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HR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
一般衡量企业人效的指标有人均产值或人事费比,用人力成本和销售额进行对比。但是如果公司没有销售额,还处于研发阶段,有什么方法可以来衡量人效?
对于尚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确实很难用常见的人效指标来衡量。记得几年前去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交流,公司HR负责人就说:“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和人事费比这些指标不适用于我们。因为我们现在还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公司就是要大量投入,如果考核人效,就没人愿意投入了。”
那么,研发阶段的企业就真的没法来考核人效了吗?其实,还是有一些维度可以考虑的。
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把研究(Research)与开发(Development)区分开。研究和开发两者各有侧重,如果进行考核,关注点也不一样。
我总结了一下两者区别,见下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研究
关注的是对底层技术、原理的研究,通常是企业愿意投入的成本,以是否能为企业提供成熟可靠的技术作为衡量标准;
开发
关注的是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应用和最终产品,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通常以产品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结果作为衡量标准。
相应的,研究和开发对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衡量两者模式下的人员效率也会不同。如果把研究和开发混为一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在
研究(Research)
方面,可以使用的效率指标包括:
-
研究项目完成率:
(按时完成的研究项目数量/总研究项目数)
-
研究项目进度或里程碑达成率:
(按时达成里程碑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
研究技术转化率:
转化为成熟技术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
论文发表数:
关注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
-
专利申请数:
关注研究人员提交的专利数,衡量研究阶段产生的创新和发明,注:专利数据可以通过国家专利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库等公开专利信息平台获取
-
研究成本控制率:
(实际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
-
研究项目完成率:
(按时完成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
研究技术转化率:
转化为成熟技术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
论文发表数:
关注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
-
研究成本偏离率:
(实际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
研究方面
的人效指标则可以使用:
-
-
-
人均技术转化:
转化为成熟技术的研究项目数/研究人员数
-
-
-
研究人员成本占比:
研究人员成本/总研究成本
在
开发(Development)
方面,可以使用的效率指标包括:
-
产品平均开发周期:
总产品开发周期/全部开发产品数
-
开发项目进度或里程碑达成率:
达成里程碑的开发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
开发项目完成率:
按时完成的开发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
项目转化率:
转化为实际应用或商业产品的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
产品成功率:
达到开发预期进入市场的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
开发成本偏离率:
(实际开发成–预算开发成本)/预算开发成本
开发方面的人效指标则可以使用:
-
人均项目转化数:
转化为实际应用或商业产品的项目数/全部开发人数
-
人均成功产品数:
达到开发预期进入市场的项目数/全部开发人数
-
开发人力成本占比:
开发人员成本/总开发成本
对于那些没有把研究与开发明确区分的企业,也可以参考上述指标,只不过区别就是简单把所有研发费用和成本合并在一起计算就好了。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企业也有一些常见的指标来综合衡量整个研发团队的贡献,包括:
在根据上述指标获取到相应的指标后,接下来的一件事就是做数据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和自己比
,结合自己过去几年的数据指标,通过对比,看数据是呈现上升还是下降趋势,从而判断效率是否有改善。
第二种是和别人比
,和其他同类公司的数据比较。如果是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公布研发团队的费用和人数。
下面截图是来自于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从中可以看到具体的公司研发费用、人数、人员结构等等,然后就可以结合这些数据和自己公司来作对比分析了。
如果是非上市公司,公开途径无法获得这些数据,有时候可能需要通过朋友、候选人、同行等深挖才能获得。(end)
不确定环境下,研发创新成为企业的关键突破路径,研发人才市场普遍存在高流动、高薪酬溢价的特点,二者互为因果,如何破局?
研发人员薪酬与奖金方案设计公认是C&B的心头痛——
-
研发人员如何确定总薪酬包,如何设计能力薪酬又不至陷入“刚性兑付”陷阱?
-
研发工作如何量化评估,工作成果如何衡量?
-
要不要设置研发项目奖,不给项目奖说没动力,给了项目奖说发的不明不白,HR进退唯谷怎么办?
-
中长期和股权激励成为研发人员薪酬包的必选项,如何根据企业治理结构和业务特点设计有独特优势的中长期激励方案?
-
研发激励方案如何沟通?“紧缩”和“坏消息”如何顺利转变?
为了帮助你系统掌握
研发激励的“道法术器”
,高绩效HR邀请资深薪酬绩效实战专家赵惠颖老师深度研发并重磅上线
“
研发人员薪酬与奖金激励方案设计
”实战公开课
。这门线下课程一开售就爆满,现在重新打磨融入更多企业咨询改善案例与你见面!
这门课覆盖研发激励方案设计相关的模式、方法、流程、工具、案例等必知必学内容
,
系统实战,期待你的参与。
【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