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黑龙江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解聘3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通知 黑财采〔2024〕12号》(以下简称《通知》)。
政府采购
评审专家
代新华
(身份证号:232128***236)、
张忠革
(身份证号:230102***320)、
周海英
(身份证号:230103***627)在参与
林口县中医院舌脉象经穴体质辨识采集分析仪
采购项目(三次)(项目编号:〔2022〕00041.1B2)评审时,
未仔细核对参与供应商提供的《中小企业声明函》内容,未发现声明函中的产品制造商与响应文件中产品制造商不一致
,让提供了无效《中小企业声明函》的供应商享受了价格扣除优惠政策,
违反
了《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4〕214号)第十六条“磋商小组成员应当按照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根据磋商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的规定。
最终,林口县财政局决定对上述3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予以解聘,各级财政部门不再接受其重新应聘和入库申请。
众所周知,
在医疗设备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专家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但在实践中,一些评标专家严重违背职业道德,收受投标人好处帮助其中标,严重损害了招标投标公平公正性。
除黑龙江省,3月18日,
湖南省财政厅
对2024年第一批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结果
进行通报。
通报称:经查有
13名评审专家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
11名评审专家有在参与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中收红包、接受吃请等收受好处的情形
,因此被
解聘
;还有一位评审专家谢某被查明
曾犯投标串通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处人民币四万元罚款,予以
解聘
。
去年年底,山西省更
是一次性解聘了1008名省评标专家
,算上此前两年的考核结果,目前已累计解聘不合格评标专家3016人。
6月2日,
中纪委
官方发布了《深度关注丨规范招标投标市场 打击违法乱纪活动》,着重强调:
专家评标不公不专,严重扰乱了招标投标市场秩序。
至此,医疗招投标领域整治行动,终是来到了
评审专家这一关键环节
。
中纪委文章指出,
2024年3月以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驻委纪检监察组聚焦破解
评标专家乱象开展了专题调研
。
针对当前评标专家存在的
素质良莠不齐、评标不专业不公正
等问题,
下一步,
将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
开展以下系列工作
:
同时,将
梳理总结
一批
客观量化智能评审、暗标评审
的典型做法,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介。无疑,
一场针对全国评标专家的大型清理活动正在悄然进行中,并且,
已有地方率先行动起来了。
6月12日,黄山市率先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公共资源交易
评标评审专家违法违规行为问题线索
的公告》,
征集2023年1月1日以来评标评审专家违法违规行为的问题线索
。
除了在政府采购领域,军委装备发展部此前也发布了《关于征集
全军装备采购招标评审专家违规违纪线索
的公告》,征集时间更是
回溯至2017年10月以来
装备采购招标评审活动中专家违规违纪问题线索。
除了对库内“砖家”的清理,
今年以来
,安徽、福建、云南、广西等多省相继
发布了新版《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从评审专家的培训考核、专业选择、职责权利义务、不良行为、处理处罚等进行全面规范。
2024年1月9日
,
安徽省
人民政府发布了《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库和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
针对专家评标评审不客观公正、质量不高等问题,明确同等专业水平内涵,细化专家不得入库、退出和清退等情形。创新“双盲”管理模式,升级完善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V2.0),
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2月28日
,
云南省
财政厅印发了《云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实行
动态管理评审专家
,
履职违法行为清单不定期更换
,
且专
家培训及考核不合格将予以解聘。
4月23日
,
广西
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自7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从今天起。
该《办法》提
出,评审专家履职评价
实行扣分制
。每位评审专家年度履职评价基本分为12分,共设置22项扣分情形,具体情形包括:迟到、故意拖延评审时间等扣2分;缺席未请假、评审过程中擅离职守等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