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忙完手头的事,拎着包跳上飞机去杭州。晚上九点多,穿着短袖落地,嗯,杭州比北京冷。第二天又赶上下雨,冒着雨在杭州见了几拨人,冻成狗。
杭州是我读书的地方,三月多雨,以前我也懒得打伞。掐指一算,不算大学期间倒腾个人网站的事儿,我正式参加工作是 2009 年,到如今已经 10 年了。
迈克尔·米尔肯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是为高收益债券正名的十年。著名的老妖精、「
投资最重要的事
」作者霍华德·马克思说,自己在 1978 年接触到了高收益债券,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片蓝海——但米尔肯对高收益债券的研究比霍华德·马克思领先了十年。从 1978 年的数据看,米尔肯的团队已经创造了德崇证券 100% 的利润。
米尔肯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十年,是登峰造极的十年。他以一己之力把德崇证券推到了全美第五大投资银行的位置,而后他和他的公司从顶峰跌落。
80 年代比尔·盖茨带领微软上市,身家
3 亿
美金,已经是一方富豪。同一时期米尔肯被判入狱,罚金加补税就掏了
11 亿
美金。有好事者推算,米尔肯很可能是 80 年代美国最富有的 10 个人之一。
这家伙赚钱怎么这么快呢?事实上,读完「
Predators’ Ball
」,我倒是不好奇赚钱快。我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从那时到现在,赚钱这件事,是不是越来越难了?
-
永利的创始人史蒂芬·永利,职业生涯是从运营一个小赌场开始的。70 年代他运营着拉斯维加斯的 Golden Nugget,短短几年时间让赌场利润增长了几倍。他目睹大西洋城开放博彩行业的盛况,下决心要在大西洋城新建一个赌场。
永利测算建立这家赌场需要 1 亿美金,但永利有多少家底呢?1000 万美元净资产,其中还有一半是「商誉」。
The gaming industry was essentially without investment-banking services because no other firm wanted the taint and gaming was
not considered a growth industry
at the time.
博彩行业基本上享受不到投资银行的服务,因为没有机构愿意沾染污名,而且,这个行业当时也看不到什么增长。
永利的朋友告诉他,全美国只有一个人可以帮上忙,这个人,就是在高收益债券行业刚刚崭露头角的迈克尔·米尔肯。
未来的赌场大亨和身穿牛仔的投行少年见面了,米尔肯说
「我注意你很久了,你很擅长这件事。」
「我认为你需要 1.25 亿美金,而不是 1 亿美金。我不希望自己参与一个 under-financed 生意。」
之后两年里,米尔肯为永利募集了 1.6 亿美金,大部分是债,还有少量普通股,这样的融资结构对永利股份的稀释很小。大西洋城的 Golden Nugget 成功开业了,六年后,这间赌场整体出售,卖了 4.4 亿美金。所有参与这件事的投资人都赚钱了。
两年的募资历程并不容易。永利曾经在 15 天里面路演了 25 场。米尔肯给他打气,说:
Tell your story, if your deal works, and it will, inside of 5 years you will be able to do 500 million over the phone.
讲述你的故事,如果你做成功了(你一定会成功),那么在5年内,你就可以通过电话融资 5 个亿。
这是真的。之后的六年里,米尔肯和永利又合作了十亿美金的业务,而且永利再也不需要路演。
关于这段合作,永利说,「他们(德崇证券和米尔肯)成就了我」。米尔肯支持了许多个永利这样的企业家发家致富,十年赚个 10 亿美金,似乎也不稀奇。
-
The common perception is that capital is scarce, Milken declared in his timeworn message, but in fact
capital is abundant; it is vision that is scarce.
米尔肯曾说,人们普遍的看法是资本稀缺,但事实上
资本很充裕,真正稀缺的是远见
。
拿钱赚钱最容易,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认知。2013 年余额宝推出以后,有那么一段时间,这款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竟然高达 7%。那时有些人问,余额宝安全吗?也有吃过螃蟹的人问,如果我有 300 万,存到余额宝每年赚 20 万,足够一家人的支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工作了?
卡尔·伊坎被称为「华尔街之狼」,他在并购狂潮中声名鹊起,在狂潮褪去时全身而退。伊坎依赖米尔肯提供的高收益债券完成并购,从一个小小的期权经纪人到后来坐拥数百亿美金身家。
80 年代中期,黑石集团的两位创始人也开始了他们的冒险。「资本之王」里面记录了黑石最早的募资经历:从保险公司拿到的优先级资金年化利率 14.5%,同时保险公司还要分走一部分超额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黑石依然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
读的历史故事越多,我越觉得这时代大众不再生猛,不然 NBA 怎么会让小鲜肉来代言呢?这时代企业家也不再生猛,能做到永利和伊坎这般超级增长的还有几个?
如今我们看美联储加息 0.25,每个人都变身林黛玉说自己身体素质太差受不了加息;80 年代联邦基金利率一度高达 20%,好像世界也没有被毁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