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吴晓波老师聊到,一个来机场接他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工资是9000块钱,因为房租已经涨到7000块钱,快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听着还真的挺心酸的。
然而,这还不是最惨的。清华毕业生也不过才刚刚开始人生的奋斗,年轻人吃两年咸菜算什么熬苦啊。
更多的普通人,在北京夜以继日地拼搏,本来想着从回龙观奋斗回朝阳区的……
结果,经过两年不眠不休的努力,终于奋斗到了昌平,很可能再过两年就只能去到河北省了。
没有经历过房租涨得比工资快的日子,不足语人生。
但是既然房租已经涨成这样,我们应该怎样优雅地应对呢?
1)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况退一步不一定是离开这座城
我最近问一个新来的妹子,你住哪里啊?
她说住在龙归,一个坐地铁都要一小时的地方。
要知道,这里是广州,地铁一小时,都足以去农家乐一日游了。
我问,这一带房租一定是超级便宜了?她说也不是,地铁站旁边的漂亮小区要2000多,她住在离开地铁站要坐15分钟电瓶车的村里,900块一个月。
我惊了,坐电瓶车15分钟,那多不安全啊,晚上回去不会害怕吗?
她说,咳,你多虑了,那里是个长租公寓,装修得还不错,而且电瓶车开到晚上10点,很多人坐的,不担心。
我说这一段,并不是鼓励大家去那么远的地方租房子。而是想告诉你,
既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房价洼地,那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房租洼地。
同一个商圈,哪怕离地铁差了15分钟电瓶车的距离,就可以差了一倍。
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指的是:稍微用一点点代价,换来更大的价格空间。
2)看准租售比趋势,及早锁定谈判空间
舅舅给我发完短信后,居然还真的去找租客要加租金了。
没想到,灰溜溜地回来了。
原来租客小伙子早在两年前就算好了:
这个地区的租售比是1.5%左右,而舅舅当时急着租,整个算下来的租金和房价的比例只有1.2%。
结果,小伙子早就料事如神地在合同里面约定了,租金3年不变。当然,他也是付出了代价的,当时别人都押一付三,他东凑西凑来了个押一付四,一举拿下。
既然合同约定好的东西,舅舅想反悔也没什么用了,要加租就只能巴巴地再等一年。
所以说,会谈判的人还是首先要会算账。会算账的关键是会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