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夏季儿童出汗是其它季节的两倍到三倍,有大量的盐水流失,打乱了身体中盐和水的平衡,氯离子减少影响胃酸,消化能力减弱,从而影响孩子消化,吃不多。所以说,食欲不振,不是孩子不想吃,而是脾胃不和造成正常现象,家长尽量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厌食的后果。
夏季饮食讲究清淡,越来越热的三伏天,给孩子来碗做法简单,却能清热消暑的粥品吧!
夏天到,孩子会经常待在空调房里、吃冰冷的食物消暑。但是,夏天吃太凉的食物只会一时缓解,并不能真正消暑。
夏天阳气最盛,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损失水分较多,最易伤津耗气。此时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过多地吃冰冷、油腻食物。
如果这时候能喝一些粥,能补充身体所需水分,还可以通过搭配丰富的食材,让孩子摄取丰富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粥具有温、软、淡、香、黏等特点,便于吸收,又保护胃黏膜,增添津液。特别是粥熬好后上面漂浮着的一层黏稠的物质,中医里称为“米油”,很有营养。
西瓜皮有利尿功用,还可清热解暑。绿豆也能够清热败火、防暑解毒,还能保护脾胃,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
做法:
先将大米同绿豆入锅煮10分钟,削去西瓜皮的外表硬皮,切成丁后加入到锅内,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吃时可加些白糖或陈皮丝调味。(一定要切掉外边的硬皮哦)
百合能润肺止咳,莲子可以健脾。此粥清香甜润,经常服食能健胃补脾,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很好的功效。
做法:
将百合切成小块,莲子用热水泡软,然后加入大米和百合同煮,待水烧开后,再放入莲子和小枣,改用中火继续熬煮到熟。
冬瓜是夏天适宜吃的凉性蔬菜,具有生津止渴,清热祛暑的功效。与大米和瘦肉同煮,能清热解毒、健脾利尿。
做法:
大米入锅后煮25分钟,将冬瓜切成小方块,猪肉馅加盐、湿淀粉拌匀后同加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
丝瓜味甘性凉,可解暑除烦。食用丝瓜粥能防止暑热、清热化痰。
做法:
先将大米放入锅中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至六成熟。再将丝瓜洗净去皮,切成豆粒大的块加入到粥中,煮到瓜烂粥熟即可食用。
苦瓜有一种独特的苦味,可清热解毒、清心明目。菊花性凉而味甘苦,具有清热疏风的功效。此粥可清暑热,特别适合中暑时食用。
做法:
将大米和菊花洗净入锅煮至水开,把苦瓜去瓤切成块后,同冰糖一起加入锅内,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莲藕味甘多液,夏天多吃些能增进食欲;荷叶性凉,它独特的清香能够消暑利湿。荷叶莲藕粥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能缓解夏季暑热所致的头昏恶心、胃口不开等症状。
做法:
先将荷叶洗净切碎后,放入锅内,水烧开后捞出荷叶,汁留下,再将莲藕切成小粒,与大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后便可食用。
粥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且粥“不顶饱”,吃时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长此以往,孩子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
所以吃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将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肉菜,或在两餐之间吃些点心等。
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不适合孩子。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不少人认为粥养胃,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吃粥不用慢慢咀嚼,口腔唾液腺分泌会减少,不利于促进消化;而且水分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稀释胃酸,加速胃膨胀,缓慢胃运动,同样不利于消化。
所以胃不舒服的孩子,吃粥应该适量,而选择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