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门财经
进门财经是专注金融领域的财经直播平台,聚焦金融信息传播生态,以分析师路演直播为核心,延伸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三板公司路演、金融培训和财经社群活动等各类财经领域的直播场景,为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证券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反华妖女”破防:金主不给钱了! ·  16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开学了,大学教授带孩子读四大名著学写作 ·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金价暴涨,年轻人买0.1克金贴在手机上 ·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进门财经

对话新财富汽车第一名张乐:两条投资主线伏击汽车牛股!

进门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1-31 17:15

正文

导语: 34个研究领域第一名,他们从1400余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行业最佳如何炼成?他们站在资本市场研究最前沿,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2018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如何把握?本期新财富对话嘉宾张乐邀您共享思维盛宴。



Q: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论坛上张总就表示,“不做新能源车的传统车企压力会比较大,不做传统车的新能源车企压力可能会更大”,想问一下张总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A:因为新能源积分和油耗积分双积分的拉动,未来汽车企业如果不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将面临着经营端的巨大压力。同样,如果企业只开发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补贴政策从购买端退出以后,新能源汽车需要与传统汽车PK性价比,如果没有技术端的突破,那么售价端的压力就会比较大。这个时候新能源车和传统车双修的车企就会有传统车的规模和利润作为支撑,更加游刃有余。所以,我们认为 只有传统车和新能源车都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未来才更有可能胜出。


Q: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到2020年,您如何评估这一政策给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影响?


A:这一政策体现了本轮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的良好延续,对于保证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增长能够起到正面作用。我们估计相关补贴政策尽管会调整,但是是有序的调整。阶段性的退补会使得市场更加容易适应,2020年补贴退出的冲击会更小一些。


从政策制定者的立场出发,如果后续我们面临补贴政策的调整,那么先出一个正面的延续,这样在情绪上能够安抚到大家,让后续的调整出台更加有序一些。


Q:您觉得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趋势是怎样的?


A: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我们之前有大概的测算,我们认为到2020年保有量500万,年销量200万的任务并不艰巨。我认为2018年预期100万的年销量问题不大。


从目前的需求来看,新能源乘用车主要来自限牌城市;新能源客车主要靠公交车。这些地方增长问题不大。如果增长有压力,国家可以利用限牌力度、出租车的更新,包括公交车的加速更新来冲一冲。基本上我从来不怀疑这几年的销量问题。


Q:您认为2018年限牌限行城市范围扩大的可能性大不大?


A:大家通常讲的所谓限行,到底是直观的字面意义,还是针对新车限行,或者是针对80%新上的车牌限行,这就是中国文字的智慧问题。像北京那样拿大部分车牌给新能源汽车,少部分给传统车,我认为从广义上来看这些都叫限行,而且限行趋势上没有任何问题。节奏上不是很好说,我们不排除个别城市对燃油车限行,广义上的限行政策储备肯定会有。但是直接说所有人都只能买新能源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从城市的的推进角度来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会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大城市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Q:新能源汽车板块在2017年有过一波涨幅,随后出现调整,您觉得2018年新能源汽车板块相对整个大盘是否会有超额收益?


A:我记得在16年年底新财富的颁奖会场上也曾经被问到17年的看法,最后的走势与我们当时判断大致吻合。市场在16、17年的时候主要关注点是两点:第一是觉得这个板块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第二是看短期的销量。所谓“长期有看点,短期有拐点”。但是这个逻辑有一个重大的bug,它忽略了新能源车从目前阶段看,利润的弹性、盈利的高景气并不是像成长性行业去看量,而是取决于政策。补贴政策对成本过度补贴的幅度对利润的弹性远远大于销量增长带来的弹性。100万台左右年销量规模的汽车子行业,到底应该有多高的ROE、多高的净利率是很清楚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不支撑目前这么的ROE和净利率,高利润主要来自过度补贴。市场之前对政策可能的连续退拨严重预期不足。


我们把新能源汽车上游、中游、下游合并在一起的情况下,行业利润在17年是负增长。这样17年行业行情是以博弈性为主,股票波动比较大。 18年就要看新的补贴政策是否会退出,如果退出那么全产业链利润压力会比较大,板块波动可能会比较大。我觉得18年走势也许会类似于17年。


Q:您觉得2018年新能源产业链该从哪些角度去选股?


A:一个版块如果长期有看点,短期有一定业绩增速的时候就容易出牛股。产业补贴退出后,18年盈利压力会比较大,下游的整车厂会继续朝上游进行压价。 我们应该关注那些补贴政策退出后盈利能力还能继续稳定的公司。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上游可能比中游、下游更加稳定一些。


Q:蔚来汽车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甚至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冲击和改变?


A:我认为“大的冲击”这个措辞有些严重,有益的尝试和改变更加严谨。如果考虑到试错成本,汽车行业近来投资可能需要准备500-1000亿资金。现在的进入者成功开发一款车型也许是有可能的,但是连续不断地开发成功车型,然后还有良好的体系做支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个长远的话题。


Q:您认为2018年自动驾驶会有哪些突破?在A股市场是否有相关投资机会?


A:过去20年以来,汽车行业的PB和ROE几乎是同步的正向关系。我们认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这个市场缺乏一个人能够永远的正确预测未来。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热门主题,但是遗憾的是未来并不代表当下的业绩。如果一定要寻找相关的标的,反而 低估值、尝试新业务的龙头白马公司机会更大。比如智能汽车的龙头说不定就是华域汽车(600741),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也许是上汽集团(600104)。


我认为一、二级市场关注的是业绩,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未来的新事物更值得关注的还是两到三年之内的事情。


Q:张总对于2018年传统汽车销量的增速有何看法?


A:我们预期2018年传统汽车销量增速区间是-3%~3%。考虑到客观规律,有16、17年的透支,后面可能会有一定的还债,还债期可能会接近于18个月。尽管我们对增速预期比17年低一点,但是我们认为 18年整个汽车的政策环境会远远好于2011年、2012年,投资者不必过度悲观。


和汽车有关的政策可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汽车跟环保方面的关系。 通过限行把现在排放高、保有量占比较低的车挤出去对于增长有利。 第二是15年9月份出了购置税刺激政策优惠 ,我们相信政策制定者不可能只出台一个政策,一旦行业景气下行超预期,我们估计可能有新政策出来对冲。


Q: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估值是否处于历史上估值较高的水平?


A:目前汽车零部件的TTM估值大概在24倍左右的水平,处于历史上比较高,但不是最高的水平。和2011年年初刺激政策退出之前22倍估值差不多。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汽车行业进入稳定期后,估值在10倍到15倍之间。其中乘用车整车8-10倍,商务车估值15-20倍,汽车零部件是15倍左右的水平。


Q:您觉得2018年汽车行业最大的投资机会在哪几块?


A:用一句话来说,我们认为18年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是:稳也是快,不太差就是好。理解这句话主要从三个维度考虑:第一是购置税政策退出带来的压力;第二是汽车政策基调比11、12年乐观很多带来的对冲;第三是看估值。


两条线找股票,第一条线是稳也是快。应该考虑盈利能力稳定、低估值的乘用车白马公司,比如说华域汽车和上汽集团。


第二条线,我们建议大家配置行业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估值折价巨大,短期也没有发生趋势性向下的拐点,甚至有超预期点的板块,也就是刚刚投资者问到的有人看空的重卡板块。


这一板块估值折价是一个表象, 为什么我们认为板块估值会上修?主要来自盈利的稳定性。 而盈利的稳定性与三个方面有关,第一是经济总量一直在持续正增长;第二是行业保有量相对经济总量已经不过剩;第三是目前的更新率维持在均值附近。行业波动性会大幅落后于以往。我们估计这个板块的分红率可能会从16年年报的30%多做到50%的水平。


中长期来看,威孚高科(000581)适合所有价值投资买入;从弹性的角度,中国重汽(000951)和潍柴动力(000338)的弹性大一些;从短期的的催化剂来看,以现有的订单和行业竞争推导,行业一季报风险不太大。


Q:2018年您觉得需要关注的风险是什么?


A:我们认为2018年有做多的风险,也有做空的风险。 从做多的风险看,比较大的是估值和基本面的压力。 如果有不确定性的时候,估值的折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政策方面,汽车政策的黑天鹅可能性极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环球人物  ·  “反华妖女”破防:金主不给钱了!
16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开学了,大学教授带孩子读四大名著学写作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金价暴涨,年轻人买0.1克金贴在手机上
17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