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永利
经济金融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王永利

王永利 |理性看待特朗普的比特币新政

王永利  · 公众号  ·  · 2025-01-09 09:14

正文


作者 | 王永利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联席董事长、中国银行原副行长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期


要点

比特币只能是一种新型可交易财富或数字资产,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根本无法取代主权货币,能否替代黄金作为国家战略储备仍存在很大疑问。

伴随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其提出的比特币新政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毫无疑问,特朗普比特币新政对美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笔者认为,对此需要冷静下来,理性客观看待和把握,避免犯下颠覆性错误。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激进的比特币新政



在上一个总统任期,特朗普曾认为加密货币不是货币,其价值剧烈波动,就是骗局,没有监管的加密资产可能被用于毒品交易和其他非法活动,是“一场将要发生的巨大灾难”,美国唯一的真正货币就是美元。但从2022年开始,他改变了态度,认为加密行业是“100年前的钢铁行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比特币市值可能会超越黄金”,并积极投资加密资产,与加密币圈的关系不断增强。

在确定参加2024年总统竞选后,特朗普对比特币的态度更加积极,声称要成为支持创新和比特币的总统,提出了非常激进的比特币新政,主要包括:美国要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比特币挖矿强国,确保美国成为世界加密货币之都和比特币超级大国;保证比特币挖矿电力供应,放松加密货币监管,上任首日就会解雇对加密货币持强监管态度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现任主席;建立比特币国家战略储备,在政府已扣押的比特币基础上,还要再购买100万个以上;担任总统期间,永远不会推出数字美元(CBDC),并要加强总统对美联储的控制力等。

这些主张得到了加密币圈的热捧,并为特朗普总统竞选投入了大量捐资。特朗普新政府提名人选中,很多也是加密货币友好甚至狂热人士。其中,其竞选得力支持者,被提名为新设立的“政府效率部”领导人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更是“币圈教父”,拥有规模很大的加密货币。当选副总统万斯曾透露自己持有价值数十万美元的比特币。2024年12月5日,特朗普提名加密货币支持者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担任美国SEC接任主席;提名电子支付公司PayPal前首席运营官戴维·萨克斯(David Sacks)担任新设立的“白宫AI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领导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致力于制定一个法律框架,以便加密货币行业能够获得其所要求的清晰度,能够在美国蓬勃发展。

特朗普的言行推动加密行业掀起新一轮热潮。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比特币单价在上日收盘价不足6.94万美元基础上出现了大幅拉升。到2024年12月5日单价首次突破10万美元(当日最高超过10.4万美元),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

特朗普比特币新政也在全球产生重大震动。曾被美国重罚的著名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也发声表示,比特币以其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欢迎,与传统金融资产相比,具有更强的保值能力,世界各国及大型机构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都是不可避免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底,比特币单价将达到20万美元。更有观点认为,到2035年比特币单价会突破100万美元;未来2100万个比特币对应全世界可交易财富价值,其价格存在极大上涨空间。

当然,特朗普比特币新政和上述看法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很大争议,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尽管其在当前狂热大潮下显得很微弱。





准确看待比特币



2008年10月31日,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发布。2009年1月3日比特币首个区块(创世区块)推出,首批50个比特币正式面世,随后比特币一直安全运行至今。

2012年5月22日,有人用10000个比特币换取了价值25美元的两张披萨饼,成为比特币第一次与主权货币兑换,兑换比率为1:0.0025。以此为起点,比特币单价到10万美元,升值达到4千万倍。这的确让不少人对比特币更大升值充满信仰和期待,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比特币价格经常出现大幅震荡。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比特币呢?这至少需要准确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比特币能成为新型超主权货币吗

货币在人类社会有数千年历史,主要经历了自然实物货币(如中国的贝币)、规制化金属铸币(金币、铜币、银币等)、金属本位制纸币(金属本位的代币)、脱离具体实物的纯粹信用货币四大发展阶段,呈现出不断脱实向虚的发展态势。其中,黄金作为货币或货币本位,在世界上历史最久、范围最广,特别是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署,更是将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层面拉回到金本位制,黄金因此成为全世界首选的货币材质或价值储备物。

但到1971年8月美国停止履行1盎司黄金兑35美元的国际承诺后,黄金就彻底退出了货币舞台,回归其作为可交易财富的本原;货币则从具体实物中彻底退出,成为纯粹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被称作“信用货币”。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货币是为交换交易服务的,其本质属性与核心功能就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为此必须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币值大起大落,就会使交换交易受到严重影响)。而以任何一种或几种具体实物作为货币或货币本位,则必然会因为这种实物的地球储量,特别是其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有限性,难以满足可交易财富价值增长无限性的要求,而陷入日趋严重的“实物货币短缺魔咒”,并严重束缚交换交易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后只能被淘汰。货币则必须从具体实物中脱离出来,使货币总量能够跟随可交易财富价值总额的变化而变化(“总对总”相互对应),在保持货币充分供应基础上,保持币值基本稳定,并朝着无形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不断迈进,不断提高货币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严密风险控制,充分发挥货币应有功能。所以,信用货币是货币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不是受到巨大冲击下被动接受的无奈结果。任何设想重回金属本位制货币体系,或者为货币重新寻锚的努力,都是违背货币本质与发展规律而难以成功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