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正在酝酿一场飓风式的轮回收割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甩卖自次贷危机以来累积下来的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泡沫和飙升的债务赤字风险。
BWC中文网财经研究团队观察到,美联储正通过释放不同的鹰派或鸽派预期来影响美元指数的波动,进而达到通过降息所形成美元潮汐收割效应来转嫁、甩锅和外溢美国持续飙升的债务赤字、通胀压力和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来进一步缓解对其处在濒临崩溃边缘的资产负债表的打击,很明显,现在美国要开始甩锅了。
比如,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美联储喉舌记者 Nick Timiraos在9月27日其最新发表的暗示性文章中称“即使美联储当前大幅降息,距离超低利率也还差很远,降息还未明显提振需求,“软着陆”仍是未知数”。
这让市场解读为是美联储授意发表的文章,就像美联储在9月利率会议召开的当天紧急通过该机构的放风令市场风向迅速转向大幅降息时的押注一样,叠加美国竞选的混乱和美国港口大罢工等事件引发的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增加等因素,使得华尔街交易员增加了对美联储可能会在11月再度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
而正在这个节骨眼时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又在10月1日向美国金融市场投下了“不急于快速降息”的“深水炸弹”,无情地浇灭华尔街对11月将会再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向市场发出了最强的收割转向信号,将美国金融资产市场推到迫在眉睫的大清算时刻。
紧接着,美联储理事博斯蒂克在10月2日进一步表示,美联储降息的基本情况是在通胀预计将继续放缓、就业市场保持强劲的情况下实施“有序”宽松,但最近几天美国最新公布的包括制造业持续萎缩、就业率深陷收缩、职位空缺也意外创三个月新高以及港口大罢工或将引爆通胀上升等数据均明,现在进行大幅降息的条件已经出现变化,这表明,美联储可能会随时中断或放缓降息步伐,这与上周一众美联储理事支持大幅降息的论调形成反差。
据美联储政策利率观察工具CME Group的FedWatch工具显示,10月3日,美联储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已经从上周的42.6%升至65.7%,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暴跌至不到30%,让越来越多的华尔街投行认为目前美元指数已经到了底部,刺激ICE美元指数在最近三日强劲飙升了约1%。
这也进一步印证随着美国利用紧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切换转向,利用美元的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以收取铸币税,在全球经济增长沉沦的环境下,美元指数波动的外溢效应将会间接地传递到一些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资产上去。
在美元潮汐飓风式收割轮回效应的情况下,这些市场的经济、资产和汇率将会持续受到影响,这更让日本和印度两国的经济不寒而栗,被大举抛售,正在遭遇资金撤离潮。
更让日本才上任不到两天的新首相石破茂一反往日鹰派货币政策的论调,出人意料地明确发出了“拒绝加息”的服软信号,更是对美元指数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出收割转向后的强劲反馈,最新的数据和消息正在印证这个趋势。
紧接着,日本央行董事会成员野口旭在10月3日表示,日本必须耐心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消除公众认为物价不会大幅上涨的观点需要时间将来,他在发表上述言论的前一天,新当选的首相石破茂放弃了鹰派立场,并告诉日本央行在当前的环境下,不要进一步加息,日本经济尚未准备好迎接央行的再次加息。
这表明日本央行在12月之前加息1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50%,而明年只可能会加息一次,利率从目前的0.25%升至0.5%。
日本在捍卫日元升值方面的服软言论一出,日本股市从近几日的持续暴跌中反弹,稍早前,据法国巴黎银行统计到的数据显示,9月前三周,已经超过200亿美元撤出日本股市,但日元则立刻被市场大举抛售,日元大幅下跌约2%,截至发稿,目前仍维持跌势,美元兑日元最高触及147.4,为8月20日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10月3日,印度股市继续扩大跌幅,Nifty、Sensex指数收跌逾2.7%,创下两个月来的最大跌幅,仅9月30日以来的三个交易日,外国投资者就大举抛售了高达3万亿卢比的印度股票,从印度撤离转向收益更高的亚洲市场,以表达对印度的投资环境、税务纠纷、限制竞争选择的采购规则、经商环境等方面的担忧,遭遇华尔街的质疑,促使一些敏捷的国际资金将目光转向东方。