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睿智的
王阳明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
威名远扬。更有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的智慧。
500多年后的今天,为了致敬王阳明,我们的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2025王阳明修心日历》
来了!
本书作者苦心孤诣,耗时一年,在2024年王阳明修心日历的基础上,
新增了数十篇王阳明经典诗作,诗画结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学精华。
全书紧紧围绕
“此心光明”
这一心学主题,用形式新颖的日历形式和通俗易懂的图文故事,去表现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1
逆境中强大精神武器
,
红了500年
王阳明,被誉为“整个明朝很牛的男人”
王阳明,这位被誉为“整个明朝很牛的男人”,从“五溺”少年到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挑战和磨砺,其思想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相契合,堪称;"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阳明以深邃的洞察力,指出了世间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人情事变,皆是人的感受。
人生所有困境都是心的困境,心力觉醒才能解决人生根本问题。
高手都像王阳明一样,在起心动念之上,勇猛精进地下苦功,终达到“此心光明”的境界。
所以王阳明的心学被誉为“
浮躁生活里的一剂心灵解药,恶劣环境中的强大精神武器
”。
2
新增数十首王阳明经典诗词
诗画集合深入浅出解读心学精华
本书内容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改进,另外还新增了数十篇王阳明的经典诗作,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王阳明心学精华。
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为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往贵州龙场,路途可谓险象环生。王阳明却豪迈地写下了这首诗:
人生所有遭遇的凶险,你若不把它放在心上,那它就跟天空中飘过的浮云没什么两样。
就像画家杨普义说的:
挫折的大小根本就没什么界定,它只取决于你的内心。当你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不害怕,不怯场,困难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公元1518年中秋,王阳明回家乡与父亲团聚。
看到卧病在床的父亲,王阳明心中满是自责与愧疚。他在《中秋》一诗中说道
:
中秋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只要心中有一轮明月,我们生活就不会留下遗憾。
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长久的圆满,遗憾与缺失才是常态
。
既然我们无力改变过去,不如试着调整内心。
当你的内心开始变得强大,就不会着眼于此刻的一点不如意
。
这本日历围绕修心这一主题,用轻松有趣的内容形式,每日对一句王阳明修心格言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
。
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都是一段段凝练思想精髓的金句。
关于
困境
:他说:
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
人生就像一个道场,我们在其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这些困难都是来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
关于
做事
,他说: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关于
自律
,他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一个人有完成自己的心,才能克制自己,能克制自己,才能成为自己。
关于
工作
,他说:
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学问不能脱离工作,在工作中修行,才是真正的学习。如果脱离了实际事务,那修行就没用了。
关于
自省
,他说: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如果只是责备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那自己将无法进步,意识到这一点,怎么有空去指责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