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B2B综合服务机构,致力于做B2B人的决策参谋,提供资讯、咨询、猎头、培训、股权融资等服务。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致电1352265796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铅笔道  ·  苏州老厂长干出81亿超级IPO:全国第一 ·  14 小时前  
IT桔子  ·  一家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获 1.3 ... ·  4 天前  
沪上布政使  ·  上海:关于下达2024年度科技金融保费补贴经 ... ·  6 天前  
沪上布政使  ·  上海:关于下达2024年度科技金融保费补贴经 ... ·  6 天前  
首席营销观察  ·  苹果给16pro打广告,喊话iPhone13 ... ·  6 天前  
首席营销观察  ·  苹果给16pro打广告,喊话iPhone13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毛基业:深度解读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4-11-16 22:52

正文

11月1日下午,以“新建一种可能”为主题的领潮供应链第二届合作伙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办。

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原院长 毛基业在大会发表主旨发言,深度解读了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本质关联。

毛基业强调,新质生产力最主要的源泉是数字化转型。国内制造业包括建材行业目前是全行业产能过剩,内卷非常厉害。这样导致个体企业的生产效率极高,但是放在整体价值链上,其实我们的效率没有那么高。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行业的例子,我们的服装制造业工厂很厉害,产能很大,效率极高,但是对标国际大品牌,我们供应链整体效率,包括资金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正价销售率等,差距还是蛮大的。换句话说,供应链的效率还是非常低的。当今提升供应链效率的主要手段是数字化转型。

那么转型的关键是什么?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毛基业认为主要是怎样理解数字化转型,这一底层逻辑,正在对于所有的产业产生着根本性的、颠覆性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 最难的是“认知”改变

数字化转型,很多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年,做得好的是少数,做得够不好的是绝大多数。数字化转型难,难在哪里?有各种各样的讲法,缺乏人才、技术等方方面面。但我认为最难的是两个字:认知,不成功都是认知不到位。

因此,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也应该始于人知的飞跃。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性原理,本质的是什么?我认为核心是“重构”,用数字技术重构业务与组织。如果不用重构这个词,那一定是低估了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数字化转型是把所有的生意重做一遍,组织重构一遍;很多企业只是用数字化重组生产线,很少企业意识到应该把组织自身重构一遍,改变生产关系!

数字化转型,也可以概括为,“一切业务线上化,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其中的后两个阶段指的是,一切业务线上化之后,就都会沉淀下来数据;有海量数据之后,就可以用数据驱动业务,用算法、模型和人工智能等做业务优化和智能决策。尽管很多企业实现了业务线上化,但是内部存在大量的数据孤岛,都是“烟囱系统”,数据没有标准化,没有拉通,没有实现业务数字化,因而没有形成数据资产;数据虽然有,但却无法发挥价值,无法驱动管理决策。

因此,这个过程的关键,是看数据有没有标准化,有没有数据治理,有没有拉通,亦即能不能变成数据资产。假如有了数据标准化,连通和汇聚到数据中台,通过数据中台统一提供数据服务,整个供应链条变成透明可视(数字孪生)之后,所有的业务都可以重做一遍了。这样才能用数据判断,哪里有堵点,断点,哪里需要重构。只有这样才形成量级的绩效提升,至少是两位数的降本增效,这才叫重构。

主要困难是难在认知,数字化跟我们以往讲的信息化有本质的不同。过去讲信息化,ERP、OA等系统已经用了20多年,那是数字化吗?那不是数字化,那是信息化而已。首先,比如,ERP主要是打通企业的信息流,在一定程度的物流、信息六的统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业务;今天做的数字化是业务重构,是改变业务形态。其次,以往数据是人采集和录入的,因而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数据甚至可以被篡改和操控。而今天的数字化,是从底层的物联网、IOT、传感器直接采集数据,这个数据采集与以前人工采集有根本性的不同,因而数据的价值有根本上的提升。

表面是业务数字化 本质是组织重构

领潮在去年就已经提出要推动公司以及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材供应链要想真正地做到数字化转型,就必须变成建筑业的阿里巴巴,供应链的京东。转型表面上看是数字化,其实最终要把自己变成互联网企业,这是数字化未来的方向。

举一个供应链透明可视化的例子,比如一个品牌商,有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零售门店。通常要有很多渠道费用,除了广告费,还要花很多渠道推广费,例如买一箱饮料赠一箱。但世界这个钱花到哪了?大量被渠道和经销商挤占了,有没有起到激励作用?此外,库存积压在哪里,品牌商无法知晓,因而也无法挤出库存水分,提升周转效率,实现以销定产。串货、中间不透明、经销商的博弈,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渠道的黑箱,不透明造成的。

如果做到渠道的端到端透明、可视,一切生产关系改变都会发生。

如何实现供应链透明可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扫二维码:使用明码、暗码扫描技术。每箱、每件商品上都有明码,物流的每个环节扫码,就像顺丰快递一样,商品流通就变得全过程透明可视,每箱一码,每瓶一码,一出工厂就知道物流的全部走向,在哪个环节有积压,积压数量;哪些渠道和零售店卖得好,哪里出现串货。在以前,想做到精准的以销定产是不可能的,现在就可以做到。

此外,打开瓶盖之后,还有暗码。如果消费者扫码可以领个红包,有三分之二的消费者会扫。无论是支付宝,或者微信扫,都可以知道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段(五岁一档)和地点。这个信息对于识别消费者是谁、消费习惯和场景非常重要,可以用来改善渠道布局和优化。

此外,同样的产品,哪个渠道卖得好、那个零售点卖得差,可以很清晰地识别出来。用数据指导代理商、经销商去铺货、布点和改善营销策略,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这就是我讲的新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品牌商和代理商、零售商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质生产关系,这就是前面讲的重构组织和渠道。

供需之间的革命性变革

现在社会正处于新旧生产关系交替之际。经销商凭经验拍脑瓜进货的,依然大量存在,往往会出现一堆积压库存,对整个渠道、供应链是非常不利的。作为中间环节的代理商干这些脏活累活,占用仓库、物流,占用大量资金,但是周转率非常低。

现在有些品牌商实现了“一盘货”,所有库存都在品牌商的分仓统一管理,代理商库存在慢慢缩小,甚至消失。代理商、经销商、甚至消费者下单都是从直接从分仓中拉货。这是不是实现了真个物流的透明可视,是否改变了代理商、渠道商、分销商的任务?它们变成了数字化的服务商,给下游赋能,整个渠道透明可视了,就可以用数据优化业务。

然而,为什么20年前不能做这样的事情?今天和20年前本质的区别是什么?那时过去没有发达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也没有扫码技术,因此过去是做不成的。今天有了数字中台等技术,所有的数据在平台上,代理商进来看到库存,看到零售商,看到消费者的数据,实现了整个渠道的透明可视。

这样的透明度带来的一个变化。原来的渠道不透明,可能存在一些本来应给消费的优惠,实际上在中间环节腐败掉了;供应链效率低下,布货周期长。现在,新品今天上线之后,马上消费者第二天可以在线上看到,中间的博弈和腐败没有了。

实现这个透明可视化的方法可以是数字中台技术:人货场的信息全部用一套系统,经销商、代理商、品牌商都在一个平台上操作。所有人看到的是同一批数据,那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像乐高搭积木一样,可以无限增加渠道。因为数据标准化、公开化,没有了中间环节的损耗,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情况,灵活地增加或减少渠道。

最后总结一下,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重构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向顺丰这样的C端服务商学习,把供应链上的一系列的环节透明可视化,用底层传感器数据和上游拉通。因此,有人讲数字化转型就是“取数、治(理)数、用数”,难点在全过程的数据的采集,而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实现数据的全维度的采集与标准化。这样就会带来新质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这是我们转型的方向。最终目标是把建材供应链变成建筑业的京东,建筑业的阿里巴巴。希望在不远的未来,领潮供应链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真正打造一个建材采购的新生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