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宇宙解码
宇宙起源,黑洞,虫洞,多维空间,相对论,量子力学,地外文明,迷失古迹,不解之谜,科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气象北京  ·  全国春运气象早知道(2025-02-06) ·  14 小时前  
气象北京  ·  首席说天气|大风天气来袭 ... ·  昨天  
气象北京  ·  森林体验指数预报(2025-2-4) ·  2 天前  
气象北京  ·  全国春运气象早知道(2025-02-03) ·  3 天前  
气象北京  ·  全国春运气象早知道(2025-02-02)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宇宙解码

体积最小的水星,又称太阳系定时炸弹?

宇宙解码  · 公众号  ·  · 2024-08-07 18:23

正文

作为距离太阳系最近的行星,明明没有液态水资源却被叫做水星就已经够奇葩的了。

结果最近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水星竟然有破坏太阳系整体结构的能力,而且这件事情可能在30亿年后发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了解水星为什么能够破坏太阳系结构稳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水星这颗神秘的星球。

小小的水星到底为何有如此威力?

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它距离太阳实在是太近了,近到过了很长时间,人类的科技才发展到能制造探测器的水平。

最早对水星进行探测的是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射的水手10号探测器,虽然这颗水星探测器没有进入环水轨道,但是它却第一次让人类近距离的观察到了水星坑坑洼洼的地貌,已经原本不太可能存在的磁场环境。

水手10号

信使号的探测成果对于人类了解水星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彻底的为人类解开了水星的神秘面纱,最终信使号也以撞击水星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并给水星留下了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撞击坑。

而随后在2004年,信使号再次向水星出发,这一次它完美的进入到了环水轨道上,为人类绘画出了一张高清、完善的水星地图,并顺道研究了水星的地质演化、大气结构等内容。

信使号

随后通过更深一步的观测,信使号发现了水星的内部确实拥有一个致密内核,这也让水星上具有磁场系统的结论得到了证实。

随后贝皮·科伦坡卫星在2018年再一次对水星进行了观测,这次对水星磁场的作用,和与太阳风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水星的认知已经比较全面了。

到这里,其实你会发现水星并没有非常特殊的地方,作为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类地行星,其体积还没有木星、土星这些巨大的气态行星的卫星大。

可是就是这么一颗行星,科学家们预测在30亿年后,水星便会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最终导致火星、地球、金星等行星的相互碰撞,破坏太阳系结构,造成大型车祸现场。

“毁灭者”水星

按照科学家们的推测,距离水星在太阳系内“捣乱”的时间还剩30亿年,其实从时间上来看,这个问题有点杞人忧天,毕竟30亿年后人类是否还居住在太阳系内还未可知。

但是秉承着严谨的态度,我们一起来看下水星是如何搞破坏的。

首先来看水星的公转和自转周期。水星由于距离太阳最近,所以它的公转周期是八大行星之间最短的,只有88天。

虽然水星公转周期比地球短很多,但是水星的自转周期却有足足的58.65天。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需要大家了解一个物理学名字——轨道共振。

水星和太阳之间有很明显的3:2轨道共振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水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受到各种天体引力之间的关系,水星公转三次的时间加起来大约等于自转两次的时间。所以水星的自转周期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直接导致了水星的偏心率极高。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时候会有一个运行轨道,在太阳系内行星们的运行轨道都是椭圆形的,椭圆形的短边越短,也就是说这个椭圆形越扁,偏心率越高。

目前水星的偏心率就非常大,而且最要命的是,水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轨道位置会随时发生波动。虽然其他的行星运行轨道也会发生变化。

但是水星本身的轨道偏心率就够大了,这种微小的波动一旦叠加,最终它便会脱离太阳的控制,变成一个流浪星球。而这个场面就是科学家们预测的,将会在30亿年后出现。

到那时,脱离控制的水星,很有可能向邻居金星撞去,而金星在受到干扰后也会对地球的运行产生影响,到时候四颗岩石型行星都会依次出现碰撞,是大型的连环车祸现场。

由于木星本身就有用强大的引力,在前方的行星出现轨道混乱的情况下,木星的引力失调也会使其他天体撞击水、金、地、火这四颗行星,整个太阳系便会乱套。这就是小小的水星所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没有液态水的水星为什么名字中带水?

在科技已经相对成熟的现代社会,人类通过发射探测器发现,水星上根本没有液态水的存在,那么水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对于中国来说,对于行星的命名一直采取的是五行之说,当中国古代的人们第一次观测到水星的时候,发现其表面呈现灰暗,并没有像火星那么亮,灰暗也就指黑,而黑在五行中对应的是水,所以水星的名字在中国就这么定下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