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悟空进水帘洞成为美猴王前,水帘洞其实是有人住的。
“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有床有锅,还有题字,说没人住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孙悟空纵身跳入瀑布后,就发现水帘洞不是浑然天成的。
“
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
猴子还发现“
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锅灶台旁有刚刚烧过火的痕迹,酒台案前还有食物残渣。
水帘洞的主人显然是匆匆离开。
直观的信息到此为止。
这就让人非常好奇宝宝了:到底什么人会住在这里,为什么一有外人来就要消失不见?
在解码水帘洞原主人时,我首先遇到一个走自行车道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时间对不上。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是用楷书写的。楷书这种字体由隶书转化而来,较为完善时间是在
魏晋
时期。
“洞天福地”,是道家用语,整个词的来源是
唐
代
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
但问题是,水帘洞时期的猴子,比魏晋和唐代要早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原著第十四回提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时间:
王莽篡汉
(公元8年)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
水帘洞时期的猴子刚从石头里蹦出来,后面还要经过跋山涉水拜师学艺封弼马温大闹天宫,才被压五行山。倒推下来,发现水帘洞那会儿差不多是
周朝
。
周朝怎么会出现魏晋时期的书法和唐朝时期的用词呢?
当一个不属于本时空的东西出现时,熟稔《穿越时空的爱恋》《寻秦记》,熬夜看完《步步惊心》的你一定明白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
洞里的主人是一个
穿越者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洞主人嗖的一下就消失不见了——他穿越去另一个时空了。
那么这个洞主人会是谁呢?
1.从洞里的陈设来看,石锅石碗被一帮猴子抢来抢去,应该
不止一个人住
。
2.他们肯定是
道家体系
的人,才会用“洞天福地”四个字。但洞里没有炼丹炉,反倒都是些锅碗瓢盆类的生活用具。与其说他们是在此修行,不如说是
过小日子
。
3.花果山靠近东海。他们必定到过东海附近,才能发现这么偏僻的地方。
4.水帘洞环境如此隐蔽。证明他们不想被人发现,肯定是
隐居者
。
5.最奇怪的是花果山多的是竹子和木材,但洞里的家具都是石头做的。水帘洞有瀑布,下面又直通东海,湿气很重,
石床
更显得阴冷。正常人躺上面肯定受不了。
在如此多的线索交叉刺激下,我的大脑中不禁浮现十六个字:
终南山下
活死人墓
神雕仙侣
绝迹江湖
杨过和小龙女符合上面列举的所有特点。
杨过小龙女是古墓派高手,属于道家武功。两人退隐江湖,是为了
过日子
。
他们平日里练功陶冶情操培养感情,而水帘洞前的瀑布是极佳的练武场地——杨过的玄铁剑法就是常年在瀑布下逆流挥砍炼成。
水帘洞和活死人墓非常相似
:石质建筑,内部与大水域相通。张纪中拍西游记时,就直接把以前拍《神雕侠侣》时的活死人墓改造成水帘洞。
住在活死人墓时,
杨过非常喜欢睡石床
。“杨过依法而练,只练得片刻,便觉寒气大减,待得内息转到第三转,但感身上火热,再也不嫌冰冷难熬,反觉睡在石床上甚是清凉舒服。”
此外,在和小龙女分别的日子里,杨过曾在东海练剑:
“雕兄寿高通灵,莫非它引我到南海去和龙儿相会么?”想到此处,胸口热血奔腾,难以抑止,当下迈开大步,随着神雕疾驰。不一月间,
已抵东海之滨
。
很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杨过偶然发现了水帘洞。
而决定性证据在于:杨过有过一次确实发生的穿越经历。
(杨过)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他抬了一些枯柴,正想设法生火烧烤来吃。——《神雕侠侣》
玉米原产于南美洲,1492年,哥伦布踏上美洲的一个岛屿时发现玉米,传入中国要等到明中后期。宋朝的杨过却吃到了玉米。
再看这个场景发生前,杨过的准备动作——
“惊魂略定,当即展开轻功,向山下急奔,下山的路子越跑越快。”
常识教导我们:
当一个人跑的速度足够快的时候,就可以与时间赛跑,穿越时空
。之后,杨过就吃到了几百年后才有的的玉米。
所以,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杨过在练绝世武功的时候无意间掌握了穿越时空的本事。一开始,他只是无意识使用,比如这次吃玉米。但到后期,杨过逐渐熟练掌握了穿越。于是最后,为躲避世人追寻,他带着小龙女穿越到周朝。
杨过在东海击潮七年,学会了无剑境界,所以他跟小龙女教孩子武功的时候,要找一个有瀑布,在海边,还十分隐蔽的地方。没有哪个地方比水帘洞更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