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治浦东
展司法行政新风貌 聚法治建设正能量 法治浦东,关乎你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药经理人  ·  完整版回放重磅上线 | ... ·  昨天  
医脉通临床指南  ·  2024年,冠心病领域重点指南、共识汇总~ ·  昨天  
赛柏蓝  ·  医药营销,很多医药人都错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治浦东

上海大学生,把微博告上法庭!充值才能看访客记录?最新消息:已改→

法治浦东  · 公众号  ·  · 2025-02-10 16:41

正文

大家在使用新浪微博时
有没有注意到查看“访问记录”这一功能?
2023年底
微博上线新功能
只要充值SVIP
就可以查看自己主页的访客记录
还能删除自己对他人的访问记录
访客记录知情权
成为充值会员的专属福利
上海一高校学生在使用微博时
意识到这一功能
可能涉及侵犯用户个人信息
于是她开始了行动


记者从华东政法大学获悉,聚焦微博访客记录查看权限问题,华东政法大学队伍的《数据之间,权益之争——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项目,获得第十届“小城杯”公益诉讼大赛一等奖。


2025年,相关案件经二审法官协调后, 目前微博相关界面已经修改 ,放宽所有普通用户的隐身访问名额数量,从原本的3位增加到10位。


本文图片均为“华东政法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九成受调研者认为:该功能侵权


华东政法大学学生 林湛在使用微博时,意识到访客记录这项功能可能侵犯用户个人信息。恰逢“小城杯”开赛,她便主动和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周懋、法律学院杨勇共同组队,以“数据之间,权益之争——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为诉讼主题参赛。


为了解到用户的真实想法

团队成员在小红书、微信群等多平台

发放问卷

共收回有效问卷984份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

90.52%的受访者认为这项功能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保法》)法律规定, 网络平台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不得过度搜集和展示用户个人信息。 访客记录信息是否属于“个人信息” ,相关的现行法律规范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性,这便成为团队首要解决的难题。


根据对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的调研, 团队发现微博有偿公开访客记录属于特例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选择以此为诉由的决心。成功立案后,周懋便主动找到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王镭老师请求指导。


“个人信息”的判断核心在于对个人的“可识别性”,即通过该信息或者结合其他信息可以识别到特定个人。 基于此,王镭从《个保法》的立法本意着手分析,肯定了 “访客记录是个人信息”的定性。 此外,还挖掘出更多直接指证微博违约的证据。


团队坚持上诉

微博相关界面已经修改


队员们通力合作,在上海茸诚伟达律师事务所梁春燕律师的鼓励和指导下, 他们紧密围绕“访客记录属于个人信息”的核心观点 ,展开诉讼思路,坚持摆事实,讲证据。


2024年4月,本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成功立案。7月,一审开庭,案件采取线上形式开庭。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激烈辩论,团队最终顺利完成庭审。


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于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一审诉讼做出判决。 虽然法院以“被访者知情权应受保护”为由, 并未判定微博违约,但判决书中明确认可了“访客记录属于个人信息”这一观点。


队员们认为,“根据判决结果,知情权若被视为网络用户的权利之一,所有用户都应平等享有。” 指导老师王镭支持团队继续上诉: 当‘知情权’与网络用户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等绝对权发生冲突时,不应受到优先保护


在今年的二审中,经法官协调双方意愿,微博方表示将对相关访客记录制度做对应的调整,进一步落实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 放宽所有普通用户的隐身访问名额数量,从原本的3位增加到10位, 目前微博相关界面已经修改。


消息来源:上观新闻

法治浦东综合编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