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尽管药价问题陷于来自政界人士和公众的压力中,但制药企业大多继续提高了药品价格,上市公司每股赢利增长即得益于此。
这是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研究发现,
去年美国药品实际价格的上涨为大型药企创造了87亿美元的净收入,这相当于整个制药行业的利润增长水平。
具体到公司来看,根据分析师的计算结果,对百健(Biogen)、礼来(Eli Lilly)、艾伯维(AbbVie)、艾尔建(Allergan)、默沙东(Merck)、辉瑞(Pfizer)和安进(Amgen)来说,药品实际价格的上涨创造的额外销售额与其去年增长的净收入相当。
瑞士信贷的分析师认为,不同的制药公司会在其定价能力上承担不同的风险水平,这是市场观察人士需要重点关注的。
在竞争高度激烈、治疗费用昂贵的领域,那些依赖于销售业绩的制药公司很容易受到定价风险的影响,就像那些严重依赖于向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B计划销售药品的制药公司那样。在这份报告中,
瑞士信贷将HIV、多发性硬化症(M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列为未来3个有定价风险的疾病治疗领域,
同时其指出,联邦医疗保险B计划也是成本控制的一个潜在目标。
今后哪些大型药企将会在重要产品的定价上面临着最大的风险?
百时美施贵宝(BMS)、艾伯维与罗氏(Roche)等需要提高警惕。
在对大型药企进行考量之后,瑞士信贷的分析师将BMS的定价风险列为最高。
因为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加,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产品的价格将会面临打折,而BMS的重要抗癌药物Opdivo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月,辉瑞和德国默克(Merck KGaA)开发的新药Bavencio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开发的PD-L1药物也于近日获得批准。
与此同时,BMS生产的畅销药物阿哌沙班(Eliquis)有可能会面临药品付费方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只抗凝剂一直在追赶拜耳(Bayer)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的竞争性药物拜瑞妥(Xarelto)。事实上,后者今年第一季度表现不佳,强生列举的理由就包括,该药在抗凝剂产品市场上面临着很大的定价压力。BMS的抗炎药物Orencia可能也会很快在RA治疗领域中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
此外,在医疗保障和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B计划市场上,BMS也面临着潜在的监管风险。
根据瑞士信贷的说法,作为一个成本开支没有受到控制的较大领域,这类医保可能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审查,这不仅对BMS来说是这样,对其它制药公司也是如此。对于定价风暴,BioMarin、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诺和诺德(Novo Nordisk)与再生元(Regeneron)等已经严阵以待。
据了解,去年美国药品的目录价格上涨了9.8%,略低于2015年10.8%的上涨幅度。瑞士信贷的分析师表示,药品价格的折扣水平从35.7%增加到了37.3%,而净价格增长幅度保持在6%的水平。
对一些制药公司来说,如果它们要对态度日趋强硬的药品付费方做到应付自如,那么,产品组合的独特性将是一个重要的保障措施。
瑞士信贷的分析师表示,如果制药公司拥有更多独家产品,它们通常就可以提供较低的折扣水平,并且应该能够长期保持更高的药品定价,扩大患者的使用范围,最终实现赢利。
瑞士信贷发布上述研究结果,正值制药行业处于紧张的时刻。政界人士承诺要严厉打击高昂的药品价格,各类游说团体则对药品供应链的问题指指点点。作为回应,制药公司、药品福利管理机构和各大医院都对它们在药品开支中的相互作用展开辩论,因为政府官员们也在权衡他们将要采取的控费行动。
■编译 王迪
■来源 FiercePharma
■编辑 陈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