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艺sao客
新京报文娱艺术公号,艺术圈新鲜事、冷知识、尖峰话题一手掌握,艺术里的大众,大众中的艺术,文艺无处不在,sao客无所不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艺sao客

洋笑星的“中国爸爸”走了,他教会外国人中国式幽默和体面

文艺sao客  · 公众号  ·  · 2018-01-19 22: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采写:新京报田超

新媒体编辑:田偲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著名相声艺术家、教育家丁广泉先生于2018年1月18日18:58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肺癌去世,享年73岁。他曾培养出朱力安、捷盖等 “洋笑星”,人们称他为“京城相声洋教头”。



今天,新京报记者通过丁先生家人的朋友向其家人联系,家人希望安静把老人送走,不便接受采访。


遵照丁先生本人的遗嘱,他的遗体已由家人无偿捐献给医疗机构,为我国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提高疾病防治能力,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其生前遗愿为:无需告别,不办仪式,不留下痛苦,让笑声长存。


最后的日子

要把笑声快乐留下


丁广泉生于1944年,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徒弟。他生前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联理事、朝阳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从1985 年起,他在历届国内曲艺、相声大赛中获奖,比如自编自演的相声《发财有术》、系列相声《生活的浪花》,以及小品《洋腔洋调》、《洋戏迷唱三国》等。

与师父侯宝林


陈振清1994拜师丁广泉,是丁先生的第三位中国徒弟。他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师父生前留有遗嘱,希望静静的走,不给大家增加悲伤,而且也不愿让大家看到那种痛苦的面容。因为他一生是搞‘笑’的艺术的,要让笑声长存。我觉得师父也是受到侯宝林大师的影响,我师爷走的时候也是说,即便到了天堂也要把笑声带去。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了解老艺术家的心情,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认真,是年轻人无法体会到的。”

徒弟们本想给师父办个告别仪式,但丁先生家里人还是想遵照遗愿,丧事从简。


回忆起师父在医院的日子,陈振清说:“他在病床上即使很痛苦,也绝不会表现出疼痛的神态。有一个细节,我们去探望他的时候,他是肺病,多痰咳嗽,每次吐痰都要用面巾纸方方正正的包好再扔在垃圾桶里,这就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临走的时候,他还不忘侯派相声艺术的发展传承,在昏迷之前他说,我最大的愿望是侯派艺术到我这不能断,我不能对不起我师父(侯宝林)。”

陈振清觉得,师父丁广泉在相声界是一个“豁达”的人,也正因这种性格他才收了那么多洋徒弟,“相声界通常把辈份看的特别重,但他教育我们不要跟人攀比辈份,就记住你是师父的徒弟就够了。他收外国徒弟在相声界开了先河,不仅仅教这些洋徒弟技艺,还有对他们生活上的帮助。他生病以后经常到处奔波讲座、上课,有好几次犯病就是因为累的,让人心疼。”


众洋学生悼念

朱力安发长文缅怀

1989年,丁广泉为中央电视台创导的相声小品《新编孔乙己》,并且逐渐与大山搭档演出,这是他陪养外国笑星的开端。


丁广泉与大山


同时,他也通过教相声推广汉语,并著有《我的汉语教学与国际推广》等著作。这些年来,他遵循“有教无类”教育理念,先后培养出了一些洋笑星,比如玛丽娜(亚美尼亚)、莫大伟(美国)、朱力安(法国)、捷盖(喀麦隆)等,因此人们也称他为“京城相声洋教头”。

得知丁广泉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很多相声界人士和观众表达了对丁先生的悼念,曾向丁广泉老师求艺,合作多年的大山在网上发了一组照片,缅怀一起同台的日子。


他的另一位徒弟朱力安写了一大段长文来回忆与师父的感情,读起来让人动容。从这段长文中不难看出,丁广泉不但教给了朱力安相声知识和技巧,也潜移默化的让他理解了中国文化。




(向上滑动启阅)

此刻止不住我的眼泪。正准备分享昨天录的这个排练视频到微信朋友圈,一打开微信得知我敬爱的师父丁广泉先生离开了我们。


与其说他是我的相声老师,他更像是我的中国爸爸,我的人生导师。曾经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困惑,不论生活上工作上,我都会和师父聊,向他请教,他会细心地跟我讲这个时候对方怎么样理解,应该注意什么,别人的言外之意,跟我讲解事情的复杂性和背景,如何在意识到一切复杂性以后用真诚正直和善良的方式来处理。


师父,最近徒儿没有去看您,有点不孝,很后悔。本来想在过年期间带两个小宝贝一起去拜访,汇报近况,孩子们莫名地也一直记着丁爷爷的棒棒糖。此刻想起几个月前我和椰果去您家,我带着全套设备给您和师母做了咖啡,那次长聊太宝贵太宝贵了。望您一路走好,将来我会好好的,虽说我没能完全听取您的所有劝告,但我的余生会努力不辜负您多年的苦心栽培[鲜花][鲜花][鲜花] 最后只想说,由衷地谢谢您的一切。


说起来当年我要不是手伤的缘故,不会停止演奏生涯,不会来中国长住也不会遇到您。近些年从开餐厅到缓慢恢复拉琴,决定了没能继续在您身边。您得癌这几年,一直坚持给学生们每周上一次公开课,一次又一次地化疗,您的身体有多痛苦您都没有让学生看出来,还是以充满活力的嗓音和精神面貌来面对大家。愿您能听到词曲,我永远无法报答您给我的人生带来的一切。


——朱力安











“洋徒弟”眼中的中国爸爸


2016年,丁广泉和他的洋学生们一起做客北京台《北京客》栏目时,与观众分享了师徒学艺、生活趣事。生活中的丁广泉为人随和,但对这些洋徒弟也并非照单全收,比如汉语不行的他不想收,汉语特别好的他也不一定收。

刚认识丁广泉老师时,喀麦隆人捷盖汉语说得还不利索,想拜师学艺老师就没同意,要求他先要过汉语语言关。而法国人朱力安则是因为汉语太溜差点没拜成师,丁广泉生前回忆,有一次他正在给一位徒弟讲道理,旁边的朱力安就跟着说起来,比他的话还多。“我要是收了他,以后是他教我啊,还是我教他啊。”

丁广泉并非不同意“教学相长”,他有个美国徒弟莫大伟学历高,硕士论文写的就是中国相声,还在中国高校教书并且把相声翻译成英文,去教学生。这就给了丁广泉很大的启发,从那以后他就把相声跟汉语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并且出版了著作《我的汉语教学与国际推广》。

在这些洋徒弟们眼中,丁广泉是位“中国爸爸”,他考虑周到、急脾气、关心学生、坚持艺术。徒弟在生活、工作上的遇到困惑时,也常愿跟师父商量。丁广泉的外国人相声学习班大概办了10届左右,正式拜师学艺的有七八十人,而辅导过的学生就更多了。他要求学生的人品一定要好,对洋学生也不例外,他曾说过有的洋学生有名气了,一出去演出先问多少钱,钱少还不去,对这样的徒弟他也开除过。


在教这些洋徒弟的过程中,他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对外国学生要“因材施教”。“我教他们难在哪?是中国话不好学吗?其实不是。难在要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创作节目,这个创作的过程是最苦最难的过程。我会先问,你喜欢哪个作品,喜欢哪一段?我再给你改。”

对于丁广泉收洋徒弟,在相声界是有不同声音的。但是他从1989年后坚持了近30年,其成果和影响有目共睹。相声大师侯宝林也给了徒弟很多鼓励,丁广泉生前接受采访时说:“侯大师告诉我,要教他们真正的知识,要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幽默在相声中蕴含了很多中国文化,通过这些文化才能真的告诉他们一些知识。”



晚年患病后

坚持做讲座, 给学生上课


在患癌这几年,丁广泉先生依然从事相声的普及推广工作,不但定期给学生上课,还经常走进高校、文化馆、社区等开办讲座,讲解相声艺术与汉语教学。

在网上,经常有网友、学生分享听丁广泉讲座的经历。比如在2016年,一位网友说:“丁广泉老师,早晨五点起床,北京坐高铁来天津带着徒弟来讲课,70多了,肺癌切了一块肺已经。老骥伏枥,为其精神点赞。”其中,最近的一条丁广泉相声讲座信息显示,2017年6年26日,也就是半年前,身患癌症的丁广泉带着徒弟们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做了一场名为《相声——汉语言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丁广泉的相声讲座从许多年前就开始了,相声爱好者、研究者东东枪说:“我上大学的时候丁先生到我们那学校做过一次讲座,学校学生会组织的,让我当的主持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活动前我们联系他,说您家在哪,我们去接您。丁先生回复说,不用了,我就住和平里,自己坐62路过去就得了。而且那次讲座,丁先生很早就来了,非常认真地准备,带了好几个弟子,现场既有表演,又有讲解,非常认真。”



今日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不少网友也在悼念“大师级人物,精神伟大”、“捐赠遗体,临终也把美名留”、“我们无需告别,您带来的笑声长存”。




输入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逼 死强迫症丨高端吃货丨成人学英文丨精神处男看高中女生丨阴三儿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艺术品成emoji丨最美50书封丨恐怖片教父|50岁芭蕾 天后丨妓院里的艺术丨真正的民谣|伪作大师丨跟剧照学拍照丨AV女优的真实生活丨中国最文艺美术馆丨欣赏裸体画的正确方式丨最励志自拍丨你的姓对应的杀手 丨照片变海报丨银河映像丨偶戏大师丨文艺片女王丨 身价几十亿的乐队 丨冰火花式死法 丨中国最懒最穷艺术家丨文青测试 丨陈粒 我爱我家总摄影 丨人艺最纯老炮儿丨最难聊的社恐艺术家 丨当代戏剧30年记录者丨陈佩斯宠物经丨椎名林檎 丨写尽SM的作家| 与向京聊欲望| 中国最毒舌影评人|任素汐 |华语歌手爱撑伞| 好妹妹乐队|钟立风 |王梵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