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极体
你的困惑,来自于无路贴近未知。我们在技术、思想、传播的异界,贩来极限脑量下的TM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包头晚报  ·  颠覆传统模式!包头这所学校开启AI智能教学 ·  13 小时前  
包头晚报  ·  颠覆传统模式!包头这所学校开启AI智能教学 ·  13 小时前  
幸福东台  ·  考试通知 ·  昨天  
网信江苏  ·  今天14:00!江苏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 ...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75岁姜昆:跟头是翻不动了,但脑子不能老 ·  昨天  
半月谈  ·  品读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脑极体

皮克斯与爱奇艺有“默契”:技术宅和文艺控,是应该走到一起的

脑极体  · 公众号  ·  · 2019-01-20 23:33

正文

丝绸之路曾经孕育了辉煌的艺术文明。而不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丝绸之路上曾经也是青金石、孔雀石、靛蓝、朱砂,以及矿石颜料提取技术的传播走廊。


这些包括的早期化学与工程学知识,最终从技术的角度,构建了异彩纷呈的丝路画廊。古往今来,艺术家的颜料里都浸满了人类技术进步的厚重脚印。技术之于创意、艺术,甚至大众娱乐,从来都是至关重要,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时间轴推向21世纪,技术变成了代码,变成了算法,化成了深度学习与应用数学。然而艺术与技术的遐思,依旧没有逃离千年前风沙里的规律。


艺术与科技,在互联网与全民娱乐的时代,正在无数新的视角交织。文娱企业以科技立身,或者高科技公司投身文娱,正在这个广袤时代强劲生长着。


在极客公园2019创新大会的第三天,有两位分享者的身份值得注意。一位是爱奇艺CTO刘文峰,一位是皮克斯联合创始人&总裁Ed Catmull。


爱奇艺与皮克斯,乍听上去是两个并不相关的公司。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这两家公司的核心都是文娱内容,然而无论是动画制作还是视频内容交互,又都行走在前沿科技的无尽高塔中。


把刘文峰与Ed Catmull的分享结合在一起,不难脑补出一个东西方文化+科技的交错剪影故里。利用一个比较文化学的叙事逻辑,我们也许可以窥探科技与艺术文娱在今天的产业环境中如何融合与前进。


好故事,从一根头发开始


在著名的动画电影《brave》里,主人公梅莉达有着一团灿烂的红发。乱蓬蓬毛茸茸,同时还随风飘摆的倔强火发,成为这个人物勇敢内心的最佳外饰。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样的3D乱发里,隐藏着海量的技术工作。


《brave》的出品方,堪称动画界品质保证的皮克斯,为了这一头乱发可谓煞费苦心。按照动画导演要求,梅莉达的头发不仅要看起来富有弹性和光泽,同时要有那种相互碰撞的感觉。


于是皮克斯的技术团队为其每一根头发分别建模,构建了包含十万个独立运算单元的“头发群组”,然后让他们随风碰撞。



10万根头发想要做碰撞运算,那么将会产生100亿种碰撞可能。这近乎是一个计算机无法完成的计算。为此,皮克斯专门开发了新的物理碰撞算法模型,让头发碰撞在新引擎空间里发生,确保足够的真实感。


而为了保证最后渲染后头发的观看感受,皮克斯又专门开发了针对头发模组的高质量压缩算法,保证这头秀发的“观赏体验”。


事实上,为了一头火爆的头发,皮克斯开发了全新的物理碰撞运算结构,提出了5种新的视觉任务算法,处理了数十万个独立的运算单位,并对大量环境与光效算法进行了改进。



头发的问题,变成了算法的问题,软件的问题,甚至应用数学的问题——这就是皮克斯处理一个故事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正如 Catmull在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所说,“专注于那些需要被解决的问题,然后解决它。”



《玩具总动员》背后的技术故事已经被说过太多次了,其实从任何一个细节,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出皮克斯对待故事的严谨以及对待在技术上的不计投入。



这种在新技术种求取创意可能性的行为逻辑,让一家原本做硬件的科技公司,变成了全球最顶尖的动画电影巨头——看似毫无关联的企业身份转变,就建立在皮克斯对计算机视觉这门技术的执拗探索上。


基于视觉渲染技术、物理捕捉图形,以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切入电影产业,皮克斯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模式,甚至奠定了电影制作的常识与电影产业的游戏规则。


而他的信条其实很简单:新技术可以改变文娱,改变艺术。


追爱豆,有AI陪着


同样逻辑的故事也发生在东方。


爱奇艺CTO刘文峰所分享的命题,叫做“科技×创意,新娱乐时代的成长法则”。在这个题目下,我们可以发现AI与科技是如何跟娱乐场景完成深度融合的。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很多朋友都在追《中国新说唱》。然而大部分粉丝可能并不知道,这档节目从选角到制作,再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弹幕,竟然全都有AI参与其中。


可以说,比你追爱豆更起劲的,就是AI。


在爱奇艺制作这一季《中国新说唱》中,利用AI提供的“艺汇选角系统”,为潘玮柏选出匹配度高达 90% 的邓紫棋作为搭档,节目播出后,收获了不俗反响。



而在后期制作中,爱奇艺研发的“爱创媒资系统”让后期制作人员可以在AI辅助下快速完成合版,并通过AI识别的特定标签和合成的素材,快速搜索到特定表演者的视频和音频素材,以往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天。


而在人人喜爱的弹幕环节,爱奇艺发布了人体识别技术,让弹幕压人这个老大难话题得以解决。



当粉丝可以看到自己的爱豆,同时快速、流畅地追之,很大程度是因为AI在幕后煞费苦心的忙碌着。


当然《中国新说唱》只是AI加入视频行业的成功案例之一。事实上,爱奇艺已经将AI技术用于内容创作、生产、标注、分发、播放、货币化、客服等娱乐产业各环节,大幅提升产业效率,同时升级了用户体验。


比如在刘文峰的分享中提到,爱奇艺在《延禧攻略》中运用了大量AI识别技术,其识别能力垂直到可以识别出打伞等动作,同画的两个演员分别是谁,角色是什么,甚至包括剧中是否下雨。让AI识别且理解视频内容,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智能剪辑出短视频,第二个作用是可以完成众多新模式的智能交互,比如让用户提问,选择只看某个演员,提取关键情节点等等。



在用户已经习惯于盯着屏幕看视频的时候,AI突然跳出来说,还可以选着看,问着看,和智能大脑一起看——追爱豆的画风突然变得如此科幻。


从皮克斯到爱奇艺,两个国家,不同的创业周期,两种不同的文化,却写成了同样一个定理:文娱公司的技术执念,可以在用户心头开花结果。


科技融合艺术,

一种新型公司的律令


通过以上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文娱产业中完成“+技术”,已经成为很多优质公司探索未来世界的杠杆与法门。科技的力量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可以帮助艺术触达更远的边界,也可能让文娱公司得到新的驱动力。


这种逻辑的搭建,意味着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成真:通过对前沿技术的探索和掌握,反向在文娱产业中走出一条有商业潜力的差异化之路。新技术的加入,让文娱产业可以启动这样几个变化:


1、产业效率能够极大提升优化。比如以AI完成剪辑、视频处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