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回复 888,
即可获得
包含“小红书、视频号、抖音等干货合集”共 145 页《2024年运营人百科全书》电子版
(直接送,无任何转发套路
)
很多人都知道,我有阅读障碍症,但为了逼自己多输入,2020 年起我办了「野生读书会」,目前已经运营 4 年多,带领大家共读了 80 +本好书(至少每月一本),有 1300+ 小伙伴加入我们的「野生读书会」。
前段时间我也发表了文章,2024年是我一人公司第一年,但我读了100+本书,还没看过这篇文章的,可以戳👉
一人公司第1年,我读了100本书(附书单)
2024年底了,趁着做年度知识复盘,我也顺势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关键流程是什么?才能由此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做一些相关的分享和交流~
回到我的个人经验:每月一期的读书会,我是怎么完成一次次的共读,如何能顺利的积少成多,即使再忙,也能做到定期输入?
我的答案就是,建立自己的读书SOP。下面展开来说。
首先,预习很重要。
通常,我会提前2周开始预习,如果预料这本书以后还会反复阅读,我建议你直接购买纸质版。
我是怎么预习的呢,分为3个步骤。
1)对书的框架和亮点,有感性层面的认知
我会先看书的目录,然后去看书评(豆瓣)和热门划线处(微信读书和得到)。
2)选取书里我最感兴趣的章节
不要超过书的1/3,并认真看完。
3)到了这步,我对书的整体框架和细节都有了感知
然后我会结合我的实际,提出3-5个问题(在集体共读时,我会试图把这些问题解决,其实我就完成了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其次,共读期间跟上大部队和领读人的节奏。
不少小伙伴觉得,每天又要上班还要读书,根本时间不够。
来分享我的做法,每天的暗时间(即,散步、取快递、运动的功夫)我会听书,这本书如果在微信读书 or 得到上架了,都会有 AI 朗读,基本的任务用 40 分钟就能听完;如果暂时没有上架,可以用“讯飞听见APP”或者其他文字转语音工具帮你读(毕竟,咱们每次共读都提供电子版啊)
听完书后,凭记忆对最有感触的地方划线,并用自己的话写笔记,并尝试,是否能回答预习时自己提出的问题。
接着睡前,我会在「野生读书会」知识星球刷一遍大家的读书笔记
,看 5-8 个小伙伴的基本就可,而且尽量每天看不同人的,能起到很大拓宽认知边界的作用。
最后,是整体复习。
结营后,其实这本书的威力才刚刚显现。我一般会分为两次复习步骤。
1)马上,再集中一次去回答自己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2)一周后,再看一遍自己写的笔记
3)两周后,再看一次领读稿
如此一般,就完成我对一本书的阅读:预习很重要-跟上共读大部队的节奏(及时开展互动和交流)-复习很重要。
因为大家平时工作和生活都很忙,但有了「野生读书会」大部队的督促,先完成再完美,读书这件事不再是一件大事,因为,本来阅读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呀。
当然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我的这套阅读SOP也不见得人人拿来都能用,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自己的读书SOP,我觉得不妨从经典的书那里得到灵感。
今年的跨年共读,我会组织安排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经典之书,关于书的很多问题,比如:如何选书、不同类型的书要怎么读、读完怎么最大程度吸收,这本书都有具体的回答。
另外,你不用准备纸质书,我们会给你准备好电子版。现在报名,就可以直接拿走电子版,现在就可以开始预习起来啦😀报名二维码👇
12月29日~1月9日
跨年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至于这本书为什么要读、你读完有什么收获、为什么要和野生读书会一起共读,下面的文章让野生读书会的运营官阿知和你说说~
如果想要开始获得改变,无论是否有人指导,我们第一件想到的事一定是:
去阅读。
因为阅读是一条成本很低、效率很高的改变通道,也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触及到的成长入口。
「野生读书会」走过了5年,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的伙伴,都因读书而收益良多。
但一些人读了很多书,或者是一些人对阅读虽有兴趣,但实践时却总是不得要领,各种困惑层出不穷,比如:
在过往读书会中,我们曾分享给大家非常多读书方法,但好像很多人并没有切实掌握和运用起来。
所以我们计划在今年跨年之际,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希望大家能通过共读本书轻松驾驭阅读,让阅读成为你创造生活的利器。
你有思考总结过读书方式是怎样的?打开小红书,你会发现非常多种读书的“速成法”?一天“炫”完一本书?两小时做完一本书的笔记?
甚至在AI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试图让AI帮自己读书,然后灌给自己。但收效究竟几何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
大多数人,他们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这样一种漫无目的的读书方式,实际上加重了阅读的难度。
这样阅读,可能导致的后果是:阅读过程单调,就像在完成任务;一本书读下来,没留下什么痕迹;阅读时间很长,读到后面忘记前面。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什么都没留下,那很大程度是一种浪费。
同时,《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说,
人们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打磕睡,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努力。
或许你认为的“自己不喜欢读书”,并不是读书让你厌倦,而是因为你欠缺有效的阅读技巧帮助自己提升,在挫败中产生了沮丧,因而才感到厌倦。
所以,在成为终生学习者之前,学会如何阅读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变得越来越焦虑。核心的焦虑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个人缺乏对抗脆弱的能力。很多人为了反脆弱,渴求进入体制内。
但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里强调:
读书是大众反脆弱的方式。
因为阅读有两个特点:主动性和针对性。
因为一般人很少随随便便就找本书去读,你所读的一定是你需要的。比如,你觉得自己对哪些问题不明白,去找本书来看,这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同时,读书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读书所带来的收获是个性化的,能恰到好处地解决具体问题。
就像《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
读者是否合格,首先必须主动。而主动的读者会从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
《终身成长》一书中介绍了我们人类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叫固定型思维,一种是叫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更加关注动机、过程、变化和进步,而非结果和排名;知道我们每个人当前所处的状态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不停的努力迭代和进化。
而读书,就是我们最好的终身成长的方式。读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可以和先贤交流学习,也让我们能便捷的获取知识。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建议带着问题去阅读,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可能会发现以前的读书方法都是错的:
-
-
-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所以,当我们不满足于停留在浅层次阅读时,带着思考、带着输出去阅读,一定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加入读书会共读,我们不只要去大家每天完成读书笔记,还会给大家准备领读笔记,带着大家去阅读。
比如阅读致用类书籍最重要的一步是:「读完一本书之后,问问自己,我能利用书中的内容做些什么?」
日本知名培训师大岩俊之平均每年阅读 300 本书籍以上,他写过一本非常实用的《实用性阅读指南》,在这本书里他谈到读书对他人生的影响:
他在阅读《周末创业》后制作了自己感兴趣的家电类网站,成功开创出自己的事业,赚到第一桶金;
他在第一次考取职业发展咨询师资格证失败后,读了《考上就靠心智图》一书,后来成功考上,并因此受到大学邀请,得以参与职业咨询师的相关工作;
《销售的铁则》帮助他实现销售业绩第一的目标,后续他还举办了多场有关销售的精彩演讲。
所以野生读书会的每次领读人准备的领读笔记都会给大家思考题或者行动指引,帮助大家更好的运用。
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觉得看不太懂,很难坚持看下去,即使硬着头皮看下去,也是很痛苦,很难有收获。
看不懂的背后,是因为书中的知识点,超出了我们当前的认知水平。解决看不懂的方法,就是构建自己的“理解力池子”。
什么是理解力池子,比如理科生读理工书比文科生更轻松,学经济的人读理财的书更轻松。
我们读到的每一本书背后,都是有基础的认知水平的要求的。
理解
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读懂多难的书。
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广泛的阅读,帮助自己能理解吸收更多的书。
读书会5年读完了80多本书,我们也努力在和大家一起,努力构建我们的池子,助力我们不断提升。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本书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看重的是这一部分,有的人看重的是那一部分,它带来的启发、安慰或思维升级都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这次跨年共读我们邀请到了4位领读人,每人领读一章节,用不同的视角来带领大家跨年。
比如松月也要参与领读一章,她就给自己列了一个阅读体系的书单。
先给自己做一个主题阅读,把这个领域弄懂弄通,再给大家补充拓展。这也绝对是值得期待的~
2、跨年专属活动
已经是第5个年头,在读书会和大家一起跨年,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很多活动来迎接新年。
比如,红包雨活动、礼物互换、图书漂流、知识集市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走的更远。每年的跨年共读,大家都是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