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境人Environmentor
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进出口银行  ·  助民企 赋新能 | ... ·  2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境人Environmentor

清华大学邓述波团队WR: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镀铬废水中PFAS的结构-选择性关系

环境人Environmentor  · 公众号  ·  · 2025-01-09 13:36

正文

‍‍‍‍‍‍‍ ‍‍‍‍‍‍‍‍‍‍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 姜向哲

通讯作者: 邓述波

通讯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邓述波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 Water Research 上发表了题为“ Structure-selectivity relationship of anion exchange resins with different quaternary amine functional groups for highly selective removal of PFAS from chromium-plating wastewater ”的论文 。本文制备了 16 种具有不同季铵官能团和孔结构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其中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 Gel-(12-1-1) 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的吸附量是商用树脂 PFA694E 2.1 倍,且对 6:2 FTS PFOA 的吸附选择性均显著优于现有的商用树脂材料。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竞争吸附实验揭示了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阐明吸附机理,进而建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研发提供指导



引言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PFAS )是一类典型的新污染物,镀铬废水是 PFAS 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技术是去除水中 PFAS 的优势技术,其中以三丁胺为官能团的聚苯乙烯树脂是现有对 PFAS 吸附效果最佳的树脂材料。然而,三丁胺树脂早在数十年前就被用于去除水中的高氯酸盐,并非针对 PFAS 专门设计的。

研究表明,现有的树脂材料对地下水中 PFOS 等全氟磺酸盐( PFSAs )的吸附性能优异,但对 PFOA 等全氟羧酸盐( PFCAs )的吸附选择性较差。此外,现有的树脂材料对镀铬废水中全氟己基乙基磺酸盐( 6:2 FTS ,在电镀行业用于替代 PFOS 作为铬雾抑制剂)的吸附选择性同样较差。因此,需要研发能够高选择性吸附 PFCAs 6:2 FTS 的新型树脂材料。然而,目前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仍不清楚,因此难以针对 PFAS 的物理化学特性设计新型树脂的结构和官能团。

本研究制备得到具有长链季铵官能团的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实现了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PFAS 的高选择性吸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合成了 16 种具有不同季铵官能团和孔结构的树脂材料,通过典型 PFAS 与无机阴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揭示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阐明吸附机理,进而建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



图文导读

不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

本研究制备了 16 种具有不同季铵官能团和孔结构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并与 PFA694E LSI106G 两种商用树脂材料进行对比,其性质如表 1 所示。表征结果显示,大孔型树脂的含水率普遍高于凝胶型树脂,特别是对于以长链季铵为官能团的树脂。这导致大孔型树脂的 N 含量普遍低于相同湿重的凝胶型树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孔型树脂对 PFAS 的吸附性能


1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表征结果


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PFAS 的吸附特性

研究表明,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的去除率普遍低于 PFOS ,凝胶型树脂的吸附性能普遍优于大孔型树脂。此外,带有长链季铵官能团的树脂优于带有短链季铵官能团的树脂,其中烷基链不等长的长链季铵官能团又优于烷基链等长的季铵官能团。


1 :不同结构的树脂材料对镀铬废水中 PFAS 去除性能的对比


值得关注的是, Gel-(12-1-1) Gel-(16-1-1) 这两种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PFAS 的去除性能显著优于 PFA694E LSI106G 这两种商用树脂,特别是对于 6:2 FTS 而言(商用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的去除率为 72~74% ,而新型树脂为 92% )。根据吸附等温线,在平衡浓度为 20 μ g/L 时,尽管新型树脂 Gel-(12-1-1) 对镀铬废水中 PFOS 的吸附量略低于商用树脂 PFA694E ,但其对 6:2 FTS 的吸附量可达 380 μg/g ,是 PFA694E 2.1

2 :商用树脂 PFA694E a )与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 Gel-(12-1-1) b )对镀铬废水中 PFAS 的吸附等温线


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

根据竞争吸附实验的结果,水中共存的无机阴离子对树脂吸附 PFAS 有较大的影响,说明树脂对 PFAS 的吸附选择性至关重要

3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去离子水( a )、 NaCl 溶液( b )、 CaCl 2 溶液( c )、 NaNO 3 溶液( d )、 NaHCO 3 溶液( e )、 Na 2 SO 4 溶液( f )中 PFAS 的去除率


为了便于对比,基于上述竞争吸附实验的结果计算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以研究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机阴离子对 PFAS 吸附的影响也不同,影响程度为硝酸根 > 氯离子 > 碳酸氢根。对于不同 PFAS ,其吸附性的顺序为 PFHxS > PFBS > PFOA > 6:2 FT S ≈ PFHxA > PFBA PFOS 在树脂上的吸附则受传质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带有不同官能团的树脂,吸附选择性的顺序为 Gel-(12-1-1) > Gel-(8-1-1) > Gel-(4-4-4) > Gel-(4-1-1) Gel-(2-2-2) > Gel-(1-1-1) 。结果表明,新型长链季铵树脂 Gel-(12-1-1) 6:2 FTS 的选择性系数是三丁胺树脂 Gel-(4-4-4) 3.3~5.1 倍,对 PFOA 的选择性系数同样是 Gel-(4-4-4) 3.3~5.5 倍。


4 :树脂吸附 PFAS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 b )为不同 PFAS 之间的对比,( c )为不同树脂之间的对比。


树脂吸附 PFAS 的微观机理

为研究树脂吸附 PFAS 的微观机理,利用 DFT 计算了树脂的季铵官能团对 PFAS 和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能,其规律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计算结果表明, 6:2 FTS PFCAs 的吸附能的非静电部分与 PFSAs 相似,但静电部分显著低于 PFSAs ,这也是其吸附性比 PFSAs 差的主要原因。此外,季铵官能团链长的增加同时加强了与 PFAS 之间的非静电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因此表现出非常强的吸附亲和力。


5 :不同季铵官能团对 PFAS 和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能


而对于烷基链不等长的长链季铵官能团 AER-(12-1-1) 和烷基链等长的季铵官能团 AER-(4-4-4) ,计算结果显示其对 6:2 FTS 的吸附能分别为 -8.70 kcal/mol -5.97 kcal/mol 。这一差异与季铵官能团对 PFAS 的吸附构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 PFAS C-F 链是平行吸附在季铵官能团的其中一条长烷基链上,而不是吸附在几条烷基链中间,这意味着烷基链不等长的长链季铵官能团在吸附 PFAS 时对烷基链的利用率更高。


6 AER-(4-4-4) a )和 AER-(12-1-1) b )吸附 6:2 FTS IGMH 等值面图,以及 AER-(4-4-4) c )和 AER-(12-1-1) d )吸附 6:2 FTS δG atom 指数着色图。


最后,本研究对实验得到的选择性系数和理论计算得到的吸附能进行了拟合,发现树脂吸附 PFAS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的对数与吸附能的差值线性相关。由此,本研究建立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于在新材料研发的过程中预测吸附剂对 PFAS 的吸附选择性。


7 :树脂吸附 PFAS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与其吸附能差值之间关系的拟合曲线

‘’

小结

本研究制备得到的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对镀铬废水中的 PFAS 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对 6:2 FTS 的吸附量是商用树脂 PFA694E 2.1 倍。带有不同季铵官能团的树脂材料吸附 PFAS 的选择性顺序为 Gel-(12-1-1) > Gel-(8-1-1) > Gel-(4-4-4) > Gel-(4-1-1) ≈ Gel-(2-2-2) > Gel-(1-1-1) ,其中新型长链季铵树脂 Gel-(12-1-1) 6:2 FTS PFOA 的选择性系数分别是三丁胺树脂 Gel-(4-4-4) 3.3~5.1 倍和 3.3~5.5 倍。 DFT 计算表明季铵官能团链长的增加同时加强了与 PFAS 之间的非静电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且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的对数与吸附能的差值线性相关。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评估新型长链季铵树脂在更多实际场景中对 PFAS 的吸附去除性能,并建立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的数据库,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研发提供指导

‘’

作者简介

邓述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环境化学所所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废水减污降碳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吸附材料研制及应用、新污染物控制技术、工业废水提标深度处理技术、废水高价值重金属资源化技术等。主持国家 863 计划、水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外合作等项目。发表 SCI 论文 260 余篇,论文被引用 2 万余次,连续 9 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学术专著 1 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30 余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次、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 次、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 次。目前担任国际期刊 Front. Environ. Sci. Eng. 副主编,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Water Biochar 、中国环境科学等期刊编委,担任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一作者: 姜向哲, 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 PFAS 的吸附去除技术,以第一作者在 ES&T Water Research 等期刊发表论文 4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2749

投稿 清华大学邓述波团队 。投稿、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ES&T社论:ES&T对材料类稿件的基本期望以及此类稿件应该如何体现其环境相关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孙志强副教授ES&T、WR等:非自由基高级氧化净水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封面:电化学氧化生成的Fe(IV)/Fe(V)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