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当前一级市场投资人的现状,包括预期降低、行业低谷、投资人选择的变化等。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投资人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工作变动情况,以及他们的不同选择和应对策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投资人的副业和转型情况,包括自媒体、咨询、投后管理等领域的尝试和探索。
由于市场环境不佳,一级市场投资人的预期已经断崖式下降,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高额回报,而是更注重实际收益和稳定。
一级市场的“募投管退”都处于历史低谷期,投资机构的裁员降薪现象普遍,身处风暴眼中的投资人压力巨大。
许多投资人选择了转行,转型的领域并不局限于与行业相关的领域,还包括自媒体、咨询、投后管理等多种行业和职业选择。
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拥抱自媒体,通过写文章、拍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实现流量变现和资源共享。
“首席投资官
”
旗下新媒体平台,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
每日分享PE/VC行业最权威新闻资讯
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摄影:Bob君
“我是2018入行的,可以说是‘高位接盘’了。听着前辈们曾经几十倍上百倍收益的故事进入一级市场,自从入行以来,每一年都觉得是最难的一年了,但事实证明,
每一年都是未来几年中最好的一年
。
所以,就这样一点点降低预期,到了今年,基本没什么期待了,感觉都麻木了。”上海某VC投资人小李(化名)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多位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达了类似的预期看法,“
一级市场投资人的预期已经断崖式下降了。现在大家早就告别了宏大叙事
、不切实际的吹牛,什么几十倍回报,能有一两倍的回报都是大胜利,换到自己身上,那就是不再幻想虚无缥缈的carry,年终奖多少也不期待了,
今年没被降薪、没被裁员就是成功啦。
”北京某早期基金投资总监Cathy(化名)表示。
深圳一位VC投资老兵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从某种角度而言,投资人预期的降低,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现在的一级市场投资,早已不再是曾经投互联网、投模式创新时代的估值极速狂飙了,以硬科技为主的投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收益会更长周期,回报倍数也不会那么夸张。”
2024行至岁尾,还在牌桌上的投资人多数已是“波澜不惊”。投资人预期的降低,也来自于今年市场环境的表现。
从各方面数据来看,一级市场的“募投管退”都处于历史低谷期。募不动、投不出、退不了……这是一级市场上许多投资机构的真实写照,“募投管退都难”并非夸张。也正因此,投资机构的裁员降薪过了一轮又一轮,身处风暴眼中的投资人,预期自然一再降低。
降低预期后的投资人也有了不同的选择——有人离开,有人坚守,还有人顺势改变。今年的一级市场投资人,转型颇多。
“老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死。大环境下,我们作为个体很渺小,消极躺平不是办法,那当然要从改变自己来寻找出路了。”北京某VC机构投资总监李一(化名)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前段日子某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加盟被投企业出任战略负责人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关注,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
投资人转行去被投企业
,在业内并非稀奇。“其实对投资人来说,换工作去被投企业是一个比较平滑的选择,本身投资人的角色就和被投企业有非常多的联系,彼此情况也都了解熟悉,这种情况在业内一直就有,此前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认识的同行去了被投企业。只不过近期投资行业形势不好,这种情况今年越来越多,甚至是‘组团’、‘扎堆’去实业。”李一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从做投资到做实业,无疑是换了赛道。不过,这类工作变动也算有迹可循,也有一些投资人换去了“放飞自我”的赛道——“年初饭局上听说有投资人去当滑雪教练了,当时还当作一个神奇的事情在听。没想到,身边很快就出现了类似情况,认识的一个投资人朋友前段时间去当健身教练了。”某上海早期基金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除此之外,也有投资人利用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资源,
转行去做了FA、咨询
,也算是“得心应手”——“虽然现在FA也是寒冬,但是对个人而言还是看工作机会的对比吧,我之前所在的机构已经无钱可投很久了,转去做FA之后起码有一些业务可以做。”某转行去FA的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可见,“换赛道”的投资人们去向五花八门,并不只是在和行业相关的领域里打转,投资人的经历带给从业者的是多元化、多样性的视角。
还有不少投资人搞起了“
副业
”——如果问投资人做的最多的副业是什么,那一定是自媒体、做博主。
“投资人的终点是自媒体”、“投资人的尽头是网红”,这些说法并非调侃的段子,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拥抱自媒体,在做投资的同时兼做博主。
投资人的工作本身就相对小众,在外界看来相对“神秘”:高门槛、高学历背景,判断动辄百万千万甚至过亿的投资。
除了比较常见的写文章、拍短视频、直播等渠道外,“带课”是最多的变现方式。对投资人而言,选择“带货”是比较少的,毕竟基于自身的背景、学识等优势,“带课”是比较有吸引力的选择。
“我认识的几个兼做自媒体的投资人朋友已经在网上小有名气了,流量变现的渠道主要是知识付费,包括一些职业技能培训、CFACPA考试之类的,也有一些小红书上的博主投资人主要靠嵌入广告推广来变现。另外,自媒体做的好的投资人,也有用私域社群的模式,来实现资源互换和共享,提供咨询等等。”北京地区某VC投资人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对投资人而言,“副业”也是一种扩展圈层、资源共享的手段,拥抱自媒体等新鲜事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此外,也有不少投资人转岗去做投后——“这两年我们在投资方面非常闲,与其出不了手干看着,不如去做点实在的,积累积累投后和退出方面的经验。投资机构本身这两年也都重视起来投后了,周围很多一级投资人朋友现在也都专注做投后了。”上海某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募资和投资节奏的放缓,让越来越多VC/PE开始将目光转向投后管理。对LP而言,谁能把每一分钱的利益最大化,更高质量地管理自己的钱,才是投资机构真正的本事。一家GP除了常规的投资动作之外,背后能够带来的赋能价值也是关键。因为,好项目能最终得以退出,不仅是投前人员投得准、投得好,还得需要投后部门养得好、及时退。
“投后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想办法让被投企业活下去、发展的更好,帮他们找生意、解决问题。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角度来说,我认为接触优秀的创业公司也是在积累资源和经验,扩大朋友圈。”上述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投资人而言,能留在牌桌上撑住的才能笑到最后。
查看往期精彩新闻资讯,请按秘籍
操作
,版主是按照手机号码的开头数字模式排版的,有你的手机号码前三位吗?非常有趣哦(~0~)
【189】《想做金融?干投行?豆瓣高评分的13本金融书籍,你读了吗?》
【188】《徐小平:若只剩1美元做marketing 我会花在PR上》
【187】《专业LP评价GP公司的18个能力层级》
【186】《让VC们血本无归,朱元璋是个极其失败的CEO》
【185】《如何与混金融圈的人做朋友:如果有投行的 请介绍给表妹》
【158】《是中国VC和创业者太笨吗,为什么硅谷和纽约的VC创业者不怎么需要FA?》
【156】《某女VC暴强经历:被骗2.3亿一声没吭默默承受,最后平和的赚回来20亿》
【155】《中国GP最喜欢“机构型LP”:富有个人遭嫌弃,母基金称王》
【153】《王岑:消费投资不是研究出来的,要大胆的去泡吧或唱K消费》
【152】《50后阎焱、60后沈南鹏、70后张磊…15位顶级投资人背后的学历大揭秘》
【139】《多彩人生!26岁中国前投行女孩,走56国,最爱印度,朝鲜》
【137】《投行系统的三类人:闲杂人等、逗逼们、螺丝钉》
【136】《用泡妞术解读私募、并购、上市、风投、天使》
【133】《沈南鹏:如果投资人只有3%的意愿投你,也要用100%的努力去说服对方》
关于我们
关键词:
PE、VC、GP、LP、天使投资、投行
行业覆盖:互联网、TMT、
文化娱乐传媒
健康医疗、
节能环保、消费连锁
休闲、教育、物流、农业…
PE星球
长摁二维码 自动识别关注
长摁二维码
关注我的视频号
合作、投稿
请加微信/QQ邮箱:2050009482
WeMedia自媒体联盟签约成员
今日头条
、
新浪财经头条
一点资讯、网易号
、百家号、
搜狐号
通过以上平台搜索“豆虫财经”
同步收听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席投资官
”官网
▼ 点击“
阅读原文
”,登陆
官网:http://nice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