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略管理评论
正略管理评论,是正略咨询旗下的公众号。以“洞悉-让世界更简单”为使命,以读者的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从思想、视野、品性、经营的逻辑与方法等维度展开内容。察宏观大势,析经营规律,评管理之道,论卓越之理。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不负光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求是网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来了!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特朗普与俄罗斯的关系要比我们想象的深得多 ·  2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科技创新的“硬”与“软” | 人民锐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略管理评论

40岁的旺仔,为什么营销亮眼,业绩暗淡?

正略管理评论  · 公众号  ·  · 2019-08-26 21:00

正文


作者:徐立(营销头版主笔)
来源: 营销头版(ID:mkt2000)


旺旺今年40岁了。此前为了庆生,旺旺在上海大悦城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旺聚一堂」40周年主题展,吸引了大批人到场围观。

近年来的旺仔,在媒体上的营销动作越来越多,将这个老品牌玩出了新花样,给人们一种依旧年轻的印象。

和营销上的出彩比起来,旺旺的业绩却略微有些逊色。2018财年(2018.4.1-2019.3.31),旺旺的营收为207亿,同比仅增长2.8%,净利润约35亿,同比增长11.6%。这样的成绩其实还算好的, 前几年旺旺的业绩还处于持续下滑中。

一边业绩暗淡,一边营销亮眼,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呢?



旺旺:生于台湾,兴于大陆



事情要从旺旺的来路说起。

1962年,台湾宜兰食品成立,于1979年自创品牌「旺旺」,同时推出了品牌形象「旺仔」。旺旺在1983年推出第一款米果产品「旺旺仙贝」,次年发售「旺旺雪饼」,随后在台湾大获成功。

到了1992年,旺旺正式进军大陆市场,把米果产品作为主打品类。一时间,旺旺俘获了无数小朋友,轻而易举打开了市场。1994年,旺旺湖南工厂投产的第一年,就收获了2.5亿的销售额。

与此同时,旺旺也陆续推出了「旺仔小馒头」、「旺仔牛奶」等单品,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成了许多小孩子的心头好。 旺仔牛奶那句「再看我就把你喝掉」的广告语,更是成为童年的经典之一。


旺旺的旺气在2014年开始消减。彼时经典产品开始卖不动,旺仔牛奶和旺旺米果作为营收的主力军,在市场中开始败退,许多经销商纷纷和旺旺解约。

根据旺旺当年的财报, 2014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此后几年继续下行。 旺旺的市值也随之暴跌一半,至今还没走出低谷。


为什么旺旺不旺了



回顾旺旺这几年的表现,可以明显感知旺旺不旺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这么几点。

其一,产品跟不上消费升级。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饮食健康意识变强,更倾向于选择天然、少添加、少制作的食品。旺旺的主打产品,是调味料较多、经过多重加工的零食类,自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

比如,旺仔牛奶是复原乳,是用奶粉冲制而成, 相比之下纯牛奶和酸奶更受消费者欢迎。 根据智研咨询的《2018-2024年中国牛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国牛奶和酸奶产品的销售额在2012-2017年间大幅增长。


其二,推新品太多太杂。

近年来,旺旺在上新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雪姬」梅酒、「哎哟」燕麦粥、「年轮」蛋糕、Mr.HOT芥末味牛奶糖......花样百出,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不是查了资料,我还不知道这些都是旺旺旗下的产品。

旺旺方面此前表示,目前研发人员超过150人,一年产生新品超过100个, 相当于十年前的三倍不止。

大量地上新,显得没有焦点,产品系列也过于繁杂。一个新品要讨得消费者欢心都不容易,何况是多个一起上呢?

结果就是,大多数人记住的,还是那几款经典产品, 新品的热度在问世之后很难持续。 之前旺旺在天猫旗舰店设置了一个版块「你没吃过的旺旺」,就被人调侃为「你没印象的旺旺新品」。


其三,外部竞争加剧。

在旺旺自身策略失误的同时, 争对手也在步步紧逼。

2010年以来,儿童牛奶品类出现了不少强势产品,比如蒙牛的未来星,伊利的QQ星等,对旺仔牛奶造成了不小冲击。

其他零食品类方面,以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为代表的新兴品牌,打着营养健康的旗号,推出了以坚果类为主的一系列零食,瓜分了原属于旺旺的市场份额。

面对竞争对手的进击,旺旺在产品策略上鲜有调整,以致于业绩不断下滑。


旺仔营销,治根不治本



和业绩低迷不同的是,旺旺的营销显得热火朝天。

早年,旺旺曾推出风靡一时的「李子明」旺仔牛奶广告。2017年,旺旺邀请当年片中的小男孩、如今已长大的「李子明」继续担任主角,拍摄了一支「李子明长大了」的续集广告,一时间引爆了社交媒体。

旺旺还玩起了跨界。和流行服饰潮牌TYAKASHAT联名,推出了毛衣、帽子、T恤、卫衣、袜子等一系列新品,一改过去的形象,越来越潮酷。

新茶饮行业也有旺旺的足迹。今年六一,旺旺就和奈雪的茶合作,上新了旺仔QQ芝士杯和宝藏茶等饮料,以及一系列的周边产品


可以看出,旺旺在营销上十分用心。想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品牌变得年轻,在定位上从儿童零食转变为年轻人的零食。

实际效果呢? 不太理想。

除了前述业绩方面的印证之外,还有我的个人体会。

我觉得旺旺的营销有趣,但还不至于会特地去买旺旺的零食。我也问过身边的同事,大多数人都听说过旺旺的活动,却没有人买旺旺的产品——除了去奈雪的时候买旺仔芝士杯,这其实算是奈雪的产品。

本质上,这是因为营销创意只是一个噱头,能够阶段性吸引眼球,或许短时间刺激销量,但无法解决最根本的经营问题。

可以这么说, 营销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