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健身房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那些大肌块的兄弟,很少去做有氧运动。
其实,有氧和无氧运动,都可以锻炼肌肉,但
“此肌非彼肌”
。
我们的肌肉纤维是分了不同种类的,其中包括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兄弟各有特色,缺一不可。
快肌纤维(白肌纤维)
,负责高强度、强爆发力、短时间的运动,一般体积更大,通过负重训练可以让它变得更大,我们的二头肌之所以会鼓胀,就是拜它所赐。
而
慢肌纤维(红肌纤维)
,负责低强度但持久的运动,力量不大,但耐力方面十分优秀。它体积小,就算通过训练也长不了多大,慢跑、游泳之类的有氧运动主要靠它。
之所以做过量的有氧会有“掉肌肉”的即视感,就是因为你的快肌纤维在成长的路上走偏了,
转向了慢肌纤维的发展方向
。
好比让你拖着个超重行李箱跑完一场马拉松,最后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你歇菜;要么,把行李箱丢了。
没错,你的身体为了不让你歇菜,
使你尽快适应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自作主张,帮你把又重又大的快肌纤维“丢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马拉松运动员,身材大多是这样↓
而想增肌的你,肯定不希望练出的是这种轻巧型身材。别气,身体是好意,要怪就怪你做太多有氧了。
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发送“合成”和“分解”的代谢信号,而
有氧运动会加快“分解”的速度,来干扰快肌纤维的增长。
这又来到了文章开头那位大兄弟的问题:
难道做无氧负重训练,就不会分解肌肉了吗?
卡卡
可没说过这种话,这锅我不背。其实,我们的肌肉随时都在分解和合成,一刻都没停过。虽然这样,但做有氧时,分解的速度明显是
更快
的。
有研究发现,做两个小时中量的有氧,会消耗掉身体中90%的
白氨酸
,而这种氨基酸对于肌肉生长非常重要。如果白氨酸水平正常,就可以抑制肌肉分解。
所以,奥林匹亚运动研究员在2012年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人同时做有氧和肌力训练,肌力明显比只做肌力训练的人小。
有氧运动是会影响肌肉生长,但前提是
太多、太久的有氧运动。
实际上,
有氧能力,是一切体能的基础。
做适量的有氧运动,不仅不会掉肌肉,反而好处多多,比如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耐力,还可以促进血液代谢,让心脏更健康。
如果你不想随便动两下,就心率狂飙、气喘如牛的话,
卡卡
劝你还是保证定量的有氧运动,信我,
这对你的负重训练也有帮助
,因为间歇时间和恢复时间都变短了。
想要保证肌肉增长,又想提高心肺功能,有氧该怎么练?
答案是,要么你就做轻松、缓慢的有氧运动;要么,就是干,用地狱级别的练法,练到呼哧大喘气,肌肉酸胀那种程度。
既然有氧时间长了、量大了,会消耗白氨酸,加快分解快肌纤维,那咱们就不过量呗。
那怎么知道自己过没过量?很简单,如果你今天做了有氧,明天还神采奕奕,这种情况下,肌肉一般不会被消耗,毕竟如果
肌肉真的被分解得很快,我们的身体肯定是有感觉的。
一个正常的男性,每个星期跑三次,一次只匀速跑三公里,这种强度一般也是不会掉肌肉的,但是如果你每天都跑10公里,甚至还能来个半马全马,那我只能说,
兄弟你太秀,可惜肌肉不太够。
身体的
肌肉生长抑制素
越多,肌肉就越少。而研究证明,
乳酸
可以抑制
肌肉生长抑制素
。听起来挺绕口,其实就是“负负得正”的道理啦。
在持续30-60秒的高强度运动中,乳酸产量最高。所以,
卡卡
的建议是,你们花30-60秒做激烈有氧运动,然后进行较长的组间休息(2-3分钟),这样进行4-8组,每周2-3次就可以,次数太多反而不好。
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包括短跑冲刺、间歇跑、山地冲刺、阻力撬冲刺、划船机冲刺等等,你们爱挑哪个挑哪个,这倒没多大影响。
尽量拉长两种训练的时间间隔,它们之间的干扰作用会弱得多,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既可以长壮,也可以提高耐力和心肺功能。
如果说上面的建议你都做到了,肌肉还是掉的话,那就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了,比如你
休息时间太少,饮食方面没有摄入足够蛋白质,睡眠时间太少,压力太大
,都可能导致你明明辛苦训练,肌肉却不增反减的结果。
话说回来,如果你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保障不了,那
卡卡
也不建议你去增肌了,还是先把身体养好最重要。
最后送上一组经典的
4分钟HIIT
,一共8个动作,根据自身水平将这套动作做1-8个循环即可,高强度高效率,适用于时间不充裕的小伙伴。
动作5
俯卧交替侧提膝 20秒+10秒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