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华为第11届核心供应商大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148家核心合作伙伴参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协同创新、产业共赢、质量标杆、引领未来”,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大会上致辞。
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2017核心供应商大会(CPC大会),祝大家在深圳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
2014年我在CPC大会上明确了华为公司的采购策略转变为“质量优先”,2016年我又在CPC大会上提出期望:“共同联合创新,构筑产业未来”。过去一年时间里,在各位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早期介入、联合创新成效显著,其中包括与合作伙伴建设联合实验室19个,重要的联合开发项目41个,举办CTOMeeting和Technical Day 391次,这一系列协同措施促进我们相互交流合作,构筑了开放、合作、协同、共赢的健康产业链。
在质量方面,我们坚持“三化一稳定、严进严出”的策略
。具体是:管理IT化、生产作业自动化、人员专业化,关键岗位人员稳定,严格把关输入质量,特别是自身的来料质量,严格把关出厂质量。随着质量策略的全面推行及华为主动走出去帮助供应商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实现质量的改进和提升。2014年到现在,华为总体的质量水平有大幅度提升,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同时,我们坚持对质量结果优秀的供应商给予激励
,2017年共激励了22家供应商;对低质量供应商进行降低或淘汰,降低了107家供应商份额,淘汰了66家供应商。华为将继续坚持质量优先、优质优价的策略,支撑“让HUAWEI成为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质量目标的实现。
面向未来,我们到底如何去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更高层面上加强合作?
我把我个人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以及未来面临的几个挑战和我的期望跟大家一起分享,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延续在2014年CPC大会上的讲话,华为将继续坚持“以质取胜”的质量方针,持续努力实现“让HUAWEI成为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目标,继续坚持质量优先,与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共同构筑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
,华为在无线、光通讯、数据通讯、智能手机等领域面临无法基于已有的芯片、器件、部件开发产品的挑战,需要我们与战略供应商和产业界一起基于客户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共同定义产品,联合创新,共同打造产业才能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因此,我期望,我们的核心合作伙伴在联合创新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打通双方的产品管理和研发流程,实现共同定义产品,共同打造产业。当务之急,要基于5G标准化的进程,加快5G产业链的成熟,满足客户对5G商用的需求。
第三
,华为2021年预计收入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金,未来十年内可能超过2000亿美金,这些增长主要来自几个方面:智能终端、云计算、数据中心、视频和企业网络。同时,在传统的无线、光通讯、数据通讯领域要持续构筑领先优势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夯实领先地位。
大家想象一下,面对2000亿美金的收入规模,供应的布局、供应的安全和供应的保障如何实施? 如此巨大的供应量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所以,华为期望核心合作伙伴都在战略上思考,如何在华为未来1500亿美金或2000亿美金的盘子中获取其期望的份额,如何从创新、生产布局、供应柔性上提升竞争力,满足华为的需求。
随着华为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单一芯片和器件的质量问题以及供应短缺带来的放大效应将越来越大,期望供应商能够不断地提升质量能力,保障供应柔性的能力,不出现质量问题和供应短缺的情况。因为任何一个器件、任何一个芯片、任何一个部件出现质量问题或短缺,放大效应都很大,对华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未来合作伙伴必须面对在这种巨大规模情况下,如何真正保障每一个进入到生产工厂的器件、芯片、部件的高质量以及保障供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