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注册风险管理师
这是风险金融行业最顶尖、最精粹的公众号,有专业的团队运营,13万人的粉丝群体;中国注册风险管理师协会(CIPRM)是风险管理行业的先驱者,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做行业的引领者。协会官方网站:www.ciprm.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雪球  ·  超级主线?DeepSeek热度不减,7000 ... ·  昨天  
第一财经  ·  DeepSeek大消息!获顶级域名认可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告诉你别惹我z ... ·  3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夜读|这三种相处模式,让家越来越兴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注册风险管理师

【风险管控】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你可能用得上!

注册风险管理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3-29 09:29

正文

文章来源:安全E盾


一、危害因素的辨识

1

为什么要做危害因素辨识?



2

什么是危害因素、危害因素辨识?


危害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能量意外释放论 ”: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危险物质或危险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转移。( 如下图)


危险物质的识别 ——对生产中的原材料、产品、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无论是气、液、固态存在各种危险物质全面识别。


危害因素辨识—— 是指识别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辨识任务包括:(如下图)


3

如何进行辨识活动?


做好危害因素辨识应 协调好三方力量:人力、精力、智力。

目前危害因素辨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危害因素辨识的原则:

危害辨识的要求——“全”:

  • 全部作业活动

  • 全部设备、设施、材料

  • 全部作业条件、环境(常规、非常规)

  • 全部人员(包括相关人员)

  • 全部场所(办公、作业、生活)

辨识的指导原则:

  • 横向到边

  • 纵向到底

  • 全面有序

  • 不留死角

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

  • 企业常规和非常规(异常、紧急)的活动

  •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

  • 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

  • 企业所有的工作场所

危害识别的内容:


分类

具体方面

举例和解释

2个类型

能量

如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辐射能、声能、生物能

危险物质

如氧气、乙炔、汽油、油漆等大量有毒有害的气、液、固态等化学物质

4个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

如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保护装置、控制系统失灵、通风装置故障,围栏缺损、安全带及安全网质量低劣

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设计不合理,制造缺陷、指挥失误、操作失误、未戴劳保防护、未设置警示标志等

管理缺陷

计划、制度、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的缺陷

环境不良

室内外作业环境不良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伤害

9个方面

地理位置

活动场所的地质地貌、自然灾害、居民分布、周围环境、自然气象、风俗民情、水文水质、资源交通、抢险救治等

平面布局

功能分区、危险品设置布置、作业流程布置、施工机具、吊车站位布置、临时建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运输线路及库房等

基础设施

建(构)筑物的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开门、应急、消防、急救、逃生、劳保、警示、防护、监视、报警设备设施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作业环境

毒物、粉尘、噪声、震动、辐射、高低温、通风不良、照明不良、空间狭窄、地面湿滑、烟雾弥漫、色彩等,以及野外的大风、大雾、雷电、雨雪等不良天气

生产工艺

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物料性质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钠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安全说明书和急救与防护措施

设施设备

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无运转和误操作;

电气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特殊单位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手持电动工具等。

人员活动

各项有计划的正常工作,临时性的工作,如开/停工、搬迁、维护检修、应急等;临时访问者、供方、运输方、合同方、承包方等其他所有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如审批制度、作业票制度、出入厂制度等;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如工时制度、休假制度、女员工劳动保护制度、劳动用品制度等;各类体系文件、操作规程、应急计划等。

危害辨识思路:

逐一识别!

危害因素的分类:



危害识别的依据:

  • 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制度

  • 同类单位已发生的事故案例

  • 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有经验人员

  • 征询员工意见

  • 上级主管发布的信息

  • 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推测发生的事故


危害辨识谁来做?

危害因素辨识需要各类人员的参与,其中下面三类为主要参与人员:

  • 专业技术人员

  • 岗位员工

  • 安全人员




系统辨识方法:

  • 工作安全分析(JSA 适合作业活动)

  • 危险与可操作性性分析(HAZOP 化工过程)

  •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重要设备)


危害分析程序:

  • 选定作业活动

  • 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 对每个工作步骤,识别危害因素

  • 危害因素汇总

  • 定期检查和回顾


二、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针对在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危害和脆弱性等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从而为有效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作业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安全防范意识缺位、安全标准不严格执行、安全风险评估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严峻。

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

在企业的生产作业过程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而安全风险评估能为全面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抓住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

另外安全风险评估会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来加强安全管理,进而推动各层面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

只有每位员工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让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识,这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免的。而这正是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

安全事故危害的识别

若不能对安全事故危害及时识别,就无法对每个危害的风险作出评估,并对安全事故危害作出有效的控制。

1、工作场地整理:检查场地是否堆放大量的可燃杂物(如碎布、垃圾等),物料位置有否摆放错误,脚手架是否牢固等。

2、用电安全检查:电气检查是每一个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必不可少的内容。用电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电线有否老化腐蚀、插座插头是否严重超负荷、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易燃工作场所是否有防静电措施、电器设备有无定期维修保养等。

3、危险工序识别:主要识别涉及高空或高温作业、使用或产生易燃材料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工序,了解企业是否已经制定有关安全施工的程序,以及存在安全危险工序的识别。

4、危险材料识别:识别哪些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材料,如易燃易爆材料等,找出它们的所在位置和数量以及处理方法是否适当。

5、工作场所安全隐患识别:工作场所是由设施、工具和人构成的特定的互相衔接的有机组合的地方。由于人、设施和工具的同空间存在,极有可能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无限扩展。因此识别工作场所中的安全隐患十分重要,意味着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能否及时撤离。

6、安全事故警报识别:找出工作场所是否安装有安全事故警报装置,并确认它们能否正常操作。

7、其它风险识别:确认工作场所是否有其他机构的员工在施工,当施工进行时,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或材料均有可能增加安全隐患。

安全控制措施的影响因素


为了降低或消除安全体系范围内所涉及到的被评估的风险,企业应该识别和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

  • 结果因素:选择安全控制措施应该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依据,判断与威胁相关的薄弱点,决定什么地方需要保护,采取何种保护手段。

  • 费用因素:影响安全控制措施选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费用因素。只有当实施和维持这些控制措施的费用比资产遭受威胁所造成的损失预期值低,这样的安全控制措施才是合适的。

降低安全风险的手段

降低风险的手段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这几种:

  • 免风险,如改善施工程序及工作环境等。

  • 转移风险,如进行相关项目投保等。

  • 减少威胁,如阻止违章作业或指挥的进行等。

  • 减少薄弱点,如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 加强安全监控,如及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控,以及时做出响应。

残余安全风险的控制

任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风险,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当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完成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措施后,会有残余的风险。为确保企业的安全,残余风险也应该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风险接受是对残余风险进行确认和评价的过程。在实施了安全控制措施后,企业应该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即对所选择的控制措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做出判断。对于残留的仍然无法容忍的风险,应该考虑增加投资。

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一般而言,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 当系统发生重大变更时;

  • 当发生严重安全事故时;

  • 当新增企业资产时;

  • 企业认为非常必要时。

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1、安全风险评估档案数据库

安全风险评估的核心是判断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而概率和危害之所以难以确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风险评估数据信息太少,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的支撑。

围绕安全风险评估对数据信息的客观需求,将一定时间段内同一类的企业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或者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的类别、原因、所处环境、造成的损失等详细数据都汇集到数据库中,从而为确定风险等级提供历史的数据参考,为计算风险可能性和危害性提供定量的参考指标,为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

2、安全风险评估人才共享机制

充分发挥行业内部实施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优势,主动摸清本行业安全风险评估人才情况,并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部门建立风险评估人才共享机制。

对于某些专项技术造诣很深的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可作为本行业的备用对象列入安全风险评估师通用专家库,企业需要时可随时协调相关部门抽调参加安全风险评估活动。这样既优化风险评估人才资源配置,又能以多类别多领域人才支持提供评估质量效益。

3、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共享机制

风险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来源于评估对象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判断,而这些都必须依赖全面、丰富、及时、准确的安全信息。而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故的相关风险信息对识别安全风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能够提供安全风险识别准确性和实效性。

为此,应认真整理企业已经发生事故的相关资料,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原因教训等信息,还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采集、整理和总结每次安全风险评估的组织程序、评估实施过程、评估实施方法、风险评估报告、预期效果总结等详细信息,依托本行业已建立的专业数据库,为本级乃至本行业间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共享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三、安全生产风险“十大”管控措施

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生活过程的安全问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运用有效的资源、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管控避险。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主要体现在10个方面。

一、原材料、备品、备件

原材料、备品、备件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对原材料、备品、备件的质量进行风险评价,控制不合格的原材料、备品备件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对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更要进行风险评价,禁止盲目使用。

二、维修作业、工艺清理

维修作业、工艺清理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对作业点的周围环境和作业点所在工序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危险性。同时要对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因作业引发的环境因素变化,产生新的危害因素,根据各种危害因素的危险性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三、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测、检验进行管理,加强特种设备的备品备件、使用材料质量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特种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建立评价档案,提出控制预防措施。

四、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