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报告研究所
我们致力于为众多的企业、公司、创业者、VC/PE投资机构、政府机构、投资银行及相关中介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业务包含:公司上市咨询、商业计划书、项目融资报告、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研报告、投融资咨询等。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二姐财局  ·  外资开始看多了 ·  7 小时前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2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国家下狠手猛砸铁饭碗,现在轮到领导干部了 ·  3 天前  
硅谷王川  ·  “雨洗山色青,鹿隐草间静。” (作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报告研究所

激光产业链深度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附下载)

报告研究所  · 公众号  · 投资  · 2021-01-23 12:27

正文



温馨提示


我们运营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等朋友入群。添加文末助理微信,备注“名称-公司”,审核后进群。

我们运营的备用号 投研大数据(ID:TYBigData),为新老朋友提供了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服务,欢迎同时关注!


报告下载:本报告PDF完整版已分享到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即可下载!

(公众号资源有限,仅能展示部分少数报告,加入星球获取更多精选报告)



综述

◆ 从宏观到微观数据均表明制造业正在持续复苏。 宏观:11月PMI为52.1,连续9个月位于荣 枯线以上,1-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5.30%,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中观: 工业机器人产量高速增长,10 月达21467台,同比增长 38.50%,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在3月触底后 快速提升,2020年10月达4.0万台,同比增速29.00%,增速提升明显;微观:IPG中国区收入降 幅自2019Q4开始收窄,2020Q3已扭转下跌趋势,同比+22%。锐科激光和柏楚电子Q1以来订单需 求旺盛,收入增速环比提升显著,Q3锐科激光收入环比+78.28%,柏楚电子收入环比+59.42%。 短期来看,制造业持续复苏背景下,激光设备、工业自动化等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行业拐点已 经出现。

◆ 国内激光行业快速增长,在各环节已实现突破,正在加速实现进口替代。 2019年中国激光 加工设备市场规模为658亿元,2012-2019年CAGR达21.4%,在激光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本土企 业在各个环节正在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在激光设备环节,形成了以大族激光、华工科技为代表 的全领域龙头,同时出现了以专注于动力电池领域的联赢激光、专注于3C领域的光韵达为代表的 细分领域龙头;在激光器领域,国内激光器企业份额呈现快速提升态势,2019年锐科激光市占 率由12%提升至24%,创鑫激光市占率由10%提升至12%,在实现中低功率激光器国产化后,正 逐步实现高功率进口替代;在激光控制系统领域,本土企业已经获取中低功率切割控制系统 90%市场份额,以柏楚电子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始向高功率以及超快控制系统等高端市场布局。 中长期看,激光加工(激光切割、焊接)渗透率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3C、动力电池 、光伏等),我国激光加工市场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是一个成长性赛道。行业 持续快速增长叠加进口替代双重因素驱动,本土相关企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宏观到微观数据均表明制造业正在持续复苏

1.1 宏观: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提升,行业复苏迹象显著

1.2 中观:工业机器人、机床产量数据持续好转

 工业机器人和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的变化,可以表征制造业投资的景气度情况:疫情得到 有效控制后,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快速提升,10 月达21467台,同比增长 38.5%。金属切 削机床产量在3月触底后快速提升,2020年10月达4.0万台,同比增速29.0%,提升明显。

1.3 微观:激光头部企业订单旺盛,单季收入增速加快

 拆分IPG中国区收入增速,我们发现:IPG中国区收入降幅自2019Q4开始收窄,2020Q3已 扭转下跌趋势,同比+22%;

 本土激光器、控制系统龙头锐科激光和柏楚电子Q1以来订单需求旺盛,收入增速持续提升 ,Q3同比增速分别高达78.28%和59.42%。

1.4 复盘历史:激光行业具有更强的成长弹性

 复盘过去十年我国激光行业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由于激光行业缺乏月度数 据,这里我们选取年度数据),发现:整体上,激光行业的增速与制造业投资增速有相 关性,直观的体现,2012-2016年和2018-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激光行业增速呈现 下降趋势;激光行业增速相比制造业投资增速,表现出更高的弹性,主要原因是激光设 备作为先进加工设备,替代传统金属切削机床,具有渗透率提升逻辑。

 制造业持续复苏背景下,叠加激光加工渗透率,激光设备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行业拐点 已经出现。

二、激光产业链介绍

2.1 激光:产业链庞大,应用广泛

 激光:通过人工方式,用光或放电等强能量激发特定 的物质而产生的光。 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 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时,释放 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产生准直、单色、相干的定 向光束。

 产业链完备,应用渗透至各行各业: 激光加工、激光 医疗、激光检测、激光照明等技术广泛支撑汽车、电 子、航空、冶金等行业。

2.2 光加工优势众多,逐步替代传统加工

 相比传统加工,激光加工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非接触式、智能化、柔性化等优点。

 光加工逐步应用至传统制造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激光打标、深雕、切割与焊接等技术 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喷码印刷、金属模具钢蚀刻、机械切割工艺

 2009-2019年,全球材料加工激光设备市场规模CAGR为15.4%,远高于同期机床市场规模 增速6.5%。

2.3 制造业迈入“光加工”时代

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步入“光加工”时代: 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部分 大型工业领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传统制造技术的替换,2010年美国GDP 的 50%(约7.50 万 亿美元)与激光应用相关。

 目前我国激光应用渗透率仍相对较低,正跟随发达国家加速迈入“光加工”时代。2019年 ,我国激光切割设备销量仅为金属切削机床销量的9.7%,占比仍然较低。但相比2013年已 提升9.4pct。

三、激光加工设备:国产化提升经济性,推动新应 用场景不断落地

3.1 下游激光设备市场细分领域众多

 激光产业下游以设备制造商为主,细分市场包括激光加工、激光显示、激光医疗、激光测 量、3D打印等众多领域,其中以激光加工为主。主要设备包括激光打标机、激光切割机、 激光焊接机等。

 激光加工领域已经形成了: (1)以大族激光、华工科技为代表切入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 等全领域的龙头;(2)以专注于动力电池领域的联赢激光、专注于3C领域的光韵达为代 表的细分领域龙头。

3.2 激光加工设备: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2019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占比超过全球50%。 随着中国激光产业的高速发展,激光 市场需求逐渐转向中国。2019年,受全球经济形势恶化、贸易战等因素影响,激光市场需 求萎靡,全球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267亿元/-10%。与国外激光加工设备市场的不 景气形成对比,2019年,中国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为658亿元,占全球激光加工设备市场 规模的52%,同比提升9pct。

 2012-2019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CAGR达21.4%,保持高速增长。 受疫情影响,预计 2020年激光加工设备销售收入达645亿元/-2.0%。

3.3 激光加工设备:格局分散,大族、华工份额领先

 2019年,国内规模以上激光企业超过150家,其中半数以上企业集中在激光加工和激光器相 关领域。

 我国激光加工设备市场格局分散。 按2019年国内激光加工设备658亿元的市场规模进行测 算,2019年大族激光激光加工设备相关营业收入76.4亿元,市占率12.6%;华工科技激光加 工设备相关营业收入17.23亿元,市占率2.8%。海外激光设备龙头德国通快中国区19/20财 年收入为3.5亿欧元,通快集团的经营业务分为机床事业部和激光技术事业部,全球来看, 激光技术事业部收入占比为34%,我们按照该比例测算出,通快中国区激光设备收入折合 人民币约为9.4亿元,市占率仅为1.6%。

 分领域来看,国内企业在低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市场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但高功率激 光加工设备仍有进一步国产化空间。

3.4 应用多元化,高功率切焊、微加工将成重点场景

 国内超60%激光设备用于工业领域,打标份额下降,切焊占比提升。 2019年,工业领域激 光设备收入达386.6亿元,占当年国内激光设备总收入63.9%。其中,切焊占比超过50%, 打标份额从占据半壁江山快速下滑,应用场景多元化趋势明朗。

 美国 IPG 预测,高功率切割焊接、医疗、遥感、非金属材料微加工将成为激光行业新的增 长点,到 2023 年高功率切割和焊接将是激光装备的第一大应用领域。

3.5 国产化提升设备经济性,推动新场景应用落地

 上游激光器降价提升下游激光设备经济性,推动新场景应用。 激光设备目前在国内的应用 率不高,其渗透率主要取决于相比其他技术的经济成本。上游激光器一般占据激光设备成 本的30%-50%,其价格下降和性能提升是激光设备降本增效的关键。

 激光器降价有利于终端用户设备使用成本下降及下游设备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提升。

 上游激光器的降价分为两个维度:(1)横向比较来看,国内激光器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进 口替代推动了下游产业链成本下降,下游设备经济性提升拉高了应用渗透率;(2)纵向比 较来看,激光器及核心器件符合技术进步的摩尔定律,价格随时间推进下降,而性能则逐 步上升,带动下游激光设备应用成本下降。

 高性价比有望推动我国激光设备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2019年,我国激光加工机床出口 金额达8.96亿美元/+21.2%,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大功率和精细化加工用激光机床依赖 进口现象有所改善,2019年进口金额7.16亿美元/-22.1%。

3.6 激光应用:白车身焊接

 激光焊接在白车身中的应用主要有:

激光熔焊:激光器功率范围约4000-6000W,主要应用于车顶、落水槽、后盖等较厚钢 板;

激光钎焊:激光器功率范围约1000-3000W,主要应用于侧围、底板、四门窗框等较薄 钢板。

 主要激光器类型:YAG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  主要国内企业:华工科技(占国内汽车白车身在线焊接业务近90%的市场份额)

 市场空间测算: 汽车白车身焊接每条生产线的激光器需求约6000万元,预计2020年全球汽 车产量放缓至8900万辆左右,对应白车身焊接生产线需求近300条,对应全球激光器市场空 间近180亿元;国内方面,中汽协预计2020年汽车产量将超2400万辆,对应激光器市场空间 约50亿元。

3.6 激光应用:OLED、LCD生产线

 主要应用激光器类型:超快紫外激光。

 为什么要采用激光技术?

激光切割:精度高、加工过程中热影响小,可以提高产品良率;

准分子激光退火:准分子激光退火(ELA)可实现低温下单晶硅向多晶硅的转变。

 国内主要布局企业:大族激光

 市场空间测算:

LCD面板产线:每条LCD产线的激光器市场约1亿元,预计2020年全球LCD屏幕产量 18亿片,考虑到产品良率、产能爬坡等因素,对应LCD产线需求量超过50条,带动 LCD用激光器市场空间超过50亿元。国内方面,同样框架测算,2020年市场空间达21 亿元。

OLED面板产线:每条OLED产线的激光器市场约3亿元,预计2020年全球OLED屏幕 需求量将达10亿片,考虑到产品良率、产能爬坡等因素,OLED屏幕生产线需求量超 过50条,带动OLED用激光器市场空间近150亿元。国内方面,同样框架测算,2020年 市场空间约60亿元。

3.6 激光应用:动力电池生产线

 激光焊接优势:传统电弧焊等工艺容易出现脱焊等情况,可靠性低;激光焊接形变小、热 影响小、精度高、成本低。

 主要应用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等。

主要功率范围:

防爆阀、极耳、安全帽等:部件的材料厚度一般较小,且要求密封性或者对焊缝强度 要求不高,主要采用1000-2000W连续光纤激光器;

模组侧板、汇流排:焊缝深,对焊缝强度要求高,需要4000-6000W。

 主要布局公司:大族激光、联赢激光、逸飞激光

 市场空间测算:1GWh电芯焊接设备中激光器市场1200万元、模组焊接设备中激光器市场 1200万元,预计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超180GWh,则国内市场约43亿元。

四、激光器:未来逐步实现高功率激光器进口替代

4.1 中游:激光器工作原理

 激光器是激光的发生装置,典型的激光器由光学系统、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四 个部分组成,电源系统、 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共同辅助光学系统输出激光。

 光学系统为激光产生最重要的组件,有三大功能部件: 泵浦源、增益物质、谐振腔。

汞浦源: 用于将增益物质中的粒子从基态能级提升到激发态能级,提供光源。

增益物质: 吸收泵浦源提供的能量后将光放大。也称为激光工作物质,与泵浦源共同实 现粒子数反转,同时决定激光器能够产生激光的波长、输出功率和应用领域。

光学谐振腔: 泵浦光源与增益介质之间的回路,通过两个镜面间的不断反射,控制激光 输出。

4.2 激光器分类介绍:按增益介质

 按增益介质划分: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CO2气体激光器,固体中具 有代表性的是宝石激光器、YAG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

4.2 激光器分类介绍:光纤激光器是目前的主流

 光纤激光器是目前的主流。 主流激光器历经了其他固体激光器、CO2激光器、光纤激光器 的发展过程。2018 年全球工业激光器销售收入为 50.6 亿美元,其中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为 26.0 亿美元,在工业激光器销售收入中占 51.5%,而在2009年光纤激光器的市占率仅为 13.7%。过去十年光纤激光器收入在工业应用领域的复合增长率为 35.5%,远高于工业激光 器整体收入的复合增长率 17.0%。

 未来半导体激光器或将崛起。 半导体可以作为光纤激光器的泵浦源,也可直接制作激光器 。随着半导体耦合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已经应用到激光加工、 3D 打印、 激光雷达、生命科学与健康和红外照明与显示等诸多领域,是未来光电行业中最有发展前 途的领域

 按波段划分:紫外、可见光、 红外。 紫外波长短、能量高、 精细程度高,一般用于微加工 ,红外则多用于通信领域。

 按工作模式划分: 连续、脉冲  按 输 出 功 率 划 分 : 低功 率 (

4.3 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占全球近一半

 2019年全球激光器销售收入规模达147.3亿美元/+7.0%,其中工业激光器销售收入51.6亿美 元,占比35.0%。

 根据Industry Perspective,预计到 2023 年,我国工业激光器总体市场规模可达 241.92 亿元 。

 2019年,国内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达83亿元/+7%。2018年国内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即达到 全球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的45%。预计2020年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约为86亿元。

4.4 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高,国内企业份额提升

 相比激光设备相对分散的市场格局,国内激光器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 。2019年,光纤激光 器市场CR3(IPG、锐科激光、创鑫激光)占据近80%的份额,其中IPG遥遥领先,市占率 达到41.9%,占据主导地位。

 国内激光器企业份额呈现提升态势。 2017-2019年,IPG份额逐年下滑,由53%下降至42%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锐科激光市占率由12%提升至24%,创鑫激光市占率由10%提升至 12%。

4.5 中低功率国产占领市场,高功率有望逐步打开

 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近年来国内小功率光纤激光器出货迅猛,国产 100W以下光纤激光器从2013年1.3万台上升至2019年的12万台,CAGR达45%,市占率也从 2013年的72%提升至2019年的99%,基本实现国产替代。《2020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 》预计2020年出货量突破13万台,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 中功率国产市占率超过一半。 中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持续景气,出货量年增速保持在15% 以上。国产市占率从2013年的16.7%快速上升至2019年的56.7%, 《2020年中国激光产业发 展报告》预计2020年进口将进一步压缩。

 高功率进口替代有望逐步实现。 2019年国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出货量近4000台,增速达 100%,国产化率大幅提升至56%(2017年为19%)。其中超高功率6kW有超过800台,主要 得益于锐科激光和创鑫激光国产3kW和6看W超高功率激光器技术不断成熟,实现对IPG的 进口替代。预计未来万瓦级国产光纤激光器市场也有望逐渐打开。

 制造业快速发展催生技术更新需求,拉动激光设备朝高功率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 制造业快速发展,传统工业制造技术更新升级需求旺盛,行业对激光设备需求提高。例如 光纤激光器应用于激光切割设备近两年平稳增长,2019年激光切割设备达4.10万台/+18.8% ,高功率占比17.1%。激光焊接等设备也不断向高功率方向发展,将进一步拉动高功率激光 器实现进口替代。

4.6 微加工需求推动紫外、超快激光器发展

 消费电子崛起带动柔性材料、PCB等材料微加工需求。

 紫外波长特性决定其适用于微加工 。紫外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在0.4μm以下,与红外加工不 同,紫外微处理从本质上来说不是热处理,而且大多数材料吸收紫外光比吸收红外光更容 易。高能量的紫外光子直接破坏许多非金属材料表面的分子键,用这种“冷”光蚀处理技 术加工出来的部件具有光滑的边缘和最低限度的炭化。紫外短波长可以被聚焦到亚微米数 量级的点上,因此可以进行细微部件的加工,即使在不高的脉冲能量水平下,也能得到很 高的能量密度。

 2014-2019年,国内紫外激光器销量从2,300台增至19,000台,CAGR达42%。

 超快激光器 拥有超短脉冲(皮秒甚至飞秒级),能 以较低的脉冲能量获得极高的峰值光强。超快激光 “冷加工” 能减少熔化和热影响区,更少重铸材料 ,使得材料产生较少的微裂纹,具有更好的表面烧 蚀质量,激光能量的吸收对材料和波长的依赖性更 小,具有低热、冷消融、高精度等特性,适用于材 料精加工。

 目前超快激光器已经逐步应用于蓝宝石、超薄超硬 玻璃基板等脆性材料加工领域,使脆性材料加工品 质、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

五、控制系统:竞争格局出色的小而美赛道

5.1 激光控制系统:激光设备的大脑,包含五大核心技术

 激光切割控制系统是激光切割设备的关键功能部件,作为激光切割设备的大脑,激光控制系 统通过集成CAD、 CAM、NC关键技术,涵盖包括排版、切割、数控、调高传感等各个流程, 形成一套激光切割整体解决方案,各环节与各部件、软件与硬件均可实现良好兼容。激光切 割系统决定了设备的精度、效率,是不同品牌设备形成差异化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我国激 光切割设备需求持续提升,为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提供了契机。

5.2 激光控制系统:市场竞争格局较好,盈利水平稳定

 我国激光器市场格局较差,存在激烈价格战,激光加工控制系统市场格局较好,不存在激烈 的价格战,为激光加工控制系统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5.3 中低功率控制系统市场稳步增长,高功率+超快领域加速爆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