业,今年变成两年招一次。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文科高考成绩全市排名在550名左右,理科在2500名左右的考生,被录取的希望较大。
新增的本科专业也属于社会需求量大的“热点”专业,该校今年新增儿科学,培养急需的儿科医生。
无论是丰富国际化培养项目,还是降低转专业门槛,都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成才途径。
今年高招提供多种国际交流项目,在本科生中覆盖率可达到22%以上;该校还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2+2”国际合作项目,学生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北理工和国外高校的学位。
中法学院设有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法语三个专业,学生通过五年学习,毕业时可获得人大本科文凭和法方的本科和硕士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