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万科,大涨 ·  昨天  
证券时报  ·  深度 ...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地域歧视全世界都有,甚至因此亡国,但是在这个地方不存在!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0-12-31 15:30

正文

警惕挑拨地域歧视的人,他要么坏,要么蠢

地域歧视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避免的,世界各地都一样,不过有时候看真得看情况。

比如前两年美团曾经被曝光一位HR发布了招聘标准,前面的倒也平常,关键在于后面的pass项——不要简历丑的、不要开大众车的、不要信中医的、不要黄泛区和XX地区的人……好家伙,这一竿子是打翻了好几船的人啊!


看到这个,想必“地域歧视”四个字早已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了吧?在招聘中这么明目张胆的干,确实也是太二了,不招骂才怪啊,虽然美团随后发布公告,宣布辞退这位HR,但恶劣的影响还是难以挽回。

不过,话又说回来,招聘启事的文字可以改,地域歧视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地域歧视这种事,至少也是听到过。讲真,肯定没有人会愿意因为家乡而被歧视,但这个东西却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还有着悠久的历史——你可别以为只是现在才有地域歧视哦。


如果翻翻中国的古籍,就会发现古代的地域歧视不要太多。“守株待兔”这个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就是一个例子,这个有地域歧视吗?有,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宋国,这个小国在先秦诸子笔下经常是被嘲笑的对象。

《列子》中就有宋国人在冬天里晒太阳,感觉很舒服,便自信把这个“享受秘方”献给国君能领到重赏的例子,《庄子》、《韩非子》中也有不少宋国人的段子。

▲刻舟求剑把楚国人黑了一把
在先秦时期那些“文化人”的眼中,宋国人简直就是懒傻痴萌,智商低下,不拿来好好歧视一番真是对不起观众,这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地域歧视”了。当然,跟今天一样,这种歧视也不会只是对着宋国,郑国(郑人买履、买椟还珠)、楚国(刻舟求剑、互相矛盾)、杞国(杞人忧天)也一样中枪。

编造这些带有歧视故事的出发点,有一部分意图就是向大家宣传:“你看他们国家的人这么蠢,被我们吞并是理所当然的”
▲寇准在中国历史以贤能正义而闻名,
但在地域歧视这个问题上依然不能免俗
再往后,地域歧视这种现象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富庶的宋朝,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中国古代,北方相对发达,于是南方人就成了被另眼相看的对象,在宋代的史书中,北方人“质朴忠直”、“劲悍忠勇”,“勤稼穑”。南方就呵呵了——“民性轻悍”,“骄奢好侈”,“长沙民最喜讼,号难治”……。

相应的,宋朝官场中对南方人也多有歧视,陕西出身的一代名相寇准就认为“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甚至定状元时也是极力拔擢北方人,还以此为荣,因为“又为中原争得一状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就是宋真宗赵恒的名言,
这句话有点打破地域歧视的意思——
你们只要读书就行了……
官家都这样说了,南方人可就真是很难出头了。宋真宗要起用江西人王启若(今江西新余市)为相,出身河北的现任宰相王旦表示不能忍,因为“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咱大宋立国以来,从就没有南方人当过“副国级”,你皇帝也不能坏了规矩啊……。

甚至就连以君子之争而闻名的王安石(江西人)和司马光(山西人),也不免以地域相攻击。政治领域的“南人歧视”造成了朝廷中真的就是北人充斥中央政府,而南人难得升官的现象,一直持续到宋王朝被金人赶到江南为止。


更有甚者,地域歧视有时还会搞出人命,明朝初年的南北榜案就是一桩因为地域问题而发生的血案。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的科举考试中,北方考生无一人上榜,这个结果令北方考生非常不满,他们联名上疏,状告主考官徇私舞弊。

朱元璋组织的调查团得出的结论又进一步激怒了北方考生和北方籍官员。最后朱元璋还是站到了北方一边,处死了主考官和原来的状元(倒霉催的),“调查团”下狱,然后重新考试,新录取的全是北方人。

▲朱元璋亲自主持录取,史称为“北榜”
为了避免再发生这样的事,朱皇帝决定科考分片进行,搞了个“南北卷”制度,有些像今天的分省高考。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南北卷制度反而让“乡党”更加抱团,加剧了以地域分人的现象,“齐党”、“楚党”、“浙党”这些小团体你争我斗,大明朝最后垮掉,这就是一大原因——地域歧视一旦和现实政治掺杂起来,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严重到了能亡国的程度。

上面说了中国的例子,老外是不是好点呢?其实不然,地域歧视是一个遍及世界的现象,就是那些很发达国家也一样难以避免。就说咱们的近邻日本,很多人都认为日本只有一个民族,仿佛铁板一块,很抱团,但实际上日本内部“关东人”和“关西人”相互看不顺眼,互怼不断已经有很多年了。
▲由于相互看不顺眼,同样的东西,
你搞一个我就非得搞个不一样的,
所以日本东西两部分电网频率都搞得不一样
这两个地区到底包括有哪些地区有不同的版本,但通常都认为关东地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代表,关西地区以大阪和京都代表,这两块地方相距约五百公里,风俗习惯完全不同,如果类比一下,好比北京(关东)对上海(关西)。

关西人认为关东人(东京人)没有礼貌、没教养、爱打架、冷漠、虚荣……,关东人认为关西人(大阪人)小气、不守规矩、保守、不够时髦……,这种互掐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啊?


关于二战中“大阪师团”的种种段子,可算是这种地域歧视的典型产物。大阪师团战斗力差,行事奇葩的说法广为流传,不光被中国的军迷津津乐道,日本人自己也信,因为这种说法最早就是出自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幸辅,在他的笔下,大阪师团贪生怕死、斤斤计较、见仗就躲、有好处才上——大阪人生就这副小商贩德性,打仗怎么可能行呢?

其实很多故事只是段子而已,真实历史上的大阪师团并不是传说中那样窝囊,论战绩还是可以的,只不过不像其它日军部队那样楞,动不动就万岁冲锋,所以活下来的人相对多而已,日本另一位军史作家东功还专门写文章反驳这种说法,称这是对大阪人的“歧视”。
▲巴黎人眼中的法国(左上)、马赛人眼中的
法国(右上)和布列塔尼亚人眼中的法国

欧洲各国不遑多让,法国就是不团结的典型——巴黎人觉得自己是法国当之无愧的老大,其它地方嘛,不是乡巴佬就是酒鬼和穷光蛋,而马赛人则认为巴黎人都是“蠢蛋”,每到假期就四处祸害其它地方,布列塔尼亚人:管你们怎么样,反正都没咱好,俺们还要独立!

欧洲各国之间更是相互嘲讽,地图炮打得一塌糊涂——由于小国众多,相互之间打了几百年,还有一战和二战的旧恨,不来点歧视简直说不过去。

这里可以举一个稍微古老一点的例子——梅毒这种病谁得了都是很不光彩的,于是就成了互黑的工具。在1530年意大利医生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确定把梅毒的学名定为syphilis之前,俄罗斯人称之为“波兰病”,波兰人、德国人称其为“法国病”,法国人呢,称其为“意大利病”,荷兰人称其为“西班牙病”,奥斯曼土耳其则称之为“基督徒病”或“法兰克病”——反正这种烂病,都是老子看不顺眼的那些国家的人才会得的!


美国国土广大,一个州就可视为一国,互相鄙视也是家常便饭。美国东北部人视自己为最正统,最纯粹的美国人——俺们可是五月花那一代的后人!所以看不起其他地方。

加州经济发达,科技领先,是美国最土豪的州,自然也不把其它地方放在眼里,其它地方也反过来视加州为暴发户。如果把地域划大一点,美国也可以分成南北两派,北方人觉得南方人又懒又穷,是奴隶主的后代,南方人当然不服气——北方不就是南北战争打赢了吗,有什么了不起?要是当年俺们南方胜了……


德州是南方中的南方,一贯被认为很土,不过德州人自己可不这样想,他们觉得自己是美国最有种,最牛逼的一群人,可以人人持枪走在大街上,没人敢惹。

说了半天,现在得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地域歧视存在?而且还遍布世界,历史悠久?

除了 警惕一些人恶意挑拨地域矛盾和意识形态 ,如果从心理学上说,还得从人的大脑说起了。

我们的大脑每天要处理的信息很多,如果对信息不加选择和简化的话,那么大脑将不堪重负,因为人脑不是计算机,并不擅长处理大量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