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视界 | 吓跑外国企业的“难题”被中国攻克了!外国网友:“只怪对手太强”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10-31 21: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午,阿尔及利亚的一个隧道洞内传出阵阵欢呼。 经过近7年的努力,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北非最长隧道——甘塔斯隧道正式贯通


点击下方视频,了解这条隧道背后的故事~



甘塔斯隧道是阿尔及利亚北方干线铁路上的一项重要工程。铁路修建于19世纪末,跨越阿尔及利亚22个省,覆盖全国近一半人口,堪称阿尔及利的交通大动脉。

然而,经过100多年的使用,这条铁路逐渐“OUT”了。因为绕山而行的线路设计,加上80公里的最高时速,从该国首都阿尔及尔乘火车到第二大城市奥兰,耗时竟需4个多小时。

1999年,阿尔及利亚开始启动对铁路网的现代化改造。2006年,中国公司中标了两个铁路改造项目,其中就包括打通甘塔斯隧道。


这可不是谁都能啃的硬骨头。因为隧道内复杂的泥灰岩地质,这项工程堪称整条铁路线上最棘手的一部分。

果然,开工两年后隧道内就出现拱架断裂,喷射混凝土开裂、剥落等各种异常情况。这是因为泥灰岩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通俗地说,泥灰岩挖掘时是石头,但遇风被吹成渣土,遇水变成烂泥,堪称隧道修建的“拦路虎”。

▲泥灰岩

负责设计的法国公司遇到这些问题后竟束手无策。作为施工方的中国团队无奈之下向德国公司求助,但对方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无法解决难题。


在泥灰岩问题上,日本、意大利、土耳其等国的企业都曾折戟而归。法国公司更是将甘塔斯隧道称为“工程师的灾难”。

求人不如求己,中国公司召集国内专家,结合外国公司的意见,提出新方案。中国公司编制的《高地应力强膨胀性泥灰岩隧道掘进施工工法》就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施工中,将用到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动态修正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高地应力强膨胀性泥灰岩隧道第二层拱架施工

这一方案却因无法被业主接受而搁置,原因是无法在法国公司那里得到验证。

工程停工一年半以后,中国公司自掏腰包,按照自己的方案修建了30米试验段。 事实证明,一度被认为无法解决的泥灰岩问题在中国方案这儿得到了控制。历经32个月后,总长198米的不良地质段终于被挖通

▲隧道出口段

在甘塔斯隧道的开通仪式上,阿尔及利亚公共工程和交通部部长阿卜杜勒哈尼·扎阿拉内表示,这条线路将大大改善沿线的出行情况,使旅客的出行时间缩短一半。

▲驻阿尔及利亚大使杨广玉与阿尔及利亚公共工程和交通部长阿卜杜勒哈尼·扎阿拉内

阿尔及利亚铁路投资管理局局长福瑞迪则感谢了中国团队多年来的努力。

其实,这只是中国在挖隧道方面辉煌战绩的一小笔。

去年12月,中国企业承建的阿尔及利亚最长公路隧道T2隧道贯通。它是南北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整个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届时将对阿尔及利亚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9月26日,全球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正式建成通车。此后,要穿越高达6168米的雀儿山,只需10分钟。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10日报道,中国公司获得新加坡爱德华太子站和地铁隧道的建筑施工合同。

此前,中国公司刚刚在新加坡完成了另一处地铁站地下隧道的建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基建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智”造的支撑。

据《海峡时报》报道,中国团队在施工过程中用到了一种名叫矩形顶管掘进机的设备。相比于常见的圆形盾构机,矩形顶管掘进机可提高20%的空间利用率。而对于这种设备,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矩形顶管掘进机

此前,另一种中国制造的“挖隧道神器”也刷屏网络。9月4日,首台全断面双护盾隧道掘进机运抵尼泊尔,用于尼泊尔巴瑞巴贝引水隧道工程项目。这台价值7千万元人民币的机器直径为5.06米,掘进速度快,适合较长隧道的施工。

▲全断面双护盾隧道掘进机


可见“基建狂魔”不是白叫的,各种“疑难杂症”均不在话下。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专治各种不服!欢迎 转发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