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邓述波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
Water Research
上发表了题为“
Structure-selectivity
relationship of anion exchange resins with different quaternary amine
functional groups for highly selective removal of PFAS from chromium-plating
wastewater
”的论文
。本文制备了
16
种具有不同季铵官能团和孔结构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其中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
Gel-(12-1-1)
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的吸附量是商用树脂
PFA694E
的
2.1
倍,且对
6:2 FTS
和
PFOA
的吸附选择性均显著优于现有的商用树脂材料。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竞争吸附实验揭示了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阐明吸附机理,进而建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研发提供指导
。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PFAS
)是一类典型的新污染物,镀铬废水是
PFAS
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技术是去除水中
PFAS
的优势技术,其中以三丁胺为官能团的聚苯乙烯树脂是现有对
PFAS
吸附效果最佳的树脂材料。然而,三丁胺树脂早在数十年前就被用于去除水中的高氯酸盐,并非针对
PFAS
专门设计的。
研究表明,现有的树脂材料对地下水中
PFOS
等全氟磺酸盐(
PFSAs
)的吸附性能优异,但对
PFOA
等全氟羧酸盐(
PFCAs
)的吸附选择性较差。此外,现有的树脂材料对镀铬废水中全氟己基乙基磺酸盐(
6:2
FTS
,在电镀行业用于替代
PFOS
作为铬雾抑制剂)的吸附选择性同样较差。因此,需要研发能够高选择性吸附
PFCAs
和
6:2 FTS
的新型树脂材料。然而,目前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仍不清楚,因此难以针对
PFAS
的物理化学特性设计新型树脂的结构和官能团。
本研究制备得到具有长链季铵官能团的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实现了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等
PFAS
的高选择性吸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合成了
16
种具有不同季铵官能团和孔结构的树脂材料,通过典型
PFAS
与无机阴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揭示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阐明吸附机理,进而建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
本研究制备了
16
种具有不同季铵官能团和孔结构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并与
PFA694E
和
LSI106G
两种商用树脂材料进行对比,其性质如表
1
所示。表征结果显示,大孔型树脂的含水率普遍高于凝胶型树脂,特别是对于以长链季铵为官能团的树脂。这导致大孔型树脂的
N
含量普遍低于相同湿重的凝胶型树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孔型树脂对
PFAS
的吸附性能
。
表
1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表征结果
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PFAS
的吸附特性
研究表明,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的去除率普遍低于
PFOS
,凝胶型树脂的吸附性能普遍优于大孔型树脂。此外,带有长链季铵官能团的树脂优于带有短链季铵官能团的树脂,其中烷基链不等长的长链季铵官能团又优于烷基链等长的季铵官能团。
。
图
1
:不同结构的树脂材料对镀铬废水中
PFAS
去除性能的对比
值得关注的是,
Gel-(12-1-1)
和
Gel-(16-1-1)
这两种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PFAS
的去除性能显著优于
PFA694E
和
LSI106G
这两种商用树脂,特别是对于
6:2 FTS
而言(商用树脂对镀铬废水中
6:2 FTS
的去除率为
72~74%
,而新型树脂为
92%
)。根据吸附等温线,在平衡浓度为
20
μ
g/L
时,尽管新型树脂
Gel-(12-1-1)
对镀铬废水中
PFOS
的吸附量略低于商用树脂
PFA694E
,但其对
6:2 FTS
的吸附量可达
380
μg/g
,是
PFA694E
的
2.1
倍
。
图
2
:商用树脂
PFA694E
(
a
)与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
Gel-(12-1-1)
(
b
)对镀铬废水中
PFAS
的吸附等温线
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
根据竞争吸附实验的结果,水中共存的无机阴离子对树脂吸附
PFAS
有较大的影响,说明树脂对
PFAS
的吸附选择性至关重要
。
图
3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去离子水(
a
)、
NaCl
溶液(
b
)、
CaCl
2
溶液(
c
)、
NaNO
3
溶液(
d
)、
NaHCO
3
溶液(
e
)、
Na
2
SO
4
溶液(
f
)中
PFAS
的去除率
为了便于对比,基于上述竞争吸附实验的结果计算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以研究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机阴离子对
PFAS
吸附的影响也不同,影响程度为硝酸根
>
氯离子
>
碳酸氢根。对于不同
PFAS
,其吸附性的顺序为
PFHxS > PFBS > PFOA > 6:2 FT
S ≈
PFHxA
> PFBA
,
PFOS
在树脂上的吸附则受传质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带有不同官能团的树脂,吸附选择性的顺序为
Gel-(12-1-1) > Gel-(8-1-1) > Gel-(4-4-4) > Gel-(4-1-1)
≈
Gel-(2-2-2) > Gel-(1-1-1)
。结果表明,新型长链季铵树脂
Gel-(12-1-1)
对
6:2 FTS
的选择性系数是三丁胺树脂
Gel-(4-4-4)
的
3.3~5.1
倍,对
PFOA
的选择性系数同样是
Gel-(4-4-4)
的
3.3~5.5
倍。
图
4
:树脂吸附
PFAS
时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
b
)为不同
PFAS
之间的对比,(
c
)为不同树脂之间的对比。
树脂吸附
PFAS
的微观机理
为研究树脂吸附
PFAS
的微观机理,利用
DFT
计算了树脂的季铵官能团对
PFAS
和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能,其规律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计算结果表明,
6:2 FTS
和
PFCAs
的吸附能的非静电部分与
PFSAs
相似,但静电部分显著低于
PFSAs
,这也是其吸附性比
PFSAs
差的主要原因。此外,季铵官能团链长的增加同时加强了与
PFAS
之间的非静电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因此表现出非常强的吸附亲和力。
图
5
:不同季铵官能团对
PFAS
和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能
而对于烷基链不等长的长链季铵官能团
AER-(12-1-1)
和烷基链等长的季铵官能团
AER-(4-4-4)
,计算结果显示其对
6:2 FTS
的吸附能分别为
-8.70 kcal/mol
和
-5.97 kcal/mol
。这一差异与季铵官能团对
PFAS
的吸附构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
PFAS
的
C-F
链是平行吸附在季铵官能团的其中一条长烷基链上,而不是吸附在几条烷基链中间,这意味着烷基链不等长的长链季铵官能团在吸附
PFAS
时对烷基链的利用率更高。
图
6
:
AER-(4-4-4)
(
a
)和
AER-(12-1-1)
(
b
)吸附
6:2 FTS
的
IGMH
等值面图,以及
AER-(4-4-4)
(
c
)和
AER-(12-1-1)
(
d
)吸附
6:2 FTS
的
δG
atom
指数着色图。
最后,本研究对实验得到的选择性系数和理论计算得到的吸附能进行了拟合,发现树脂吸附
PFAS
时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的对数与吸附能的差值线性相关。由此,本研究建立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于在新材料研发的过程中预测吸附剂对
PFAS
的吸附选择性。
图
7
:树脂吸附
PFAS
时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与其吸附能差值之间关系的拟合曲线
本研究制备得到的新型长链季铵凝胶型树脂对镀铬废水中的
PFAS
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对
6:2 FTS
的吸附量是商用树脂
PFA694E
的
2.1
倍。带有不同季铵官能团的树脂材料吸附
PFAS
的选择性顺序为
Gel-(12-1-1) > Gel-(8-1-1)
> Gel-(4-4-4) > Gel-(4-1-1) ≈ Gel-(2-2-2) > Gel-(1-1-1)
,其中新型长链季铵树脂
Gel-(12-1-1)
对
6:2 FTS
和
PFOA
的选择性系数分别是三丁胺树脂
Gel-(4-4-4)
的
3.3~5.1
倍和
3.3~5.5
倍。
DFT
计算表明季铵官能团链长的增加同时加强了与
PFAS
之间的非静电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且
PFAS
相对于无机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的对数与吸附能的差值线性相关。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评估新型长链季铵树脂在更多实际场景中对
PFAS
的吸附去除性能,并建立树脂吸附
PFAS
的结构
-
选择性关系的数据库,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研发提供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