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时装出海历史,Shein 的横空出世似乎成为了其中的一抹高光,而近些年在全球市场涌现出的中国品牌大多也都是以出海品牌为初始定位,中国时装品牌的国际化仍属一块短板。
2000 年,李宁凭借“体操王子”的知名度,进军欧美市场;2004 年,江南布衣宣布开始拓展海外市场;2012 年,波司登的第一家海外旗舰店在英国伦敦开店;2018 年,中国本土时装品牌迎来“出海潮”:李宁、波司登接连亮相国际时装周,海澜之家、太平鸟、361 度、安踏等也在发力东南亚市场……现今看来,这些出海尝试大多成效甚微,所谓的“国际化”依旧只是品牌在国内宣传的噱头。
中国时装品牌究竟如何真正“走出去”?高端化或许是一条更为可行的路径。中国品牌出海几十载,背靠供应链“卷价格”成为一贯打法。然而,全球市场瞬息万变,更注重个性化和体验的 Z 世代消正在成为消费主力军,中国出海也早已进入品牌出海时代,“价格战”与“品牌化”的矛盾也愈发凸显。那些率先布局高端化出海的品牌,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本期的 Jing Daily Glocal 栏目,我们聚焦中国时装品牌的高端化出海,分析目前进行类似布局的品牌或企业的举措与布局,探讨在靠卷价格的快时尚战争之外,中国时装品牌如何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高端化出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